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敏
摘 要:醫學心理學專業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既要重視基本規律的講授,又要重視心理學實用性和操作性的體現。基于體驗的教學理念,筆者設計了研究小組、表演小組、實踐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和教師的雙向成長。
關鍵詞:普通心理學;教學改革;體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4C-0028-02
普通心理學課程是心理學專業大一新生的入門課程,此課程的學習是學生們邁向專業領域的第一步,主要為學生提供心理學專業領域中的理論和原理。普通心理學的內容概括了各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同時又為各分支學科提供理論基礎。因此,普通心理學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既是學生構建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又在培養學生專業學習興趣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醫學院校的專業特點會讓學生更注重知識或技術操作的實用性,醫學院校的心理學專業學生在以醫學為主的學習環境下對本專業的心理需求趨向于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然而,在教學當中,教師大多是以講授法為主,重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大一新生在專業學習方面幾乎是零起點,曾經有學生向筆者抱怨普通心理學的內容與她的想象相差甚遠。作為初學者,對心理學的認識還停留在美好的想象中,如何看穿別人的心思?如何幫助周圍有心理問題的朋友?如何讓自己變得強大?……但是,學習普通心理學課程時,似乎更注重概念、原理的學習,盡管教師講授過程中會配合一些案例、實驗進行講解,但是仍然會讓人有些遙不可及的距離感,沒能讓學生體會學習普通心理學帶來的驚喜。
作為一名心理學教師,筆者經歷過七年專業系統的理論學習,深感心理學知識與心理學實踐能力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需要長期的、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才能讓知識轉換為能力。畢業后八年筆者一直在從事普通心理學教學,更激發了筆者對一些問題的思考,例如怎么才能在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到心理學帶給大家的驚喜呢?怎么才能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實現自助和助人?怎么才能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帶著諸多困惑,筆者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教學實踐,在傳統的傳授式教學基礎上融入體驗式教學,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對普通心理學課程進行改革。
一、體驗教學的涵義
體驗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景,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對教育情景進行體驗,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體驗教學是一種關注人的生命發展的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學的實質就是為學生創設一個“體驗”的情境,教師扮演著情境設計者的角色,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其中,體驗成長的快樂。體驗教學強調以充分的情感感受不同情境,更加重視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獲得的理性和感性的成長。
二、體驗教學視角下普通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包頭醫學院醫學心理學專業選用的教材為彭聃齡主編的《普通心理學》,共154學時,為時一年。基于體驗的教學理念,筆者把教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講授部分。主要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講授基本知識和原理,如多媒體演示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問卷測量等,促進學生的學習。第二部分為體驗部分。通過設計各種體驗活動,和學生一起在體驗中鞏固學過的知識,并產生生命感悟,促進了雙方的成長。主要的體驗活動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一)研究小組
全班同學抽簽分組,每組6人,可以從教師提前設計好的十個項目中選取一個項目進行研究,也可以研究本組成員共同感興趣的心理現象。如有一組學生選擇“包頭醫學院大學生的拖延行為調查”,整個研究教師提供三次指導:第一次指導,調查前準備工作。列出調查前要解決的問題,并分配任務。包括搜集國內外關于大學生拖延行為的研究現狀,以及常用的大學生拖延行為調查工具。第二次指導,正式調查。確定調查工具和取樣方法,實施調查,調查后進行數據收集與錄入。第三次指導,數據分析與討論。包括數據錄入后使用何種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以及得出結果后如何解釋。要想順利完成此項調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理論和方法上的指導等。學生在研究中會遇到很多難題,對初學者來說很難解決,重要的是通過啟發調動學生的探索熱情,積極參與課題,甚至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到達半年期限后,要求各個小組對研究結果進行報告。教師不對小組研究成果進行評價,而應重點關注小組研究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出現問題的解答。
(二)表演小組
為了把已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增強學生應用新知識的體驗,啟發學生進行個人探索,筆者設計了表演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第十章情緒中的第三節表情,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姿勢表情和語調表情三部分,筆者讓學生按照要求分組排列啞劇,通過非語言線索進行交流,深入體驗表情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這種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家絞盡腦汁設計表演內容,每個組員都積極參與排練。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位男生反串的一位媽媽,他以夸張、幽默的表演方式博得了大家的喝彩。表演結束后,筆者以作業的方式讓每位同學寫感想。大多數同學除了表達對此種上課方式的喜愛,也表達了自己在體驗各種角色時的感悟,如體驗到表情的重要功能、體驗到作為父母的艱辛等。總之,學生們通過體驗角色對表情的知識有了深入理解,也通過體驗角色激發了自我反省,促進了自我成長。教師也通過體驗了解學生,感受到了學生們的活力和創造性。
(三)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分四次,每次四學時(一上午或一下午)。具體是參觀包頭市夏圣奧爾夫自閉癥學校和包頭市某敬老院。通過與特殊群體的接觸,學生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體驗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體驗學習心理學的重要意義,并自發采取行動去幫助這些人。助人者自助,學生既能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又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自己,實現自我成長。第一次去自閉癥學校體驗時,學生們被分配照顧自閉癥兒童的生活。這對他們而言充滿挑戰,不僅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持也需要付出無私的愛,有的小朋友盡管三四歲了但仍然經常尿褲子甚至拉到褲子里,有的小朋友經常會抓傷或咬傷周圍的人,種種突發狀況讓他們措手不及。然而,在保育員的示范下,學生們很快便可以進入角色,在那里付出了他們的愛心和辛勤勞動,很快就得到了小朋友的依戀和喜歡。體驗結束后,有部分同學主動成為志愿者,定期去自閉癥學校幫忙。有三位學生通過長時間體驗完成了以自閉癥小朋友為研究對象的畢業設計,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新的設想。作為老師,筆者看著學生們的不斷成長深感欣慰,感受到了由學生帶給老師的成長。
(四)實驗教學
普通心理學實驗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探索自我的同時,深化課堂所學概念和原理。具體涉及到感覺閾限、深度知覺、似動現象、注意廣度與分配、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廣度、心理旋轉、啟動效應等教學內容。通過對實驗操作臺和實驗儀器的操作,學生們深刻體驗了自己和其他同學在感覺、知覺、注意和記憶等方面的特點,促進了多方面的探索,激發了學習熱情。
總之,體驗教學應用到普通心理學教學中是一個教學中的成長,在教學效果評估中得到了學生們良好的反饋,如問哪堂課印象最深刻和最有教育意義時,大多數學生提到的是體驗課堂中的內容。豐富的體驗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成長和個人成長,而且促進了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經驗上的成長。然而,如何使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體驗教學完美結合,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賴學顯.體驗教學與新課程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