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煒強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113—01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們積累基本的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原理和方法,形成數學邏輯性的推理與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善于發現數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
學習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進步是和錯誤與矛盾分不開的,關鍵是我們要善于發現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洞察錯誤的能力。在學生遇到錯誤的困惑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錯誤的根源。比如,是因為馬虎,還是概念記得不熟悉,或者沒有理解題意,再或者沒有掌握定理、公式。如果問題出現在公式、概念上,那么記熟公式、背熟概念,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是因為馬虎、粗心大意,那么,一定要在書寫時認真,逐步解析,不能急于求答。學生如果能長期堅持這樣去發現自己產生錯誤的原因,不但會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因為能發現錯誤,而喜歡在錯誤中尋找原因,從而愛上數學這門課。
二、善于在生活中發現數學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它無處不在。學生如果能做一個有心人,在自己熟悉、有趣的生活現象中發現數學知識,并利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它真正地服務于生活,就會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綜合進行教學,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平臺。
比如,為了讓教學生活化,筆者結合實際生活,出了這樣一道題目:校慶50周年,為了裝扮校園,總務處的教師特意去購買了一批盆花,準備布置教室。如果每個教室擺6盆花,只能擺18個教室。假如你是總務處的教師,你會如何安排呢?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討論,最后一致決定,應考慮以下幾方面:1.總務處一共購買了多少盆花?2.每個教室盆花的數量應該一樣多。3.學校一共有幾個教室?4.每個教室盆花的顏色、種類搭配等問題。實踐證明,這一練習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善于在動手動腦中學習數學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人身兩個寶,雙手和大腦。”學生在擺拼、觸摸、抓握的過程中,能認識客觀事物,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有條理的語言內化,可以達到發展思維的目的。加強操作教學是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它的提出與實踐源于我國數學教育界對杜威的 “活動中心論”的創造性借鑒。杜威認為,通過活動才能產生經驗,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讓兒童在現實生活中直接接觸各種事物,這樣可以獲得更深刻的印象,從而取得有用的經驗,即“從做中學”。實踐證明,該理念的提出,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數學與客觀事物的結合過程,以及數學與其他事物結合的妙處,讓學生的手與腦變得更加和諧,從而形成更加緊密的數學邏輯。
比如,在一堂數學課上,筆者讓學生搭建三角形,要求學生拿出小棒,讓他們試一試搭建三角形,并看一看搭建1個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搭建2個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搭建3個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搭建100個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搭建n個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通過實踐、觀察、比較,學生發現搭建n個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那么搭建100個三角形就需要201根。這堂課是學生手動操作的實踐課,他們印象非常深刻,同時也體會到了數學的神奇與美妙。
綜上所述,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不但需要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去發現數學,而且還需要教師多方位、多角度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同時還要去關注學生學習的態度與興趣。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