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波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經常出現學生應用題理解不透徹、計算能力薄弱、學習興趣不高等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課改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目標的實現受到很大阻礙。簡要分析當前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因為計算與理解能力不足而失去興趣等原因,提出相關的、適合小學生運用的、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的簡單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生整體理解能力、計算速度發展還不夠充分,他們對于數字的敏感度、題型的理解等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他們又忙于玩耍,無暇顧及自己的學習,以至于從來沒有體會到數學應用的魅力,也沒有體會到數字的應用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更不可能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因而很多小學生不想學數學,不會計算,對題型的理解能力不夠,進而失去學習興趣。本文接下來將簡要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遇到的困難,總結其原因,最后提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簡要辦法。
一、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
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因為學生學習時暴露的興趣不高感到很無奈。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1.惡劣的學習環境
由于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自制能力較差,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又是比較枯燥的一門課程,當學生周圍出現一些噪音或者是周圍的學生不認真聽講時,學生便不再認真聽老師的講解,他們的注意力轉移了。這樣的學習環境則不可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題型的技巧,也不可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沒有掌握知識,教學的效果也就不好,學生學習感到困難,興趣就大大降低。
2.課堂不和諧,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少
由于小學生有敬畏教師的心理,在課后不敢問教師自己在數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師生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距離,很難做到共同探討數學問題,學生不參與學習,其興趣也就十分低。
3.小學生在數學應用題型理解方面存在不足
學生日常中所做的練習題都是教師講解過的,因此,學生做起來問題不大。但是一旦遇到新的題型,他們便無法很好地理解題型隱含在題中的意思,也就對應用題中的解題方法無法準確地判斷,因此,在數學練習時就出現錯題等問題,導致其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
二、策略分析
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具體策略有:
1.在知識上給予學生自信,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輔導,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做題,學會做題,找到自信
以此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且利用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學習過程因為學生的參與變得有趣,進而增強學生探究不同題型的欲望,相互輔導數學也是對學生互助意識的鍛煉。相互輔導數學有利于促進學生了解不同的解題思路,為學生進行趣味學習打下思想基礎。比如,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做數字填涂等游戲,使學生的自信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
2.教學時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越的學習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由于學生在平時學習數學的時間較少,家長在培養孩子數學能力方面做得也比較少,孩子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等也有所不足,所以需要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在情境中掌握解題技巧。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大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利用講故事、猜謎語、對口令、分組比賽、學生出題等多種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等,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自主交流能力。
3.教師多對學生進行輔導和培訓,并且加強獎勵和鼓勵機制建設
小學生都是比較喜歡表現自己的,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贊許和表揚,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召集起來進行輔導或者培訓,使之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期望。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發揮獎勵和鼓勵的作用,用派送小禮物的方式激勵學生前進,激發學習興趣,同時經常表揚學生,使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針對一些學生學習興趣低的問題,教師需要淺析其主要的原因,對學生進行必要的了解,這樣才能順利地從各方面進行激勵,使其興趣高漲。
4.多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用音樂、動畫等形式講解數學知識,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手段
比如,有些教師在網絡上下載了加減乘除的口訣歌,學生在跟著唱的過程中就背下了口訣表。
總之,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系,教師的教學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多從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工作,并且根據學生學習中的身心特點采取合理高效的措施,把學生當成完整的個體,顧及他們的感受,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才能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參考文獻:
[1]蔡廣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
[2]吳新華.以“三個必須”為突破口 著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7).
[3]翁國琴.在游戲中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