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林
摘要: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能使學生能夠得心應手的學習英語,而且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一直以來存在不少誤區,學生活動基本由教師掌控,課堂缺乏創新和活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試圖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動起來。
關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師生關系;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73-01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如果說書籍是知識和智慧的寶庫,那么閱讀則是打開寶庫的金鑰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抓好英語閱讀訓練,尤其是初中入門階段的閱讀訓練,不僅有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鞏固甚至熟練掌握初中階段常見的句式,擴大詞匯量和知識面,也擴大視野,豐富課余生活,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其學習英語的動機和信心,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意義和價值,讓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進行廣泛的閱讀還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1.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好英語閱讀的前提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在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傳播的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僅組織學生的智力活動,而且要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在心情愉快中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就成了學生能否學好英語閱讀知識的前提。
首先,教師要尊重、關心、信任學生。尊重、關心、信任學生,和學生友好相處是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種穩定,持續的關系,不僅是在知識、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靈上的溝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關心、信任、尊重。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以平等、同志式的關系與學生相處,從各個角度上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關心與信任,使同學們在沒有束縛,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融入集體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們對英語閱讀的學習更加積極,理解能力得到逐漸的提高。
其次,通過師生合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科學性的教學活動。英語課堂上要經常開展口語交際活動,教學中,時常鼓勵學生之間圍繞本課的閱讀內容進行互相提問,并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因為和藹可親的教師釋放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所以學生們都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了知識。
最后,每天的英語課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把微笑帶進課堂,以良好情緒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來接受本節課的閱讀教學任務。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引起師生共鳴、學法和教法的共振、知識和能力的統一,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2.解決初中英語閱讀課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2.1 對話訓練法。對話訓練法即根據課本內容,例子,用相似的單詞,詞組讓學生組成新的對話并相互訓練,教師的角色可是傾聽,幫助和指導等等。同時鼓勵學生多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口語和閱讀興趣。
2.2 問答討論法。目的是啟發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對課文進行預測并就有關話題展開討論,再通過閱讀檢查自己的推測。
同時在教學中,學生讀完課文找到答案要鼓勵他們回答,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實際遇到的問題。同時可以要求學生再細讀,提出更多問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3 理解填空法。這是在理解了短文的基礎上,根據短文內容而設置的更深層的題。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適應各種題型,以適應考試的變化。
在教學中,這種方法常見也很有用。首先,學生要先閱讀練習,了解所需填的詞,詞性是什么,再帶著問題去反復閱讀短文,完成相應的題目。
2.4 語法分析法。教師可將生詞呈現給學生,然后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對相應語法進行講解和提醒。同時,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句子進行必要的分析說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意思。再幫助學生掌握全文。再者應多鼓勵學生使用工具書,找主題句,猜測詞意或者進行略讀,精讀等方法使學生的閱讀變得更加輕松。
3.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精心準備,熟悉課文。教師熟悉或理解教材內容。不事先熟悉課文,精心備課的話,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每篇文章題材不同,體裁各異,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教法。針對中學英語閱讀材料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特點,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英語閱讀材料的興趣,做好閱讀前的心理準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美國古典音樂、現代流行音樂和美國鄉村音樂的片段,使學生產生英語閱讀的欲望。
3.2 精讀和泛讀結合。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單靠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足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要給學生的閱讀任務做定時定量的要求。
3.3 注意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閱讀哪里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應采取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原則,對每個年級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逐漸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應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在繼續培養學生猜詞能力的基礎上調整學生面對生詞的心態,如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等。在注意廣泛選材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
4.尋求新的閱讀方法
4.1 設計興趣情境理解課文內容。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梢娕d趣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大多數學生對其不感興趣,認為英語不好掌握,太難學,因此,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一項重要保證。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英語閱讀教學中每一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之前,筆者嘗試著圍繞課文內容設計與之密切相關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練習題,讓學生以這些練習題為引導,教師以輕松明快的節奏創設出快速度通讀課文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這其間選擇重點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以利于獲得更好的學習英語課文的信息,對下一步的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做好鋪墊。教學中使用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如:投影片,多媒體計算機等,充分發揮了它們擁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調節了課堂上枯燥、乏味的氣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發濃厚起來,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4.2 合理利用標題,預測中心思想,設定閱讀目標。在初中英語教材中,每篇閱讀課文都有標題,而標題又是此篇短文的中心。所有,無論何時學生的閱讀,教師都要教會他們圍繞標題來進行閱讀,事實上,標題一般就是課文主題的反映,對標題進行分析,往往能預測課文的內容。
4.3 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傾向,從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清閱讀材料的體裁,了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征,多方位地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近年來,中考英語閱讀材料所選擇的文章涉及記述文、論說文等多種文體。意味著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閱讀材料的內容,而且要注重閱讀材料的體裁。
4.4 注意不同閱讀材料中語言與文化的結合。初中英語教材的閱讀材料涉及英語國家的許多文化背景知識,充分體現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在閱讀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往往就會造成一些困難。因此,在閱讀之前可向學生講授一些與材料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消除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此外,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和技巧。
總之,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不難看出這是社會的發展的必然,也是新時代對中學生的提出的要求。新教材的不斷改進,英語教師應以新的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華.教學生成視角的英語有效教學策略.課程.教材.教法,2009(07)
[2] 王嬌.中學生英語高效課堂探究.2014(10)
[3] 《英語教學法》胡春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