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會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認可。那么,如何在教學中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和諧高效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關鍵詞:培養;學習興趣;小組合作;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因此,作為這門藝術的導演——教師,就必須抓住從課外到課內,從課下到課堂的每個環節,周密考慮,扎實準備,確保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和諧高效。
一、培養興趣,三“心”為基
做一名快樂、成功、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而培養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勤奮好學勇于探索以發揮最大潛力,在掌握知識、方法的同時學會做人則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作為老師,首先要具備三心——愛心、耐心、責任心。
愛心:平時更多的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生活,給他們指導學習方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耐心:對學生所犯錯誤,盡可能采取寬容的態度,只要學生能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并改正就是好學生。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
責任心:精心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效率,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教學、對待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尊敬你,才會盡力學好數學這門功課。
二、精心設計,有“備”無患
在新課程下,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備課不再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簡單展示,它要求教師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于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在教學中我經常是這樣做的:
第一,備課標,把握尺度。我首先認真查閱課標,從而確定本節課的課標要求,并能針對不同問題靈活運用各種解決方法。
第二,備透教材,合理刪減。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深刻的剖析,弄清楚教材內容設計的意圖,把握重點,從而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
第三,分析學生備習題,知己知彼效果顯著。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勞動的過程,在吃透教材之后還必須了解受教育的對象。一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學習興趣、思想狀態以及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二要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研究,作出比較準確的預見,預見到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有哪些困難,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對于堂清檢測題可布置適量選做題,以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進,消得了”,使學有余力的學生“跳一跳,摘到桃”。
三、“五主五環”,和諧高效
“五環”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設疑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訓練——堂清檢測”形成的“五環”教學模式;而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自己則始終堅持“五主”原則,即教師要成為課堂的主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主持,互動的主體,探究的主力。教師要著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要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從被動的地位轉化為主動學習的地位,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具體講,教師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重視自學,培養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眾所周知,達爾文是自學成才的。他的父親是個醫生,希望他繼承祖業,先是把他送到大學學醫,可達爾文并不喜歡學醫。兩年后,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但達爾文仍然不喜歡。但在劍橋期間,他結識了當時著名的植物學家亨斯洛和著名地質學家席基威克。在二人的循循善誘下,達爾文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科學。1831年劍橋大學畢業后,達爾文自費參加了一次環繞世界的科學考察航行。航行結束后,達爾文結合考察筆記和研究心得,于1837年7月開始寫作《第一本筆記》,其內容就是后來《物種起源》一書的原始材料,轟動全世界。由此可見,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而讓學生自學則能夠使他們明白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或者與課本的意見不一致,從而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而其中的問題便是學習的動力或興趣。課堂上引導學生根據導學案中設計的自學提綱結合課本進行自學,并指導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對自學知識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有疑問的地方做好標記。教師則要同時進行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大體做到心中有數。
(二)重視營造探究、質疑、交流的氛圍,真正讓學生做“主”。長期以來,“師道尊嚴”的觀念不僅存在于教師心目中,雖然“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道理我們都懂,也知道要那樣做,雖然我們一直把學生尊稱為教學的主體,一再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眼里有老師,在老師的面前,他們敢作多少“主”呢?要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積極地進行探究活動,必須要有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里,學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也沒有對老師的依賴,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充分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情感,不怕出錯和失敗,真正實現心理表達的自由和開放,師生之間才能開展有效互動與交流。這就需要教師樹立新的師生觀,注意平時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尊重每一個學生,倡導學生“暢所欲言”;鼓勵學生“不怕犯錯誤”,理解學生的異想天開甚至是胡思亂想;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發自內心地欣賞和贊美學生的一切努力和進步……
(三)精講點撥,“主”導課堂。許多人一談起高效課堂,就是不要教師的講解。我是這樣認為的,教師只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到“按需講解”就行了。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精心準備的精講,要求達到“精確、精煉、精彩”,教師要該出手時就出手。針對學生最后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結合學案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講解。講授內容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講解問題要做到透徹到位,始終注意把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學習的品質和創新意識放在首要位置,切實做到“三講三不講”。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導作用,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用心與學生溝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真正打造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