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婷婷 龍蘇蘭
摘要:目的 探討護生參與社區志愿護理活動的效果。方法 按照江西省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隊要求成立學院志愿護理服務分隊,招募在校護理本科生80名,赴社區進行志愿護理服務。結果 志愿護理服務深受社區居民喜歡,總體滿意度為96.7%,多名志愿者獲“優秀志愿者稱號”。結論 志愿護理活動的開展提高了護生職業認同感,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護生的雙贏。
關鍵詞:護生;社區;志愿護理活動;實踐;體會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民健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醫療保證制度不健全、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人口老年化加速以及疾病譜改變等現實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近年來,為解決好民生問題,國家大力倡導了以社區衛生服務為中心的基層衛生服務模式。然而從運行情況來看,護理人力資源不足已成為制約此種服務模式普及的瓶頸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引導護生積極參與社區志愿護理實踐,既能緩解人力資源不足,又能拓展護生實踐渠道,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現將體會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護理系2013級加入了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隊的80名本科護生,完成為期1年的志愿護理服務活動。這些護生已完成了醫學基礎課程及護理學基礎課程的學習,但還未學習護理專業課程。
2 方法
2.1成立志愿護理服務隊 為發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提高我院護生對社區公益事業的認識,我院于2009年4月成立了南丁格爾服務隊,護理系主任任隊長,護理系6名專業教師任副隊長。服務隊成立4年多來,志愿者由200來人發展為1000多人。
2.2制定志愿服務隊規章 為規范服務隊的管理,科學的開展志愿護理服務,服務隊制定了《志愿者管理辦法和服務守則》,明確了志愿者的準入條件、服務隊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制度。
2.3培訓志愿服務隊成員 志愿者加入服務隊后,需經過統一的培訓才能到社區進行志愿服務。每位志愿者每年至少接受2次以上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涉及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康復、家庭護理等。
2.4開展志愿護理活動
2.4.1家庭護理 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家庭護理,因其既能滿足老年患者的護理需求,又能幫助子女解脫因護理老人和繁忙工作帶來的困惑,受到老人及其子女的青睞,成為促進和保持社區居民健康的有效途徑[1]。服務隊根據居委會提供的護理對象資料,每5人1組深入社區。首次均由居委會主任帶領隊員與護理對象見面,得到同意后,隊員定時、定戶為慢性病且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照護者指導、血壓監測、物理降溫、心理護理、營養指導、心理護理和健康咨詢服務等,同時建立健康檔案,隨時跟蹤問效。例如,對老年癡呆的患者,從家庭常見的家居問題如誤吸、誤服、跌倒、走失等方面對家庭照護者給予相應的護理指導。
2.4.2中醫養生保健護理 中醫提倡的未病養生,防病于先的理念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中醫傳統保健養生能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基于志愿者對中醫基礎知識和技能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服務隊依托社區成立中醫養生保健護理推廣站,普及中醫藥常識,特別是針對老年群體常見病、多發病、易發病,推廣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顯療效的中醫養生保健護理適宜技術,例如艾灸、拔火罐、推拿按摩等。同時,定期舉辦專家社區義診、健康教育、文體表演、健身鍛煉、知識競賽、科普游藝等活動,擴大中醫養生保健護理的影響力。
2.4.3專題健康教育 目前,我國明確診斷的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人,慢性病占我國人群死因構成的85%、疾病負擔的69%[2]。顯然,慢性病患者已成為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對象,而健康教育作為促進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對慢性病的康復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服務隊以慢性疾病為切入點,注重抓好健康教育的“四落實”。①落實地點,選擇大型社區的中心花園,便于積聚人氣,攜帶設備;②落實時間,選擇周六下午5:00~6:30時間段開展活動,此時間段外出休閑散步的人較多,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有,便于知識的普及;③落實人員,隊員每周利用半天的時間將印有慢性病案例的宣傳單,上門發放至居民家庭,對居民進行邀請;④落實內容,為確保知識宣傳的規范性和專業性,活動的講解者和示范者均為某三甲醫院保健科的一線醫護人員。
3 結果
志愿者1年里服務社區居民4500余人,建立長期走訪戶健康檔案100余份,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600份,為社區居民義務測量血壓5000余人次, 開展健康教育講課 200 余場。服務隊多名志愿者被評為江西省紅十字會評為“優秀志愿者”和“南昌市優秀志愿者”榮譽稱號并被授予優秀志愿者勛章。
4 體會
4.1志愿護理活動的開展提高了護生職業認同感 活動結束后,從職業意愿與期望、職業意志、職業價值、職業效能這四方面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表明:在職業意愿與期望方面,85%的護生希望自己能成為1名合格的護理人員: 在職業意志方面,78%的護生愿意終生從事護理工作;在職業價值方面,90%的護生認為護理工作是被人尊重的,在護理崗位上能實現自身價值;在職業效能方面:70%的護生覺得自己能成為1名優秀的護理人員。護生參與社區志愿護理活動的實踐表明:通過志愿護理服務這個載體,護生在社會實踐中重新認知了護理職業的社會價值,激發了熱情,堅定了決心,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同時,志愿護理服務對穩定了我院護生的專業思想,促進護生的職業社會化進程,引導和培養護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同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滿足社會對高質量護理服務的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4.2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護生的雙贏 服務隊開展志愿護理活動以來,受訪社區 80%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對疾病有了新的認識,85%以上的慢性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得到改善,90%的患者能夠很好的遵醫服藥,減少了患者就診次數,降低了醫療費用。這種深入社區的志愿護理活動,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患者及家屬滿意率越來越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療機構人力資源不足的矛盾。換而言之,志愿護理服務開創了志愿護理與社區服務有機結合的新路徑,它既滿足了社區居民的需求,彌補了醫院服務的盲點,又鍛煉了護生的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了醫院和護生雙方共贏。
參考文獻:
[1]王淑萍.老年患者的護理展望[J].中國現代實用醫學雜志,2004,3(12):77-78.
[2]孫小志.中國慢性病患者超 2.6 億人發病率上升呈現年輕化[EB/OL].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