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趨勢,高職英語教育面臨極大的機遇和挑戰。針對高職英語教育的特殊性和參與者所面臨的種種困境,本文提出了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英語;困境與對策;教學參與者
據不完全統計,在互聯網飛速發展、全球化日益加強的今天,全世界有近四億人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有大約三億人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而正在學習英語的人數更是高達十個億;每天都會在一定范圍內接觸和使用英語的人數約為全球人數的三分之一。作為世界通用語的英語,廣泛應用于國際外交、經濟、文化、貿易、電腦和互聯網等各個領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種溝通工具。讓廣大英語參與者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加強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工作刻不容緩。
一、高職英語教學參與者的現狀分析
1、高職英語學習者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基礎普遍較差,沒有具備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語音語調不準,語法混亂,詞匯量不多,閱讀量不夠。因此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對英語學習有排斥和畏懼等心理情緒。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對象主要有兩種,其一是通過正規的高考錄取到校學習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方面的知識,但整體水平仍然不高。其二是從中等專科學校和職業高中升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往往只在初中接受了三年英語教育,英語基礎很薄弱,根本不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他們入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混張畢業文憑,因此對英語學習不是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就是逃課逃學。兼之各個高職院校在招收生源、教學環境、課程設置、培養方向上都存在差異,因此高職英語參與者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另外,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一般采取語言的傳統教學模式,只重視語言現象的講解和傳授,忽略了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也使得英語教學課堂缺乏輕松活潑的氛圍,吸引不了英語學習者的熱忱和興趣。
2、高職英語教師
據統計,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對自身的地位和身份缺乏認同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明顯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高職院校的課堂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實現自我價值”、“沒有成就感”。很多高職英語教師都有教授“高職學生沒有挑戰性”,“屈才”的感覺。另外,由于現行的考核制度、職稱評定等政策,絕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在科研和教學中處于兩難境地。有調查表明,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的工作量平均都在每周十六節課以上,還有不少教師兼任行政和管理工作,均是超負荷工作。兼之學校師生比嚴重超標,他們整天忙于課堂教學,均無暇顧及家庭,更談不上學習進修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即便積極投身科研,對于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來說,也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外語一級類核心期刊幾乎見不到高職英語教師的成果就是很好的說明。還有還存在知識結構更新的問題。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并非師范院校畢業,不具備系統的教育學、心理學、語言習得理論等知識,對英語教學規律、方法、手段和內容缺乏足夠的了解。而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崗前培訓也只是走形式、拿個證而已,并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這部分教師的知識結構。
二、高職英語學習者努力的方向
1、培養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高職英語學習者并非一開始就對英語學習排斥,只是因為初高中時沒有打好英語基礎,到了大學后,發現很難達到老師和課本的要求才產生自卑和畏懼心理。針對這種現象,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適當降低教學要求,適時地鼓勵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忱,逐步培養學生的興趣。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英語學習變得極為便利和迅捷。英語學習者應該積極利用課堂和課外的一切機會向老師求教,和同學交流,利用手機短信,QQ,微信,網絡空間課程等方式練習口語、聽力、記憶單詞,相信持之以恒,英語學習會有很大改觀,對英語學習會越來越有興趣。
2、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很多學生學習效率不高,這和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要求學生要有一定恒心和毅力。要培養高職學生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好的學習習慣讓人終身受益;其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學會管理自己;最后要注意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對待各個學習環節,做到課前預習,了解重點難點,課堂認真聽講,做好聽寫筆記,課后及時復習。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好的學習習慣自然能夠養成。
3、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學習者在大學要想學好英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高職教育不同初高中教育,老師不是每天都在學校盯著學生學習。高職英語一般是周四的課時,學生大部分要靠自主學習才可能到達大學英語的教學進度和目標。因此,學生一入校,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意識到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在大一的時候很快做好角色轉變,變以前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同時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課余時間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渠道自主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專題講座,比賽,充實提高自己。
三、高職英語教師走出困境的方法
1、面都挑戰,樹立信心
心態決定一切。高職英語教師要勇于面對現實。面對困境,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有了積極向上的態度,才可能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不斷地完善和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課堂上,教師的精神面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也就是說,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與任課老師的自尊自信息息相關。大的方面來講,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都影響乃至左右著學生認識人生、認識世界的方向;小到言語行為等方面。因此,教師應該以飽滿的熱情和蓬勃的朝氣去感染學生,如此才能自尊自信,教書育人。
2、提高自己,不斷學習
高職英語教學是一門涉及到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性很強的復雜教學活動,這就要求廣大高職英語教師既要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語言知識和技能,又要有廣博的視野和其他領域的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人文政治、歷史經濟、科技貿易等等。而每一位教師在知識結構和層次上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這就要求教師能認真審視和檢驗自身的知識構成,查缺補漏,不斷補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識構架,提高自己的外語教學技能和綜合文化素質。教師淵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精彩的講解會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學生,征服學生,這樣,不愁學生不愛學,不愁教學效果不好。
3、爭取培訓,投身科研
每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爭取和珍惜每次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機會。例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參與課件制作、精品課程、微課程、網絡課程的開發和申報,爭取進修,參加寒暑假的短期培訓等對于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教育教學水平都大有裨益。由于社會認可度較低,教學任務重等原因,高職英語教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沒有得到認可。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根據自身的專業方向和興趣及早確定自己的科研方向,積極進行科研工作,把對教學的總結、反思形成科研成果,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總之,我國的高職英語教育由于高職院校的地區、生源、教學目標和培養模式等因素的差異,英語教學的參與者面臨著很多難題,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和學生要面對現實,樹立信心,采取各種可行的措施一起應對挑戰,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文星. 高職英語教師自我發展的問題和策略[J]. 現代教育科學, 2007(1).
[2] 李潤娥. 試論高職高專英語教學[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4).
【作者簡介】
謝寒星(1977—),女,黑龍江綏化人,英語語言學碩士,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外語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及英漢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