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紅
摘 要:本文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控車床一體化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形式和實戰經驗總結為主要論題,從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理論認知、具體應用、運用反思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對豐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建設,尤其是數控車一體化教學方面,提供了鮮活案例。這對于任務驅動教學法初步應用者來說,也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數控車 一體化教學 互聯網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很好的課程架構方案,尤其對于職業教育教學可以說是對癥下藥、藥到病除,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然而在具體操作中,在不同的專業課程實踐中,其應用還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筆者從事數控車一體化教學實踐多年,在此擇取部分實例和經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任務教學法的推廣、應用有所助益。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理論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的教學理念;把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有的經驗,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結合上述理論認知,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找到適合數控車專業課程特點的一些做法,并逐漸趨于完善。
二、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案例
1.創設情境
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下面就以一次典型數控車操作課為例,說明筆者的具體做法。首先,筆者采用情景模擬法下達生產任務——學校近期承接了一批外協生產件,加工滾槽定位塊,根據系部安排本班需要在8課時內完成60件,這個過程會下發任務單、零件圖樣及實物模型。這樣可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習更加貼近職業實戰,更加直觀和形象。
2.確定任務
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任務)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滾槽定位塊的加工需要加工寬槽,就會用到寬槽切削指令,那么切徑向寬槽是用G01還是G75還是利用M98調用子程序?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現實問題。緊接著后續一系列問題也會產生:那么這些指令具體應該怎樣用?是通過教科書查資料,還是通過網絡?是否還有更直觀的應用視頻?同組成員應該如何分頭行動?
3.自主學習與協作完成任務
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學生根據教師引導,協作完成任務并模擬工廠質檢控制過程。
加工寬槽選用編程指令部分:對于切槽指令有G01、G74、G75、M98等,這些指令分別適合加工什么樣的槽呢?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讓學生通過網絡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記錄,之后引導學生結合工藝分析展開討論,選出適合加工滾槽定位塊所用的槽加工指令。這種教學方式注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倡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方案實施環節,筆者讓學生全程按照6S管理的要求,采用角色扮演法,各組下設操作員、質檢員、安檢員,成員各負其責,通力合作。
(1)切槽刀的安裝與對刀操作在窄槽加工時已經學習過,在這里筆者采取競賽的方式讓每組的操作員將刃磨好的刀具安裝在刀架上并進行對刀操作,由質檢員填寫切槽刀的安裝與對刀操作考核表。
(2)程序輸入由操作員負責,將仿真已經驗證過的程序輸入到機床中。質檢員協助檢查程序錄入的正確性,安檢員檢查工卡量具的擺放。
(3)零件的車削與測量部分,要求各位操作員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接著讓安檢員交叉進行檢查各組成員的站位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質檢員負責精加工策略的提醒。整個實訓過程筆者進行每組巡視,對量具使用不規范的小組進行測量示范并強調注意事項。采用這種形式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工廠工作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并有效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檢查控制環節,為了提高學生的質量控制意識,筆者會在測量環節安排初檢、過程檢、終檢三個環節,并尤其強調首件必檢的重要性。這樣可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工廠產品檢測的嚴密性,增強了學生的質量控制意識。針對車削過程出現的問題,筆者讓質檢員進行匯總并展開小組討論,之后引出槽加工質量問題并跟大家一起進行質量分析,然后讓學生根據質量分析表,對出現的問題做出及時的調整。每一次角色輪換都要按此方式進行,直到小組全部完成,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
(5)在任務評價環節,筆者讓每組派代表分享該組在此次生產任務中的體驗,讓各小組參照質量分析表進行自評和小組互評,之后通過讓各組計算合格率,檢查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并進行評價總結,最后完成本堂課的知識測驗。通過這一系列的評價模式,可有效地反饋學生在本堂課中的學習情況。
三、任務驅動教學過程反思
一是整個學習過程模擬工廠工作模式,通過任務設置、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手段,增強了學生的崗位職責意識,為將來走上專業之路奠定良好基礎。再通過初檢、過程檢、終檢三個任務環節,喚醒學生的質量控制意識。
二是任務驅動教學時,任務問題的設置要注重啟發性和巧妙性,而不能是過于單純直白。比如在數控車一體化教學的一節示范課上,其中一個知識目標是能運用G75指令編寫寬槽的粗加工程序。教師依此提出了四個問題:G75的含義是什么?G75的格式是怎樣的?G75是如何編寫寬槽程序的?G75編寫寬槽程序的注意事項?并作為給學生提出的四個“任務”,而后用大半節課的時間要求學生從書籍中,分別找出G75的含義、格式、G75編程舉例及G75編寫寬槽程序的注意事項來完成任務。筆者認為這種對任務設置的理解過于膚淺,上述提出的問題不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來“建構”知識框架,而只需要打開書本就可輕易地獲取正確答案,它根本算不得是任務,其不構成任務驅動的前提,自然也算不上“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而且這種照搬課本的課是調動不起技校學生的積極性的。
三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獎懲制度。探究性學習方式使課堂變得活躍,這也容易導致生源質量較差的學生渾水摸魚,相互干擾。對此還要采取措施,通過完善獎懲制度來改進課堂效果,最好能使學生都參與進來,并且相互之間形成監督,運用得當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課堂氣氛。
總之,任務驅動法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尤其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學生將能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獲取在線幫助。這種教學方式全面應用到技能一體化教學中是未來教育教學發展的趨勢所在,必將完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把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驅動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學習者將學習當成一種參與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作者單位:煙臺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