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力障礙學生由于身體的殘疾,使他們的語言發展遲緩,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學校教育中,口語交際課程成為語文學科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一課程的實施,改善學生的溝通和交往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智障兒童;口語交際課程;實踐
培智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使智力殘疾學生具有初步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具有初步的社會公德意識和法制觀念;具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和適應生活、社會以及自我服務的技能;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公民。
智力障礙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自食其力,回歸社會主流是培智學校教育的核心。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根據智力障礙學生智力程度的不同,設置了不同的科目。在語文學科方面注重學生的生活實踐,將課程設為生活語文,著眼于學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為核心組織課程內容,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緊密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針對智力殘疾學生的語言特點,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把傳授知識與補償缺陷有機結合,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會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為其自理生活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智力障礙學生由于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在其語言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利因素的影響,語言能力明顯低于正常同齡兒童。由于受語言發展水平的制約,他們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較大的阻礙,社會交往能力明顯落后于正常同齡兒童。而交往的主要途徑就是口語交際,所謂的口語交際,就是交際雙方(交際對象)為了特定的目的(交際目的),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和適當的表達方式(交際手段)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種言語活動。新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能力。”智力障礙學生生活在現代社會里,就要與人溝通、交流,如去菜市場買菜,上醫院看病等。所以,他們同樣要具備口語交際的能力。如果一個人缺少社會交往能力,他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口語交際這部分的學習十分重要,關系到智力障礙學生未來生活的質量問題
一、智力障礙學生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及表現
(1)在實際口語交際表達中,常出現發音不清、用詞不當、語流不暢、語句重復顛倒、語意缺失、條理不清晰等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他們以及時的指導,指出錯誤,并進行示范表達。
(2)智力障礙學生有的本身就比較沉默、不喜歡與人交際、溝通;有的平時很多話說,但在課堂上或在相對正式的場合卻話語不多,不敢說或怕說錯。
(3)智力障礙學生的交際范圍比較有限,面對的交際對象通常是同學、老師、家庭成員、親戚等。生活的社會空間狹小,智力障礙學生一般只限于與家里人交往,而家里人常因忙于工作,所以與孩子的交流時間、交流質量得不到保證。
二、口語交際課程的實
1.開設口語交際課
針對培智學生口語交際現狀,學校予以課程保障。在生活語文課中增設口語交際課,每周一節,在訓練中指導培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
2.加大言語矯治的力度
除了孩子身邊的環境以及自身的心理因素,有的孩子口語交際能力弱,更是由于其發音器官有缺陷這個基礎性環節薄弱所造成,進而也就影響了發音的準確性,更是給口語交際的成敗帶來了重要的影響。如舌肌寬厚,舌短小、舌肌僵硬,聲帶損壞,下頜控制能力差等會造成構音困難,難以發出準確的語音。為此,對于此類智力障礙學生,我們采取的策略是:想盡辦法補償其缺陷,平時加強這些運動器官的活動量。對于低年級的孩子,每天進行發音器官訓練操。
3.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樂于說
選擇好適應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還應該盡可能給每一個交流話題,創設與實際生活相似的交際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形成學習期待,在趣味化的教學活動中進入情境交際活動。根據每月課程的主題確定口語交際的內容,讓教師和學生有所依據,如5月的教學主題是美麗的大自然,就會設計相應的口語交際話題,帶學生到公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在班級建立口語角,每日一句,創設學生喜歡的人物和情景。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口語交際應該在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才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喜歡他們,對于學生的發言要及時給予肯定,對于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允許他們出現錯誤,理解他們的不足,同時讓他們知道,只要努力聽從老師的教導,就會得到較好的改善。特別是發音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面帶微笑,盡量采取表揚或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敢于表達。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師生間的民主,要時時讓學生體會到來自老師的關心、愛護、信任、幫助、鼓勵和贊賞,在這種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自覺參與課堂活動。
5.做好示范指導,讓學生學會交
口語交際是信息交流與人文關懷的統一體,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聽說及交際技巧,還要求具有待人處事、舉止談吐、傳情達意等方面的能力與素質。也就是說口語交際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亂說,要達到規范交際的目的。教師還必須注意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品質,要提高自身的文明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重視發揮自身口語表達的示范作用口語交際時要做到:耐心傾聽,傾聽他人說話時要注視對方,聽懂要點;在與他人交流時要注意態度自然大方,做到有禮貌,文明交流,盡量把話講完整,注意講話的語調、重音,等等。培養良好的交際品質。
6.加強家校的聯系
智力障礙學生普遍記憶力差,接受能力弱,光靠學校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在平日的家庭作業中,每天布置一定量的“親子閱讀”;每周布置組織一次“社區活動”;每月布置組織一次“親子游”活動。如帶孩子一起去買菜、逛街、做客、或在家招呼客人等。活動后教師、家長都及時寫好活動開展情況的相關總結和建議,如此給孩子創設的較多的與人交流的機會,為孩子今后融入主流社會打下了基礎。
7.增加社會實踐活動
語言的使用最后的終結要在社會生活中實踐,我們定期到社區醫院、郵局、麥德士、超市、銀行等場所,讓學生在一定的場合與正常人交流,增強口語交際的社會性和實用性。
口語交際課程的開設為智力障礙學生的心智發展注入了活力,學生在交流中學找到快樂、自信,同時得到了社會的接納,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僅靠一門學科和一門課程的開設是不夠的,智力障礙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是所有學科教學和生活當中都應當有所體現,社會和家庭也是實踐口語交際的重要場地,對于那些重度的表達能力更差的學生還要增加肢體語言、眼神、圖文的介入,從而使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倪文錦,歐陽汝穎主編.語文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美)約翰·杜威(JohnDewey)著,姜文閔譯.經驗與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美)懷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著,劉放桐譯.思維方式[M].商務印書館,2004
[4]王志凱,王榮生編著.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制[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5]鄭蕓霞.貴州農村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對策與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6]周雅婷.中學口語交際教學與設計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李雪梅,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遼寧省,現供職單位全稱:黑龍江省雞西市特殊教育學校,職稱:中學高級教師,學位: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特殊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