朱應明
摘 要:所謂生物高效課堂,是指在一堂課上使教學目標達到最優化的同時,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發展的課堂。它的核心實質是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一切以發展學生能力為中心,以快樂高效學習為根本,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讓學生愛學、會學。筆者就如何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展開闡述。
關鍵詞:有效備課;啟發;探究;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5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85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在課堂教學規定的時間內,合理運用教材,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教學。它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著力點和關鍵點,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每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積極探索并追求的目標,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中的幾點做法:
一、有效備課是關鍵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個牢固的地基才能承受得起萬丈高樓的巨大壓力。而一個好的地基又必須依靠設計師精密的設計和準確的計算,這樣方能預見各種可能會出現的突發意外。而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正好是這個設計師,備好一節課也正是設計師設計好的一份藍圖。
評價一節好課,它必須是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易明易懂、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和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也得到照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課前必須要備好一個好的教案,而要備好一個好的教案必須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明晰教學目標、考慮學生的求知欲和對教材的再度開發。
二、創設啟發探究型的課堂是重點
所謂啟發探究型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知識基礎、認知結構等實際出發,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的一種積極的雙向的教學方法。采取啟發探究型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教學中各種因素發揮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過程取得最優化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開花和結果》一節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我使用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打一食物)。誰知謎語剛一拋出,學生們便異口同聲地回答:“花生?!币妼W生興趣正濃,我隨即拋出有效的問題: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的是其中的哪一部分?是由什么發育來的?怎樣發育來的?為了方便學生們研究,我事先把準備好的花生果實按組發給學生,讓他們直接去感受果實和種子的結構關系,這樣知識的掌握就輕松愉快,學生的求知欲也會更加旺盛。
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情境教學法等),這不僅激發學生探索和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團隊精神。
三、及時有效的教學反思是手段
曾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美國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在兩個玻璃瓶里各裝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而后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光亮的一方,再將開口朝向較暗的一方,過了幾個小時之后,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的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部撞死了。蜜蜂為什么找不到出口?觀察發現,他們一味地朝光源飛,被撞后也不知道吸取教訓,直至被撞身亡。那蒼蠅為什么就能找到出口了呢?觀察發現,當它們被撞后知道回頭,另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可見,反思意識與能力是一種理性智慧。那么,對于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來說,其專業成長更是離不開教學反思。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過:“認真寫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為優秀教師;但是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的人,一定會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說不定還能寫出一個專家來?!泵麕煹某晒涷灨嬖V我們,養成寫教學反思的習慣是多么重要!
綜上,要提高初中生物課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在教學的各環節積極體現新的課程教學理念,大力提倡教學互動、師生對話,以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為基礎,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從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課堂教學更科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