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剛眾
摘要: 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新課改的要求,與教師教學思想,數學特征密切相關,以及素質教育與數學教學的關系。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學思想,正確認識到高中數學教學應具有明確的目的,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準確落實素質教育。
關鍵詞: 高中數學;新課改;素質教育;教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221-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開展,高中數學教師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實施課堂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鮮活力,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但在具體的落實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關注高中數學特征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
數學是研究客觀性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它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邏輯性,所以數學處于學生智能的中心地位,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科。素質教育觀下高中數學的教學具有一些不可忽略的顯著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新課標的數學教學應貫徹數學的發展性。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得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視學生的潛能和個性的發展。
1.2 在新課標下應體現充分發揮學生數學教育的延伸性。學生從數學教育中發展的素質能向其他應用領域遷移,特別是高中數學滲透的數學思維、數學觀念和數學思維模式有助于學生在其他學科領域的素質提高,縱橫交錯,策略轉移。
1.3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的主體性,著力于培養具有自覺性和創造性的人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開展豐富多彩選修課,讓學生通過有效操作活動來體驗用數學能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
1.4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著力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學生的創造力是學生運用數學信息并對其進行科學加工,從而產生某種新穎、獨特、具有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創造力的核心是創造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育中著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與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密切關系,如探索問題的能力、轉移經驗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聯想能力、預見能力、表達能力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具有創造力的人,100%的人富有警覺性、藝術性和責任感,90%人有積極性、自信心,勤奮和可靠性,88%的人通情達理,富有同情心和道德感,85%的人有多方面的愛好和興趣,82%的人精力旺盛、適應性強有效力、直率和誠懇等。培養創造力要激發創造意識,加強思維訓練,鍛煉創造意志,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創造教學法,如探究法,內容不完全教學法,發現問題教學法和自主開發教學法。
2.高中數學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
2.1 教學具體明確的目的。數學教學的著力點應是學生素質的普及、合格、提高。數學教學獨特作用體現三個層次: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培養數學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學教學就群體而言,要對每個學生數學知識、數學能力、精神品格的發展全面負責。顯然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切實面向學生,狠抓基礎——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狠抓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活動中思維過程的教學,發展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數學能力;狠抓靈魂——注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教學,以及伴隨思維過程的情感教育,以促進數學教育的效果由數學領域向非數學領域的遷移;狠抓精神——樹立意識與觀念,運用數學策略與規律,并進而形成尊重科學真理的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使數學知識、能力、精神和人格和諧發展。
2.2 數學教學應把握知識結構。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不滿足于講清書本上的現成知識,力求運用體現啟發原則的多種教學形式,提示知識發生過程,講清其來龍去脈,提高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把握知識的結構。
2.3 正確評價數學課。評價數學課上得是否好,不能只看教師講得如何,更要看學生學得如何,是否覺得主動活潑,思維是否處在積極狀態。衡量學生成績的優劣,不能只看考試高低,更要考查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 堅持數學發展觀。辯證地看待數學教育思想,對數學教育的目的、結構、質量等持動態觀點。數學教育思想應隨著時代的進步、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青少年心理的特點以及潛能的揭示而不斷更新。
2.5 靈活更新教學方法。破除灌輸死的書本知識"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和"為分數而教"的觀念,樹立"授之以漁"和學以致用的觀念。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教會學生攝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實際問題能力。應該以學法定教法,而不以教法定學法,破除"三中心"論。教育家布魯納名言:"一個壞的教師奉獻真理給學生,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3.高中數學教師應對學生作學法指導
新課改下數學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一后,首先遇到的又是理論性很強的函數。其中又有很多對實際情境不熟悉的實際問題,使一些同學感到不適應而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如何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指導就顯然尤其重要。
3.1 課前要預習,提高聽課的針對性。由于高中課堂容量比初中要大的多,難度也大。因此預習中發現的難點,也就是聽課的重點。同時,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3.2 聽課過程中做到五到:(1)耳到即專心聽老師對新課的引入,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聽老師提出問題以及如何引導思考和探索、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啟發。(2)眼到即聽課的同時看老師對重點、難點的板書,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看老師的表情、手勢及動作,以加深對關鍵點的印象。(3)心到即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數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4)口到即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參加討論,鍛煉自己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5)手到即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作好要點記錄,尤其是解題步驟的規范化。
3.3 課后做好復習與小結。包括課下及時復習、單元復習及單元小結、章節小結。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的活動,一方面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更多學生的學習要求,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教學;而另一方面則需要教會學生學習,針對高中數學的高度抽象性、理論性,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適時給予引導,使學生能學有目標,學有方向。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也使素質教育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