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桂蓮
摘 要: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課堂導入策略,只要做到目標明確、新穎有趣、靈活生動,相信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課堂導入效果。結合教學實踐,以歌曲導入、情境導入、故事導入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就初中語文課堂的導入技巧進行了一番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歌曲導入;情境導入;故事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門藝術,需要教育者細心鉆研、潛心研究,真正找出契合所教學生主觀學習特征的導入方法。如此,方能在一上課就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自然而然由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更好地過渡、轉移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筆者有著豐富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經驗,以下結合幾個實例對初中語文的課堂導入方法與技巧進行初步的歸納與總結。
一、經典音樂歌曲導入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課下大多喜歡哼唱一些音樂曲目,出于對這一點的考慮,筆者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會有意識地將與具體學習內容主題相關的經典音樂曲目適當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
如,在教學朱德同志的《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筆者沒有一上來就向學生講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而是率先為學生播放了一首歌頌母愛的經典流行歌曲——《母親》,在富含感染力的動人歌唱中,學生對于母親的情感體驗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誘發了其強烈的心理共鳴,使得他們內心不斷迸發出“母愛很偉大,要尊重、呵護自己的母親”等類似的主觀感受,在此基礎上,筆者趁勢點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以下朱德同志的《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看朱德同志筆下所描繪的母親是什么樣的一個形象……”如此,就將學生原本對于母親、母愛的強烈思想感情很好地轉移到課文的學習之中,確保其全身心地投入,取得了理想的課堂導入效果。
二、情境創設導入法
所謂創設情境,就是教師在教學具體內容之前,首先為學生精心創設一種與學習內容息息相關的具體情境,促使學生在該情境中實現對于所學知識點的初步感知與良好掌握。
教育實踐表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巧妙為學生創設情境,不失為優化課堂導入實際效果的一個突破口。對此,筆者有著非常深刻的教學體會。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時,筆者特意借助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學生依次播放了一組反映春天到來時的視頻短片:春風中鮮嫩的小草翩翩起舞;柳樹也抽出了嫩綠嫩綠的枝條,在和煦的春風中來回擺動;各色鳥兒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不間斷發出嘰嘰喳喳的悅耳叫聲;孩子們紛紛脫下了笨重的棉衣,換上了輕便的服裝,在璀璨的陽光下肆意地奔跑打鬧,發出一串串如同銀鈴般的笑聲……
隨著視頻的播放,學生的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很顯然,短片中關于春天的美好描述很好地吸引了他們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筆者又順勢點明:“大家想了解一下朱自清筆下所描繪的魅力春天嗎?想的話可要緊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了……”
如此這般,便順理成章地將學生原本的注意力由多媒體所描述的魅力春景中有效轉移到了朱自清的《春》這篇散文上來,其學習興趣濃厚,態度投入而認真,真正將課堂導入作用進行了充分發揮。
三、背景知識擴充導入法
故事曲折生動、意義深刻,深受初中階段學生的廣泛歡迎。從學生的這一主觀學習特點出發,筆者有時會在講解具體的語文知識內容之前首先為學生擴充一些與之相關的背景故事。此舉通常會很好地達到集中學生專注力、誘發其學習興趣的良好課堂導入效果。
如,在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篇課文的學習之前,筆者首先向學生講解了唐朝楊貴妃喜愛食用荔枝的小故事:楊貴妃深受唐明皇的寵愛,可謂是“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因為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明皇便要求士兵快馬加鞭以接力賽的形式將遠在千里之外的荔枝運送到她面前。所以每次站在高臺之上,看到遠方人馬煙塵漫天的情形,楊貴妃都會破顏一笑,因為這意味著馬上就可以吃到從嶺南運過來的新鮮荔枝了。唐代詩人杜牧還曾作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樣一來,不僅透過該故事極大擴充了學生的文化視野范圍,同時還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荔枝不耐儲藏的顯著特點,而這正好是課文中關于荔枝特征描述的其中一個方面,為幫助學生實現對于整篇課文的深入認識與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其實現對所學知識點更好掌握方面真正發揮了良好的課堂導入所應當發揮出的實際效果。
良好的課堂導入作為一堂課的開始,對整堂課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積極影響。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課堂導入策略,只要做到目標明確、新穎有趣、靈活生動,相信必定能收獲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胡躍.豐富課堂放開視野:論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J].閱讀與鑒賞,2011(12).
[2]王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方法探析[J].語數外學習,2013(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