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芹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教育的管理需要轉換模式。為了強調在小學教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以及學校都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文章主要研究了在小學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提升管理效果。筆者從小學教育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并找出小學教育的管理中所存在的思想、素質以及制度問題。通過對小學教育管理方面資料的了解,筆者期望能夠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從而提升小學教育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途徑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方面的管理與發展。小學是教育階段的基礎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最佳階段。盡管學生的年齡較小,并不利于教學方面的管理,但小學生的可塑性最強。只要學校方面能夠安排教師耐心的完成教導工作,就能夠大幅度提升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教師最為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人物,可以最直接的感受到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在該種背景下,教師能夠配合學校完成管理模式的轉變才,從而為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其實存在著很多問題,而在諸多問題中最能夠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問題是教學理念的問題以及教學水平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
盡管國家已經開始了教育方面的改革,新課改的指標也在各個學校進行了宣傳。但很多小學依然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其教育的理念和方向都比較落后。小學的教育開始就比較注重應試,而忽略了小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還不能夠有自己的主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處于主體地位,而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學內容[1]。一些小學生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其比較反感這種教學模式,因此在課堂上表現的比較調皮。教師會采取罰站等懲罰制度來管理小學生。但該種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限制小學生的壞習慣養成,教學效果自然也無法展現出來。
2.教學水平不高
現今狀態下,一些城鎮的小學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中已經提高了自身對于教師的要求,教師的水平已經有所改進。但在部分農村學校當中,很多小學教師自身的學歷水平并不高,其素質也比較落后。一些教師并不具備教導學生的資格,但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因此該類教師依然在教導的隊伍當中。該種形式導致小學學校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受到影響[2]。教師們在課堂上認為嚴肅和刻板能夠換來學生對自己的尊敬,能夠使學生聽從自己的教導,完成學習任務。但該種狀況下對于學生的管理并不能夠起到很大的效果。盡管學生在恐懼和敬畏中完成了學習任務,但其學習的效率并不高,接受的知識也不多,學生無法對已經學過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二、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途徑
1.轉變教學理念
學校方面為了提升對于小學生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學校方面認清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在掌握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教師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逐漸養成學習的習慣,進而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2.培養教師人才
學校方面需要轉變自身在招聘教師方面的標準,確保自身所招聘的教師都具有教導學生的資格,在學歷以及教學經驗方面都能夠過關。學校也要對校內的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不僅是為了提升其教學方面的能力,還為了培養其創新的思想,轉變其教學理念[3]。督促其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和管理思想,促使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管理更加有效,使教師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擁有正確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學的管理辦法能夠為小學生打下更加堅實的學習基礎,為其未來的學習生涯培養更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論
小學生應該在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學會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教師作為小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能一味的被傳統的教學理念所束縛,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實力的發展。總而言之,小學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僅僅看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注重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秋前.我國本科學歷小學教師培養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4,12(10):57-62.
[2]陳夢稀,彭玲藝.基于教學實踐智慧培養的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4(02):85-87.
[3]王成營.實踐取向的“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內容的優化[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6,04(02):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