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娟
摘要: 小學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基礎課程,但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很多知識都是基礎性的,相對來講比較枯燥,如果不能夠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有可能影響到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結合實踐,就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思路和方法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學習興趣;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85-02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學語文,關鍵是他們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從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學習語文?仔細分析一下那些語文成績差的學生,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不愛學→學不好→成績差→更不愛學→成績更差,他們已經在學習語文的軌道上形成了惡性循環。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說過:"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句話充分說明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意義,濃厚的學習興趣可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特有的環境、教育等影響下形成的。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引導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也往往會喜歡她上的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相對來說,其課堂氣氛也就會相對活躍,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把微笑帶進課堂,讓學生覺得你很親切。教師一個友好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和一個輕輕的觸摸,都會使這些孩子感到格外親切。若能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歡樂帶給學生,學生就會格外親近你,格外喜歡你。這樣,他們特別愿意接受你說的話,愿意和你一起快樂地學習。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信任你。小學教師在上課時不能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用向家長告狀等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恐懼,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敢于開口、勇于做事。同時,教師的尊重、愛護,有利于保持學生良好的心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更利于取得學生的信任,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幫助。參與學生的活動,和學生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覺得可以和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與意志,直接從感情層面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2.營造和諧、寬松、愉快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肢體語言,就是借助人們的身姿、動作和面部表情等來表情達意的、無聲的信息系統,而且是小學生記憶中最重要的思維形式-形象思維。例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個別不認真聽講,不認真練習的學生,可以目光示意使其集中精神聽課、練習。既可節省教學時間,又可減少語言的重復,改善課堂氣氛。教師適時地運用體態語言,不僅有助于組織教學,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輕輕點頭,即對學生的答案作了肯定。如果微笑著輕輕搖頭,就表示"你的發言有誤,再想想。"這比直接說"你說錯了,還不注意聽講"更讓學生易于接受,而且有鼓勵作用。
3.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形象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只用講解,學生記不住、分不清,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佳。而利用電教手段和直觀教具形象地將所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不但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使得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地呈現在學生眼前,那色彩鮮艷、動畫感強的畫面強有力地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視聽感受,盡量做到能聽的讓他們聽,能看的讓他們看,能摸的讓他們摸,充分發揮多種器官的作用,引發興趣、激發求知欲,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采用新穎有趣的教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強,求知欲望是小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點。這就需要我們善于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引起他們對于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從而神情專注、興味盎然地投人到學習中來。教師還可以創設情景,讓學生動起來。機械地學習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感,若能把學生生活當中的情景搬到課堂中,以真實的生活感染學生,會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致,鼓舞他們學習的熱情。
4.讓學生感受到學會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讓學生感受到學會的樂趣,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小環節,多臺階多變化,多鼓勵"。即:將每個教學環節化解為幾個小環節,做到易精易小,每個小環節都緊扣教學內容,且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接近,為學生搭好學會的臺階,感受到會學的樂趣。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要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對于好的學生,多引導他們,在授課時可以擴大難度和濃度,讓他們不斷受到新的信息刺激,同時讓他們在課堂上發揮示范的作用,成為學習的榜樣。對于中等學生,教師要多鼓勵他們,讓他們以尖子生為榜樣,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多幫助他們,適當放慢速度,查漏補缺,甚至是"開小灶",讓他們在教師的耐心幫助下,充滿信心,步步趕上,一步不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基本任務之一,同時也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快速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產生好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應注意,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勵,讓學生真正地愛上學習語文,從而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明莉;張沁芳;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年12期.
[2] 王素沂;也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3] 韓新亞;體育運動學校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年02期.
[4] 魏亞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質量——小學語文教學體會[J];發展;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