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急需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應屆大學生擁有各種崗位的工作能力。本文以應用型大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意義為出發點,進而分析其所面臨的現狀,透過現狀探索相關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大學生;職業能力
我國的高等教育現階段的發展越來越趨于大眾化,相關應用型大學的專業逐步被普及,這種教育模式為社會發展對職業人才的需求培育出了許多高級應用型大學生。由于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且應用型大學的持續發展,使得教育界開始高度重視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教育。
一、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意義
1、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與整個教育體系之中的職業教育密切相關,社會經濟建設中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主要源于職業教育所培育出的擁有高級專業技能的大學生。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發展時期,要求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專業技能,對于高級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社會、經濟、科學能否持續的發展受高級專業技能人才的直接影響。若想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和科技的進步,就必須儲備與開發人才資源。因此,對于人才的培養與教育,一方面是針對理論知識的教育,而更重要的是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強化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應用型大學對人才的培養是以社會需求為依據、以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為主要目的,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得以真正的加強。
2、有助于強化大學生的職業能力
現代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最核心問題就是日益增長的畢業生人數與嚴峻的就業問題。缺乏職業能力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因素,大多數的學生并不重視其自身的職業能力。近年來,大部分高校設置了專門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課程與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達到實現大學生職業能力被強化的目的。
3、與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相符
當前大學生在社會中立足的根本就是對自身職業技能的強化、競爭實力的提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對自身職業技能的強化能夠使學生明確自身的優勢,在學習過程中的目的性更強,把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優勢為基礎的職業技能培養,使自身的職業規劃更能切合實際。此外,還能使學生自身的價值充分應用于社會之中,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了適應崗位的能力和信心也隨之得到了加強,使其在未來的事業發展道路上能夠超常的發揮,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二、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現狀
1、不夠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招收生源與安置就業是目前大多數高校辦學的重點所在,特別是由于長期的受就業考核標準的影響,多數學校把教學的任務圈定為以學生入校為起點,學生的結業與就業為終點,根本不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職業技能,也就忽視了畢業生對就業崗位勝任的能力和潛能的充分發揮。此外,多數的高校在專業教育上單純的注重理論的教育而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對于職業化課程體系的設置仍不系統,也沒有效率性。人才培養的基礎與前提就是課程的設置,要想使學生職業能力得到提升,就必須配備高效、科學的課程體系,豐富、系統的鍛煉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
2、較弱的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雖類別清晰,但解決的效率不高,這是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現。雖然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原理的把握十分的熟練,但把理論轉化為實踐應用的能力較差,這就表明了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單純的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職業能力的提升。在企業的正常工作中通常會遇到學生所學過的問題,而對于其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技能的高低則是體現在對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上。若想實現高效、高質量的職業能力,就必須是在反復鍛煉中實現熟練的應用,達到下意識的條件中順利的把問題得以解決。
3、缺乏統一的實踐教育考核標準
動態性較強是實踐性教學的最大特點,難以監控教學的質量,相對較模糊的考核標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很難全面的反映出來,沒有科學的考核標準來進行實踐教學的評價,大部分的高校往往不夠重視實踐教學的地位,因而在對其的投入較少、缺乏師資的培養,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實踐教學切實、有效的進行。
三、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能力能培養的思考
1、打造課程支撐體系下的人才職業化培養模式
對課程的設置應按照行業的需求,培養能力是職業化培養課程設計的根本所在,通過與企業合作彰顯出社會的實際需求。培養學生的能力應按照行業的需求來進行,重點進行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把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培養緊密聯系行業的需求,使職業化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更加的科學、合理、切合實際,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從根本上得以提升;在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的大前提下,與學校所在區域內的實際發展狀況相結合,把實習的內容與基地進行合理的規劃與選擇,使學生獲得職業技能與其未來的崗位需求相符,有助于學生多渠道的就業途徑,實現高等院校就業率的提升。
2、提高教師自身職業化培訓意識與能力
引導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主導力量就是教師的素質與教學能力,因此,高校必須加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把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進行優化,教師還應保持其教育理念不斷的更新,對行業需求動態的實時掌握,便于對學生的教育與實際用人單位的需求相符,對自身的職業化培訓意識和能力應不斷的提升。還可以聘請企業專業人員進行演講把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進一步的提升和改善;加強教育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為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
3、加強應用型大學產學研的教學模式
學校、產業、科研的相互結合,把這三個方面的各自強項與優勢充分的發揮,構成現代化的研究、開發、生產相融合的系統,綜合實際過程中的全部優勢,就是產學研的模式。加強應用型大學產學研的教學模式,就是把人才職業化的培養與產學研進行有效的結合,這屬于創新型的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通過對人才的培養進行科學的規劃,并配備相應的社會實踐,使學生切實的感受產業體系,在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在未來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更具優勢。
四、總結
綜上所述,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的具體表現。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探索與總結,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中對其進行持續的完善和深化。既提高了高等院校的就業率,還為社會培養了素質與能力都較高的人才,對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田 蕾. 應用型大學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10.
[2] 張文妍, 楊曉莉, 林 青. 淺談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 下旬刊, 2014,1.
[3] 朱 燕, 張良林, 何 兗. 社會需求視閾下應用型大學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 高教論壇, 2015,3.
[4] 孫 楠, 秦 龍. P-CMM在學生職業能力成熟度研究中的應用[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4.1.
[5] 殷俊明, 楊 政, 宋雅琴. 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創新性本科會計人才培養探索[J]. 財務與會計, 2014,5.
[6] 張曉艷, 李 民. 旅游專業應用型大學語文教材建設淺談[J]. 旅游縱覽,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