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平
摘 要:物理作為理科課程的代表,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實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更是強調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但在農村,教學環境相對落后,物理實驗所需要的設備更是緊缺,師資力量也不如城鎮。在這樣的環境下,農村教師怎樣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提高物理教學的水平是探索分析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教學;物理教學;新課改
初三階段的物理是高中階段物理學習的基礎,物理教學是基于實驗和觀察的一門理科性質較強的學科。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有強大的邏輯分析能力,而且對教學環境提出了重點要求。新課改要求教學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在農村教學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農村教師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實現物理教學的改革。
一、農村物理教學的現狀
從兩個方面分析農村物理教學的現狀:一方面是積極的現狀,另一方面是消極的現狀。
1.積極的現狀
在農村物理教學中,讓人欣慰的是,教師重視物理知識的傳授,沒有因為農村教學條件不好而放棄這門學科,教師意識到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并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理念。這是所有教學改革的基礎,也是農村物理教學現狀中相對積極的部分。
2.消極的現狀
農村現狀中的消極部分,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環境上。農村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往往照搬以往的經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教授諸多的教學內容,有些內容應該采用實驗教學,而有些知識適合課堂上精細講解,但教師忽略了這些差異。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只了解了理論,但不知道如何運用;或者因為物理知識的理論性太強,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初三的物理分值相對較少,導致學生的忽視甚至產生學習上的懈怠,這種現象是不符合新課改要求的,需要教師做出調整。在教學環境上,教學資源稀缺,最顯著的缺點是實驗設備少,農村學校里很少配備有全套的物理實驗設備,這種缺失影響了教師的教授過程,也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和理解力。因為缺少實驗設備,學生在枯燥的課堂上往往缺乏學習的興趣,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還有一部分的消極因素是現在很少有教師自愿去農村支教,這是農村師資力量缺少的一個原因。
二、農村物理教學實行改革的必要性
為什么要強調農村物理教學進行課程改革呢?實行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呢?首先,新課改的頒布,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的培養上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型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落后的農村物理教育必須實行課程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
從農村教育自身的發展上分析,要想農村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改變落后的局面,更好地執行新課改的要求,就要從農村物理課程教育自身出發,自我完善,迎合學生發展的要求,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學生。
現在農村學生的出路還是以讀書為主,學生都希望用學習擺脫農村以尋求更好的發展,出于學生的自我考慮,農村學校也應該加快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幫助學生實現發展需要。
三、實現教學改革的策略
農村物理教學的課程改革,可以在兩方面進行改變。(1)農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結合不同課程內容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教師轉換自己的教學觀念,吸收更多適合的教學方式豐富自己,多去城鎮學校學習,吸取經驗。由于物理在初三階段占的分數比例較少,一般的學校在安排課程時把大部分時間分配在語數外上,物理教學課時數少,針對這一情況,物理教學的課時數需要進行改革,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思考如何將知識整合在規定的課時數之內,并作好課程內容安排。(2)農村學校最大的問題是教學資源設備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除了可以申請資源之外,農村教師的來源也可以成為農村課程改革的切入口,農村支教成為現在社會的一種現象,鼓勵更多的高材生進入農村教學事業中,鼓勵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是農村完善教學資源的路徑。
總之,初三時期的物理教學本身具備重要的意義,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物理教學課程的改革是必須的。而想要實現課程改革,不僅要增加教學資源和實驗設備,更多的是要從教師的教育觀念出發,讓農村物理教學的發展跟上新課改的要求。只有農村物理教學課改成功,才能讓農村學生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仇玉芳.論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考試周刊,2014(1).
[2]張衛中.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及思考[J].讀與寫:教育考試周刊,2015(2).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