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2016年本文作者體育教學“說課”系列專題
1.談“說課中的不良現象” 2.談“說課者的若干困惑” 3.談“說課應遵循的原則”
4.談“說課應把握的技巧” 5.談“說課前的充分準備” 6.談“說課中內容的取舍”
7.談“說課中時間的分配” 8.談“說課中示范的處理” 9.談“說課與模擬課區分”
10.談“說課成功的關鍵點” 11.談“說課能力提升策略” 12.談“說課比賽評優方法”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說課過程中因準備不充分導致的若干現象,研究在說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的具體內容,提出說
課前充分準備應把握的關鍵點,旨在為后續研究提供基礎數據,為說課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說課;準備;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說課文稿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6-0049-03
說課作為體育學科教研或檢驗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形式,幾乎每個參與說課的老師都會在說課前做準備,只是有的準備比較充分,說課效果較好,而有的準備不足,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實際上,說課準備的充分與否,不僅與態度、能力息息相關,還與是否掌握的準備技巧有關。
一、準備不足導致的若干說課現象
說課準備不充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現象出現,諸如說課中一直盯著說課稿,出現遺忘、內容順序前后顛倒等。
1.盯稿現象
說課中一直盯著或間斷性地注視文字稿件較多見,這種情況與前期準備時對說課內容不熟悉有關,也與個人心理素質有關。比較嚴重的是自始至終目光都不離開說課稿,如同在一直念稿子,這一現象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在說課,而是在“讀課”。假如說課的時候變成了“讀課”,說課者的能力就難以體現,更談不上有什么技巧。如果是說課比賽,可想而知,就難以取得理想的名次;假如是應聘新任教師考試,說課成績也很難如愿;假如是職稱評審中有說課項目,有可能會因為盯稿達不到理想效果而錯失良機。因此,說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地減少甚至消除盯稿現象。
2.遺漏現象
在說課活動過程中,有時會聽到有的說課者遺漏部分說課內容、有的是整個要素的內容、有的是某要素中的部分內容,即未能將事先準備的說課內容表達完整。這種現象也說明對說課的準備不夠充分,表現在對說課文稿不夠熟悉,或者是在準備過程中只是死記硬背,說課現場由于環境特殊,在緊張狀態時出現遺漏。為此,說課文稿內容的熟悉工作,最好不要簡單地采取背誦的方式,而是要理清思路,全面掌握每個要素要表達的含義,在說課的時候是在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去說,而不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表達,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遺漏。
5.中斷現象
說課過程中出現中斷是說課內容忘記的具體表現,有的是暫時中斷,等想起來時還能夠繼續說下去;有的是完全中斷,即出現終止比賽情況。這不僅是十分遺憾的,而且,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假如重頭再來,往往會給評委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在第二次開始比賽的時候評分會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如有些地方重說時會從9分打起(總分10分制),有的地方根本不給予再次重說的機會。中斷現象,也與說課前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有著直接的關系。賽前背誦文稿和賽中出現緊張都是說課中斷的主要原因。對于出現這種現象的說課者,假如能夠有一個說課稿或說課內容框架隨身攜帶,就可以避免中斷(或終止)現象發生。
4.無序現象
無序,是說課內容的呈現出現順序混亂,甚至前后顛倒現象。有要素的前后顛倒,也有要素內部具體內容呈現先后與準備不一。例如,說課前準備把重難點放在教材分析中表達,可是,該內容在教材分析時并沒有將其表述出來,而是在后面說到基本部分時想起重難點的內容,并將其補充說到該部分。另外,在同一個要素中,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的順序發生改變現象也時有發生。例如,有些組織說課活動者提出了明確要求,按照一定的順序先后呈現,可是,在說課過程中卻并非如此,呈現出了具有個性化的說課順序,有的甚至添加了未規定要素,或減少了規定要素。這樣的說課對于沒有嚴格要素規定的說課活動而言,可以自主創新呈現方式,但是,如果有明確要求,不按要求說可能就會吃虧。這種現象的發生,一方面有可能是對說課要求了解不細致,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中途出現遺忘導致的結果。
5.超時現象
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說課活動事先都有時間規定,按10分鐘規定說課的較多,當然,也有稍長的如15分鐘說課,再加上5分鐘答疑。可是,無論規定時間長短,都有在說課活動中出現超時現象。有的比賽,時間已到就終止比賽,無論說課者將說課內容表達到何處,都不允許再繼續說下去。有的說課活動看所說內容接近尾聲,就略有延遲后自行結束。無論是哪種情況,對于說課者而言,出現超時,不僅會發生緊張,還有可能草草收場不同程度地影響效果。超時現象的發生,一方面可能是在準備階段未能計時熟悉說課內容,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在說課過程中放慢了速度或任意增加了說課的表達內容等。
二、說課前做充分準備的內容維度
說課前要從哪些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呢?必要的準備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即教材、學情、文稿、幻燈、精力等。
1.吃透教材
平日上課前的備課工作需要我們先吃透教材,說課活動也應如此,因為參與說課之前,只有全面把握了教材,才能對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利于選準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課的設計才顯得更為有效。那么,說課前該如何吃透教材呢?一是從內容上把握教材的特點。說課教材具有什么特點,是有趣味性的,還是較為枯燥乏味的;是有一定難度的,還是較為容易的;是較為常見的,還是不常見的;是學生比較喜愛的,還是不容易激發興趣,缺乏學習熱情的等。二是從價值上把握教材所能發揮的作用。要能夠充分挖掘教材的價值,在撰寫說課文稿的時候,盡可能地將其價值做充分的分析,是側重于基本運動能力提升,還是專項運動能力的提高。三是從對象上把握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教材和已有基礎的教材撰寫說課文稿的時候,在教材分析部分要有所闡述。四是對教材的使用上要把握好度。包括用什么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情況下算是教會了。說課時說到學生掌握程度,既不可脫離實際,說出“一教就會”的效果,也不能不結合學情任意確定。
2.熟悉學情
對學情的把握程度,是能否達到理想說課的關鍵。熟悉學情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學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如學生學段、年級、人數、性別、興趣愛好、認知特點、體能狀況、技能基礎,特殊學生等。二是把握說課教材學生學習時可能遇到的困難。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學生完成的難易度、學習的進度等。三是了解學生對學習方法掌握情況,是否已經掌握了準確的學法,即會不會學,會不會聽、看、練等。例如,觀察的方法是否明確,當老師做示范的時候是否知道觀察什么,如何觀察。了解學生的學法掌握程度,有利于說課教師結合情況設計完整的示范方法。對于尚未掌握學習方法的學生,教師在施教的時候,幾乎在每一個教學行為呈現環節,如講解、示范等,都要較為明確地提出明確的示范要求。只有這樣,說課過程中對基本部分講解、示范等呈現方式才能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因為,畢竟說課比賽或評聘測試,既要比測課的設計水平尤其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把握,還要衡量說的能力。對學情的全方位把握,熟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進說課水平的顯現。當然,或許有人會這么認為,說課是沒有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形式,對學情的了解是否可以不那么重視。筆者在這方面的不同看法是,我們要說的是課,而不只是教材,所說之課如果忽略了學生,課的設計就很難衡量其是否有效,尤其是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組織教法各個要素的表述中,都要依據學情進行分析、設置目標、設置重難點、選擇教法等。離開了學情,幾乎所有說課要素的呈現都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熟悉學情并分析其特點,是上課、說課,甚至模擬上課等多種課堂呈現形式在準備階段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環節。
5.精寫文稿
說課前要準備的材料中,說課文稿是每一個說課者都要認真對待的文本材料。精寫說課文稿,關鍵在“精”字上,至于“精”到何種程度,從哪些方面體現精寫,這是在準備階段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精”的體現,一方面要確保要素精準。說哪些要素,假如是說課比賽,組織者對要素有明確的規定,說課者在準備階段,要充分考慮各要素,甚至要嚴格按照所規定的要素名稱及順序撰寫說課文稿。假如是招聘教師或職稱評定,組織單位或許未能對要素提出明確要求,這就需要說課者在準備說課文稿的時候合理而準確地取合說課要素,其取合的原則應把握“精準”,哪些是必須要有的,如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等,哪些是可以有的,如教學效果預計、安全防范措施等。另一方面要做到內容精準。每一個已確定要素下的具體內容如何表述,要能夠圍繞要素展開說明,例如,教學流程,最好是呈現基本部分主教材教學的方法步驟,尤其是學生是如何一步一步學練的,采取了哪些練習手段,提出了哪些明確要求等。有必要時還可以將設計意圖稍作闡釋。除了對要素與內容的把握,還要注意文稿的表達要盡量做到語句通暢、字詞正確,那些錯別字連篇、語病百出的文稿是要最大限度避免的。當然,除了撰寫要提交的文本材料,有的說課者還為自己準備一份精簡壓縮的說課稿,或者是以大綱的形式,或者是完整內容稿形式,準備這樣的稿件,有利于說課現場出現緊張狀態忘記時參考。如果組織者不允許攜帶說課稿,準備一份事先熟悉也十分必要。
4.巧制幻燈
在說課活動中,有的組織者要求說課者制作一份PPT,有的是可自主選擇確定是否制作,還有的只是通過語言表達即可。不同的要求,說課者要能夠靈活應對,對于可以或一定要做PPT的說課活動,說課者對PPT幻燈的制作就要引起重視,盡可能地制作出為說課結果增效的幻燈。幻燈的制作,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幾乎每一個老師都能夠完成,但并非每一個老師都能做出精美并帶有技巧性的幻燈演示稿。有的PPT幾乎都是靜態的文字版;有的略帶有表格或圖片,但依然是靜態呈現;有的靜態制作圖文版,只是在播放時設置了動態演示。制作精巧的動靜結合、聲情并茂的PPT幻燈,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說課的效果。如有的幻燈中除了用大量的圖片演示學生學習的過程,還能配上教師示范的視頻或學生練習的視頻等,更形象地表現出了說課教師想表達的內容。總之,巧制幻燈也是說課前重要的準備工作內容。那么,幻燈制作該如何體現其“巧”呢?需要把握幾個小原則,如“圖文并茂”原則,沒有圖示的僅僅用大量文字堆砌的PPT效果較為一般。但選取什么樣的圖和文呢?文字盡可能是綱要式的,或在條目下面用高度概括的字或詞提示即可;圖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繪制結構圖或卡通圖,但每張幻燈上放置的圖片無須太多,太多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片看著吃力,影響視覺效果。又如“量少精制”原則,往往一些說課活動,給予說課者的完整說課時間十分有限,在大約10分鐘的時間內發揮PPT的輔助作用,其制作的量不能太大,有的一場說課下來,演示了大約二三十張PPT,演示的信息量過大,甚至把所有要說的文字都顯示到一張張幻燈片上,勢必會影響說的效果。基于此,10分鐘的說課大約10張以內的精美幻燈片制作或許就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畢竟還是主要靠說完成說課這一特殊活動。
5.保障精力
說課的時候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精力是保障,離開了這一保障,有可能在說課過程中難以發揮應有的水平,甚至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如本來記的滾瓜爛熟的內容,一時間想不起來了,甚至因大腦暫時“短路”無法將說課進行下去。為此,確保充沛的精力十分關鍵。這就要求說課者除了在說課的前一晚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注意飲食,不能因不當飲食而影響到健康,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方能有良好的說課保障。說課準備工作中,也有一些人習慣于I臨時抱佛腳,臨陣磨槍的做法盡管也能發揮點作用,但是,這樣很容易引起在說課前一天晚上挑燈夜戰,甚至延續到凌晨一兩點鐘,文稿或PPT幻燈是準備完備了,可是精力卻幾乎耗費殆盡,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想在說課過程中保持好的精力,說課準備越早越好,臨說課前一兩天的準備,只是再次熟悉一下已準備好的材料,最要不要把大部分的準備工作都集中在最后兩天完成。
除此之外,心理調節也十分重要。準備充分,充滿自信,說課就會減少緊張情緒。一旦說課前心率加快,可采取掐按手腕內側“內關穴”的方式,勝似打一針“強心劑”,可以暫時起到穩定過快的心率的作用。也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調節等。
三、做好充分的說課準備應把握的幾個關鍵點
說課前需要從“全”“細”“新”等方面系統把握準備工作,以便于使說課達到理想效果。
1.“全”:基本保證全面深入
全面把握好各項準備工作并考慮周全,有時會因為某個環節未顧及而影響說課效果。“全”這一關鍵點體現在:一是說課準備的全過程高度重視,包括從閱讀說課通知開始,就需要認真把握好說課的各項明確要求,該參考的材料要及早收集齊全,該做的準備做到位,甚至說課當日的服裝也要提前準備,省得說課出發前手忙腳亂,對說課造成不必要的緊張。高度重視各項準備工作,能夠輕松應對說課活動。二是注重“課”與“說”準備的全面性,因為,評說課的時候,主要針對課的設計和語言表達兩個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不僅要全面把握課的設計準備情況,還要做如何更好地“說”的準備。說的技巧的把握十分關鍵,包括語速、語音,以及各要素過渡性語言等,都要在說課前考慮周全,這樣的準備可以盡可能做到說課時間的合理控制。
2.“細”:著重把握細小環節
常言說,細節決定成敗,說課準備工作要求把握好細小環節,其主要原因在于,有時因準備工作不夠認真細致,有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說課結果。假如閱讀說課比賽通知不細致,有可能把要素名稱記錯,說課的時候就會在具體要素名稱和內容上出現偏差。例如,有次說課比賽,說課通知上寫的是“教學背景材料分析”(應該是包含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結果某說課者僅僅在要素上對“教材分析”進行了闡述,卻忽略了學情分析。有的說課者忽略了按規定時問演練,而只是把PPT和說課稿反復地熟悉了一下,結果在說課的時候就很難準確把握時間。多數情況有超時現象,個別也有提前結束的情況。
5.“新”:盡量體現創新思路
就體育學科說課而言,要想在說課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或理想名次,體現出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尤為重要。一是教學手段新穎,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北京五一小學郭蕊老師在說課的時候,突然在幻燈上展現出幾張采用墊子卷合作練習仰臥推起成橋的圖片。當時,大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將墊子卷穿入繩子用于自制器械輔助練習,讓尚未掌握推起成橋動作的學生能夠同樣體驗到成橋時的身體感覺,這種創新值得借鑒。二是幻燈制作的新穎性也能為說課比賽帶來一些積極影響。除了我們前面談到的圖文并茂、動靜結合,還可以在幻燈模板的選擇上,以及幻燈文字圖標的色彩上,或是平面與立體的交替上考慮創新設計。三是說課內容呈現方式的創新也會有不同尋常的效果。例如,在準備階段,充分考慮多要素整合,如將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場地器材等都可以整合并按照一定的邏輯綜合表達。也可以將說課內容用隱形的三個要素“如何設計的”“如何上的”“上出什么效果”等先后表達要說的內容。
四、結束語
為說課做準備,不僅要在認識上提高重視程度,而且,在方法上也要把握技巧。充分準備,盡可能地避免說課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良現象。準備越全面、扎實、細致,越有利于成功說課,如果又能體現創新,可謂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