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多兵
摘 要:人類社會在向現代化邁進的進程中,在政治上的現代化則主要表現在民主化和法制化,要培養現代社會中的合格公民,對學生進行法制化教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是當下我們進一步加強依法治國的需要,也是當下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應當充分挖掘歷史學科的法制因素,對學生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進行法制教育滲透,使法制教育滲透到每個學生心中。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法制教育;滲透
對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很有必要,通過學習法律,能增強自己的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學好了法律才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知道學生享有法律賦予的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人身自由受保護權,受教育權,繼承權等權利,但卻不知道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做一個具有法律素養的現代人。學習法律知識的途徑是很多的,下面就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進行法制教育談談我的看法。
一、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有效滲透法制教育
(一)合理挖掘歷史教材上的法制內容。高中歷史教材上的知識點可以聯系到法制的內容很多,只要教師細心研究,就不難發現。例如,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全體會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1982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教學土地改革運動時,可指導學生學習1999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因此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依據歷史課程的特點,對學生因勢利導,就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掌握法制內容,使歷史教學與法制教育相互統一,相互融合。
(二)合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培養法制觀念?!胺ㄖ圃从谏?,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滲透法制教育的過程中,還應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出發,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法制氛圍,來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例如,教學民主法治建設的曲折發展一課時,可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向學生提問:“文化大革命期間,法制受到了怎樣的踐踏?”使學生認識到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的民主法制已經被破壞殆盡,導致社會各個方面的混亂。再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在新時期我國的法制建設會取得巨大的成就呢?”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可以找到原因:“文革結束后,黨和人民深刻認識到,要避免社會動亂,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蓖ㄟ^以上兩個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使學生明白,只有法制健全,社會才能穩定,國家才能發展。由此聯系到在學習生活中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才能有一個良性的發展。
(三)合理開展歷史活動增強法治意識?;趯W生心理和生理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教材上的知識點,組織形式多樣的歷史活動,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例如,教學抗日戰爭一課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影片《東京審判》,影片記錄了二戰后,包括中國在內的反法西斯戰勝國一方,針對日本法西斯在東亞尤其是中國的慘絕人寰的滔天罪行進行的正義審判。觀看后,教師強調影片當中的律師梅汝璈是如何捍衛國家權利的,“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笔箤W生意識到,維護國家利益要采取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采取極端的報復行為。愛國也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增強法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二、滲透法制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不要生搬硬套。有些教師為了完成滲透法制教育的任務,把一些教材上體現不出的法制內容也強加給學生,違反了歷史教材和法制教育緊密結合的原則,最終出現了“兩張皮式”、“穿靴戴帽”的情況,使法制教育在歷史教學中支離破碎,牽強附會。教師應依據教材上的法制內容,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領,使歷史教學與法制教育密合交融、渾然一體。
(二)不要脫離現實生活。有些教師在滲透法制教育的時候,把一些枯燥乏味,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法律條文列舉出來,讓學生逐條背誦,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較好的掌握法律知識。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大錯特錯的,教師應該聯系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活生生的事件,結合講解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學生感受到法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法,從而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識。
(三)不要半途而廢。法制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江澤民同志強調,“在青少年中加強法制教育,是實施依法治國的帶有長遠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有些教師在學校大力宣傳法制教育時,就注意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一旦過了這個階段,教師就淡薄了滲透法制教育的意識。教師應持之以恒的滲透法制教學,長期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
總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要求。只要教師努力鉆研教材,領悟法律要旨,精心設計,合理穿插,把握時機,適時適度地加以滲透,并持之以恒,就能夠使他們認識到法制的重要性,掌握法制內容,增強法治意識,最終成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民族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