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彬
【摘 要】兒童文學作品通俗易懂,機智幽默,極富想象力,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天然的養分。本文將通過分析優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相關的應對措施,以期為老師和學生家長提供一些可行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育;語文素養;教學對策
自2015年開始,國家教育部先后出臺了有關高考的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加分項目“瘦身”與自主招生三個重磅文件。教育工作者以此達成一致共識: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因此如何從起跑線開始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性作用。兒童文學作品通俗易懂,機智幽默,極富想象力,充滿了游戲精神和自由思想,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天然的養分。本文將通過分析優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相關的應對措施,以期為老師和學生家長提供一些可行的參考意見。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教育中的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優秀的兒童文學有益于小學生形成真善美的健全人格,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育的重要資源,它有效地促使小學生在多姿多彩、奇異絢麗、童真童趣的文學世界里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內心的情感世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優秀的學習品格。那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呢?
(一)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兒童文學素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引入大量種類多樣的兒童文學作品。但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環境中,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很多語文教師自身缺少兒童文學素養,對兒童文學的地位作用沒有形成清晰的認知。主要表現為:教學中習慣性地按照教材編訂授課內容,將基礎知識作為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忽略了兒童文學的詩性和整體感,把重心放到字詞語句的認讀講解上或主旨內容的分析上,把文本肢解得只剩幾根“筋”,甚至以成人的世俗功利眼光來理解兒童文學,失去了兒童文學的意義和本身的價值。部分老師甚至不能正確認識兒童文學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自身缺乏足夠的文學知識,不了解兒童文學,更不了解學生學習閱讀兒童的過程和感受。
(二)兒童文學教學方式單一
兒童文學的題材多種多樣,包括童話、寓言故事、兒童詩歌、兒童散文、科學文藝等。經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給小學生帶來純真的快樂和豐富的想象,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樂趣和人文素養。但一些小學語文教師思維固化,缺少創新性,教學方式單一,習慣性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講解。比如,采用填鴨式的講授法,將童話知識咬碎喂給學生。這種按照教材課文一樣的程式講解童話作品,容易讓學生失去閱讀興趣;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高度重視精讀童話作品,但泛讀童話缺少有效引導和督促。
(三)兒童文學作品參差不齊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兒童文學的面貌日益變化。雖然創作隊伍擴大,教學力度加強;作品的創作正在經歷多元化發展。但當今時代的兒童文學作品稍顯粗制濫造,兒童文學數量充足,質量卻堪憂;跟風創作、拼湊創作嚴重;作品缺乏創新性;部分作品以娛樂為主,脫離現實,缺乏精神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甚至作品主人公多數是一些概念化的孩子,是一些貼了明顯標簽的類型,讀者較難在作品中找到真正真實可感的人物。因此在諸多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如何篩選出接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年齡發展和心理特征的經典作品,顯得尤為重要。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修養專業化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修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修養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必須要提高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修養。首先,教師要形成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全面深入的理解兒童文學的基本內涵,形成與兒童教育觀相符合的兒童文學教育理念。其次,教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兒童文學素養,每天堅持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以提升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只有教師熟知經典的兒童文學內容,才更加善于發現和挖掘兒童文學的童真童趣,才能更形象地引導學生學習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最后,學校應當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教研團隊管理和職后繼續培訓工作。如團隊負責人帶領整個團隊學習最新的語文教改理念,共同探討創新兒童文學教學方式方法。教育管理機構還要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職后專業知識培訓,進行系統完善的兒童文學知識培訓,以全面提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二)創新兒童文學教學
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教學方法也應當相應地不同。教師在進行授課指導時,要充分認識到兒童文學體裁在語言、形式和風格方法的不同,根據這些不同,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兒歌和寓言故事,兒歌教學可以選擇朗誦比賽或者語言訓練與游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寓言故事可以選擇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不同方式靈活運用,可吸引小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躍課堂氛圍,提高閱讀興趣。
在小學階段,教師還應當通過兒童文學作品創新地進行文學教育。比如可以通過聚焦作品的內容,構建作品的意義。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抓住一個“騙”字,緊扣一對“真與假”,展開話題,挖掘這個作品本身豐富的內涵。老師還應當隨時關注學生在閱讀兒童文學作品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的內心世界。比如學習《灰姑娘》的時候,通過輕松自由的小組討論,促進學生思考交流。
(三)建設兒童文學資源庫
《義務制教育語文課程目標》的階段目標中對課外閱讀量做出了明確規定:第一學段(一、二年級)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三、四年級)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五、六年級)不少于100萬字,第四學段(七、八、九年級)不少于260萬字。九年相加達400萬字。如此龐大的閱讀量中,兒童文學占據半壁江山。篩選優秀的兒童文學資源,建設兒童文學資源庫,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兒童文學作品的篩選,要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年齡發展和心理特征。作品應該富有詩性、童真童趣,能夠潛移默化完成它的教育感化功能。其次,兒童文學資源庫中,應當分門別類,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閱讀對象推薦經典的古今中外兒童文學作品。比如,給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推薦圖文并茂地經典圖書,如《好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有多愛你》等。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推薦漫畫書、寓言、科幻小說、探險故事、少兒百科全書等等。
三、結束語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承擔著塑造學生情感,培養審美情趣的重要職責。在教學中,老師應當堅持從自身做起,提升兒童文學修養,更新教學理念,收集整理兒童文學教學資源,讓學生開心地暢游在絢麗的兒童文學世界。
參考文獻:
[1]喬繼英. 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育必不可少的課程資源[J]. 語文學刊, 2010.05:143-144.
[2]陰淑賢. 基于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4,02:08.
[3]袁素珍.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 快樂閱讀 教學研究 51-52.
[4]張燕. 論兒童文學為小學語文教學增趣提效的途徑[J].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