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蓮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興趣;素材;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048—01
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比較頭疼的內容。很多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害怕寫作文,甚至害怕上作文課,這嚴重影響著小學作文教學效果。那么,怎樣能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寫作產生了興趣,才能讓學生更加投入,真正喜歡習作。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轉變學生的態度,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首先,在教學的形式上要做出改變,傳統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給學生一個話題,然后讓學生自由發揮,話題的主要方向、內容可隨意拓展,沒有做出詳細的介紹,這使得學生感到迷茫,面對一個包含面十分廣泛的話題,學生很容易出現“走題”的現象。另外,教師對于作文的反饋也應該改進,要及時對學生所寫的東西進行批改和反饋,這樣才能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如果間隔的時間太長,學生對于作文的想法以及寫作思路等都會淡忘,不能起到最佳效果。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還應該采取新穎的作文教學形式,在平時的訓練當中,用更加自由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寫作,使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記錄自己最熟知的生活現象和事物。當然,著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觀察分析周圍的事物,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也很重要。
二、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解決“沒話說,沒思路”的最佳方法就是進行素材的積累。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無法搭建起高樓大廈,寫作同樣如此。有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根據話題的變化及時搜索和尋找合適的內容,應用到寫作中。學生之所以會覺得寫作比較困難,大多數也是由于寫作素材積累得不到位,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時常感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說,加強寫作素材的積累對學生來說非常必要,這也是促進寫作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方式。閱讀是獲取信息和資源的有效途徑,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閱讀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一般來說,學生的閱讀范圍都局限在教材中,所以掌握的素材非常有限,可用度不是很高,寫作內容往往不夠新穎,還會出現與教材內容重復的現象。對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從課外讀物當中積累一些有用的寫作素材。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閱讀資源,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專門閱讀,體會這些文章當中的表達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積累學習,將一些優美的詞句或是特殊的表達手法等積累在筆記本上,等到寫作時則可仿照這樣的形式來運用,為作文增色添彩。另外,實際生活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小學作文提倡的是“以我手寫我心”,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對此,可以將實際生活發生的或是看到的人或事應用到寫作當中,表達真實的情感,提高作文的可讀性。
三、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
小學生的作文要符合他們的年齡層次,不能按照成年人的寫作標準來要求學生,充滿童趣、天真的寫作風格才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一些教師常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待小學生的作文,所以在批改時常常覺得這些學生的作文一無是處,進行隨意修改。其實,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感覺非常郁悶,有種自己的寫作成果沒有得到重視的感覺,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寫作自信心。進行寫作指導的方式可以分為很多種,教師要采取鼓勵式的指導方式。比如,當學生的作文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出修改意見,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寫作初衷,如果出現異議,那么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討論交流,最終確定修改的方向。以平等自由的方式進行寫作指導,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另外,教師要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