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不僅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還要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除了要做到以讀為主線外,同時結合說話訓練、看圖訓練、畫的訓練、表演訓練、思維訓練等其他訓練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提高;閱讀能力
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所以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閱讀中有所感悟,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足以說明閱讀的作用,但是一味地強調多閱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形式的多樣化,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以讀為主線,同時結合其他訓練活動。
一、在閱讀中結合說話訓練
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在教學課文《烏鴉喝水》的第一句話時,我讓學生自由練讀后,指名一生讀,讀后,我說:“你讀得很認真,只是聽了你的朗讀,老師頭腦中沒有出現烏鴉‘到處找水喝的情景。大家想象一下,烏鴉‘到處找水喝,如果我們用望遠鏡看一下,你會看到什么?”學生的思維閘門一旦打開,就會涌現出許多奇特的想法,并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有的說,他看見烏鴉找了好多地方;有的說,他看見烏鴉一會飛到樹林里找,一會兒又飛到山上去找;有的說,烏鴉一邊找,還一邊說:“渴死我啦!哪兒有水呢?”有的說,烏鴉一邊找,一邊說:“水真難找哇!”這樣,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使他們由“局外人”變成“局內人”,這時再讓學生讀這句話時,學生讀得很投入,讀出了烏鴉非常焦急的心情。讀書、說話、情感陶冶的結合,讓孩子走進了情境,達到了與文本的對話。
二、在閱讀中結合看圖訓練
小學生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說說圖上畫的什么,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老樹爺爺》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認真看書中的插圖,再說說插圖中是一棵怎樣的老樹,學生觀察的非常仔細,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而且富有想象力,緊接著讓學生根據兒歌的形式:老樹老樹,你有多少歲?有多少孩子在你身上安過家?向老樹提問,這樣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同時又理解了課文內容。這種安排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也是大有好處的。
三、在閱讀中結合畫的訓練
這里講“畫”有兩層意思:一是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優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表現出來。如在教學《春天的手》時,我就讓學生自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在腦子里想象畫面,然后讓學生用彩色筆涂涂畫畫。我將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進行評比。學生畫了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藍天白云,還畫了各種動物,有的還畫了放風箏的小朋友。看著這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我真為學生的想象能力叫好。通過動手,學生把抽象的文字轉變成形象的畫面,有效地促進了閱讀能力的提高。在讀中結合畫的訓練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在閱讀中結合表演訓練
小學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如在教學《快樂的小公雞》一課時,我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讀后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快樂的小公雞》,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滿意,把小青蛙、小蜜蜂、老牛、爸爸的動作語言,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在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學生體會到了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快樂的含義。
五、在閱讀中結合思維訓練
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內容。讀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特別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路》一課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讀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想想原來的小路多美麗。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后來小路為什么變得大家都不喜歡了,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讓他們思考自己喜歡怎樣的小路,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該怎樣保護身邊的環境。這樣在閱讀中進行思維訓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討論關于小路的變化時,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各抒己見,思維能力得到了切實提高。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具體特點,創設豐富多彩的閱讀形式,培養學生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讓每個學生喜歡讀書,主動讀書,進而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