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華
【摘 要】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傳授書本知識之外的文化知識,還要重視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探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教師通過正確、科學、有效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互間合作學習,并進行深層次的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實現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雙贏。
【關鍵詞】小組合作;方法內容;策略;注意點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它更能培養學生一種團隊精神,集體主義觀念。筆者認為近幾年雖然也在提倡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但只停留在形式階段,并未真正落到實處。那么,如何使“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更務實更接地氣?下面就把我的一些經驗和想法介紹一下。供同仁參考。
一、充分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價值
英語學科特點要求給學生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因此小班化教學是理想的授課模式。但我國目前的學校普遍具有班額大、學生多的特點,再加上新教材教學任務重、課時緊,教師在有限的課堂45分鐘內很難讓每一個學生獲得足夠的“說”的機會,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而我認為,小組合作活動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較好方法之一。學生圍繞教師所給的話題進行交流活動、操練語言知識、發表個人見解,或通過討論獲得某個問題的答案。這樣教師提供給每位學生的發言機率將增加幾倍,從而大幅度地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量。另外,合作學習不同于強調競爭的班級授課,它使競爭環境轉向合作環境,能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還使課堂具有一種寬松、和諧和民主的氣氛。
二、科學細化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模式
合理科學的分組是有效的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組建學習小組時,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盡量使每個小組之間在成績、男女比例、心理素質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保證各組的學生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縮小了小組間的差別,便于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有利于合作學習的評價。通常4至6人為一組,人數太多不利于提高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人數太少,那么學生合作交流的范圍太小,不利于問題的討論解決。每學期應該調整一次小組計劃,以便讓學生有更寬的交往空間。
三、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以某單元或某課時來設計合作學習活動,所設定的目標和任務靠個人是無法完成的,要使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依賴性。根據學習內容設定合作任務時,教師應讓每個小組成員做到:①明確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②明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己所承擔的角色。
合作準備課前幾分鐘發言的“Free Talk”是課堂常用形式。傳統的做法往往是每天一個學生輪流做,容易流于形式。為了使值日內容豐富多彩,使更多學生得到鍛煉,教師可以事先適當地提出“Free Talk”的主題,讓學習小組在組員個人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然后在課堂上采用小組推選代表演講、輪流表述、教師指定學生報告或小組組員集體表演等形式進行。
再如,合作預習新課。教師事先把預習的內容及要求告訴學生,讓小組學生根據要求查閱生詞、預習對話或課文及語法要點,經小組討論,將組內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做成一份組內筆記,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聽教師在課堂上講評,逐一解決疑點。由于是小組合作,教師有時還可以提出難度稍高的預習要求。合作歸納知識在導入對話或課文后,筆者經常讓學生分組歸納總結某一語言結構的功能或用法。
四、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1)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首先要求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且確定3個角色:主持人(控制小組討論的全局),記錄員(記錄本組的意見和觀點),報告員(向全班口頭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2)根據小組成員能力、性格、智力等因素,小組成員每隔一段時間交換一次角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或按問題、興趣臨時組合。
(3)教師的角色隨著教學環節的變化而變化。在介紹新材料,或提出供小組討論的問題時,教師充當的是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小組開展合作與交流的時候,教師的角色又變為一個促進者和合作者;有時又根據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當指導者。
五、避免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常見問題
合作學習不能流于形式,不注重實質。一些課堂上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這一學習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設計。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的時間有時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進入討論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要求下就結束了;有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有的課堂氣氛似乎很活躍,其實思維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導。對學生而言,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組織引導好,往往就會缺乏平等的交流與溝通,結果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與想法,學習差一些的學生就會變成陪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聽眾,在小組匯報時他們的意見也往往被忽視。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教學形式。教師應充當好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科學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從而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習的效果,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努力讓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更接地氣,更有效,乃至成為英語教學的“主打模式”。
參考文獻:
[1]蘇德宏.“發揮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2期.
[2]《中小學外語教學》“對先行外語教學評價體制的反思”——北師大外語系課題組,2012第6期.
[3]王松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東北師大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