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
【摘 要】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著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作用,在大多數的課堂教學中,多是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不管學生是否能夠聽懂,是否能夠理解,自己是講了,之后可以通過作業來進行鞏固或者理解。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有一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課下的作業用抄的方式渾水摸魚。教師教的累,學生學的累,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相當被動的學習習慣,能夠不主動去學習的部分絕不會主動,這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身心發展,綜合能力的培養都是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興趣
對于高中數學教師來講,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在短短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達到最大化的應用,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這對于高中的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中心所在,教師要讓學生敢于去發現問題,善于去解決問題,能夠自己去歸納總結,主動的去學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放任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把握的“度”,不然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必然不是完善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相信學生,鼓勵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發揮,另一方面還需要做到指導的工作,為學生指導一條學習的有效途徑。
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關鍵所在。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去討論問題,去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僅是教學的過程,在實際的生活中,教師也可以發現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從中歸納總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是指導學生進行的最終目的。這種發現問題的能力一旦形成一種數學意識,也就是發現的一種能力,能夠極大的促進高中數學的教學和創新。教學過程是一種知識的傳播過程,在這個傳播知識的過程中,關鍵在于教師對于教學的設計和組織,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成功的完成一節課的教學,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改變教育觀念,改善教學方式
在課堂的結構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中心,教學的主體,教師起到一個指導和組織的作用,這樣才會達到更加有效的教學效果。新時代的高中數學教學,需要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狀態中脫離出來,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思想,要能夠學會變通,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相比較初中的數學,高中數學不管是在范圍,數量還是在深度,廣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對于教師的要求也是進一步的提升。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組織指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保持注意力,保持興趣,課堂活動激情,感悟到數學的魅力所在。最根本的是要學生從傳統的“要我學習”變為“我要學習”,盡一切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采取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
當前很多的高中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對于某一位教師的喜愛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這門課程,或者不喜歡某位教師,在他的課堂上就不好好的聽講,甚至是故意和教師作對。所以,身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獨特的心理特點,從多個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于數學產生心情,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共鳴。
教學的意義在于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知識,讓學生從中獲得有益之處,教學的有效,學生才能學習到知識。很多學生會認為為什么這個題目教師一下子就想到問題的關鍵所在了,但是自己卻沒有想到。其實教師在思考的過程中也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也是錯了一次又一次。一些奇思妙想,說出來很簡單,但是想出來的過程卻是相當困難的。很多的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將自己如何思考的,什么地方出現了錯誤又如何改正的隱藏了,但是這一部分對于學生來說恰恰是非常需要的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于學生的心態有著準確的把握,不能夠想當然的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教學,而是從學生中發現問題,發現學生出現問題的源頭是什么,如果放在自己的身上應該怎么解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這是學生真正需要學習,真正要提高的部分。
三、堅持進行自我學習,和同事進行交流互助
對于教師來說,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多和同事交流,彼此之間互相聽課。很多時候自己的錯誤或者不足之處自己很難發現,但是別人卻很輕易就會發現,這對于自己,對于同時來說都是一個查漏補缺,互相進步的過程。自己的同事和自己有著很大程度的相似,彼此之間的交流更容易找到教學中問題的對策,促進彼此的提高。
社會和時代是不斷發展的,教師在日常的課堂中進行教學,在課堂之余也需要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促進自我的發展。諸如對于一些教學理論的研究,對于教學的更深層次的探索等等,這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更加的理智和客觀,不管是對于自己的教學方式還是同事的教學形似,能夠從中做出最佳的選擇,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
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師生之間可以達到有效的互動,課堂不僅有學術性,還有趣味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有效的發展。讓學生能夠從學生的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于數學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快樂的學習,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存在僵硬模式的教,也不存在固定不變的學,如何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達到更加有效的效果,還需要廣大的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吳寶清.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4(32)
[2]孫海云.如何更好地進行高中數學教學工作[J].新課程(中學).2015(12)
[3]王成.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