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濱
摘 要:在體育學科教學中巧用德育滲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從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質(zhì)、遵紀守法、心理健康這五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以幫助學生更持久、更自覺、更有效、更熱情地開展體育鍛煉,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初中體育 德育滲透 有效性
德育,作為學生精神層次方面的教育,它一直被認為是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nèi)容。然而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思想品德教育不應僅僅是一門教學內(nèi)容、一個教學科目,而應當存在于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在這個過程中,德育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價值來對其他科目的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初中體育就是其中之一。德育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質(zhì)、遵紀守法、心理健康這五個方面,我將從這五個方面談談教師該如何利用德育的滲透來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一、民族精神——自強不息的表現(xiàn)
民族精神教育是指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以及革命傳統(tǒng)美德的一種教育,其中的自強不息精神也是體育鍛煉所倡導的?,F(xiàn)代人對個人身體素質(zhì)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越發(fā)意識到了唯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有更好的干勁去開創(chuàng)事業(yè)。與此類似,對于學生來講,唯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對于初三學生來講,面對中考的重大壓力,部分學生或因高強度的學習節(jié)奏而生病,或因高度緊張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萎靡,這些都是身體情況欠佳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同時,也要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來鼓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以初中體育運動項目中的跳繩為例,相關(guān)研究證實:跳繩對于運動者的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方面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增強學生腦細胞的活力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也有輔助作用。但我們知道,跳繩是將全身的重量壓在雙腿上的,因此對于比較肥胖的學生來講,這是一項比較易疲勞的運動,學生也容易放棄、難以堅持。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來鼓勵學生,不要輕言放棄。在初三緊張的學習階段,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承受住學習的壓力。
二、理想信念——追求向上的驅(qū)動
理想信念是指一個人對于未來生活的規(guī)劃與藍圖,特別是對于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的一種美好向往,也是一個人追求上進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追求向上的驅(qū)動來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比如,一部分女學生不太喜歡上體育課,特別對于運動強度比較大、容易感到疲勞的項目都缺乏激情,甚至還比較排斥。但與此同時,初中生正處于身體變化階段,各部分身體機能在完善中,許多女學生也開始關(guān)注自身的體貌,希望自己能夠變得越來越漂亮。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向他們介紹體育運動的好處,對其協(xié)調(diào)性、柔韌性、身材比例、性格特點、身體健康等方面,都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當然,其前提是學生要有追求向上、追求美好的強烈欲望,只要將這兩者的一致性,特別是體育鍛煉的價值告訴學生,那么他們自然會因?qū)γ篮玫淖非蠖訜釔垠w育鍛煉。由此可見,通過將理想信念中的這種追求向上的意愿轉(zhuǎn)化為驅(qū)動學生自覺鍛煉的動力,是一種非常本真的方式。
三、道德品質(zhì)——公民素質(zhì)的構(gòu)成
道德品質(zhì)教育是指以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交往禮儀等內(nèi)容為主的文明行為教育。實際上,這是公民的根本素質(zhì)之一,將其融入學校教育中,也就是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在素質(zhì)教育精神的指導下,學校與教師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智力水平的同時,也越發(fā)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水平及身體素質(zhì),而體育鍛煉正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將這一理念告知學生。對于一些不喜歡運動或身體素質(zhì)比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讓學生明白在現(xiàn)行教育制度下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比如,我所教班級有一位非常熱愛學習且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由于他不喜歡運動,在體育課上表現(xiàn)得非常懶散,不論是跑步、跳遠還是跳繩等活動,動作完成得都不到位。對此,我提醒這位學生,如果想要在中考體育測試中達標,期末時被評上年級或校級的“三好學生”,僅僅依靠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因為中考體育測試是硬性指標,而“三好學生”又是對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評估與肯定,評比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當這名學生意識到學生素質(zhì)不僅包括學習成績,還包括身體素質(zhì)時,就開始注意體育鍛煉了,他能夠積極地參與各項體育鍛煉中。
四、遵紀守法——課堂紀律的約束
道德教育中的遵紀守法是指自覺遵守學習紀律和規(guī)章制度。因此,在借助德育滲透來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紀律來約束學生,不論是體育鍛煉中的哪一個項目,這個方式都是普遍適用的。有的學生可能因不重視體育課、不喜歡體育課,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非常懶散。比如,當學生進行原地練習時,教師一走開,有的學生就不自覺了,他們可能會自動縮減練習強度、質(zhì)量、數(shù)量,甚至偷懶等,這實際上是藐視課堂紀律、無視課堂紀律的表現(xiàn),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提醒并教育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一方面,教師要將課堂紀律明確地告知學生。比如自由活動時的練習要求、課堂上不允許做的事情,等等,教師要讓學生樹立課堂紀律意識,避免出現(xiàn)因不知道紀律要求而無意違反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好課堂紀律。比如在中長跑訓練中,有的學生跑到后半路途中就自動停下休息時,教師就要及時制止并提醒學生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鼓勵學生要堅持完成練習(體力不支的可以降低跑步速度或者改為步行,但不允許提前結(jié)束運動)。如果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藐視課堂紀律,那么教師就應當進行合理的“體罰”,比如增加跑步圈數(shù)或者改為仰臥起坐、俯臥撐等身體可承受的其他運動,以“威震”學生。實際上,遵紀守法在學校中的體現(xiàn)就是要求學生遵守各項紀律。
五、心理健康——鼓勵引導的支持
德育作為對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自然就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滲透德育時,可以從學生的心理健康層面入手,鼓勵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比如,我所教班級中有一位男生,常因個子矮小而此感到自卑。初中生已有了初步的審美觀念,彼此也會從外貌、形體等方面進行比較。在籃球練習時,該名學生會因個子矮小而本能地覺得投籃很困難。面對這種情況,我首先鼓勵這位學生,再向他列舉一些雖個子矮小,但在籃球領域仍有突出表現(xiàn)的運動員,如身高1.60米的蒂龍·博格斯等。其次,我指導學生如何在身高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也能打好籃球。第三,我還提醒學生:由于初中階段正處于發(fā)育時期,更應通過鍛煉來提高身體高度。通過一系列的鼓勵與引導,那位矮個子的學生很快就在籃球運動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并在后期體育鍛煉中,身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見,從心理健康方面入手來鼓勵引導學生,有時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中共中央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也提到了“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等內(nèi)容,這些素質(zhì)教育目標實際上與體育鍛煉中的頑強拼搏、尊重對手、堅持不懈等體育精神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因此,教師可以從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質(zhì)、遵紀守法、心理健康這五個方面著手,通過巧用德育滲透來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以幫助學生更持久、更自覺、更有效、更熱情地開展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吳俊.淺談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
[2]李愛紅.淺談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J].陜西教育(高教),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