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
【摘要】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存在著很不均衡的現象,東部的經濟比較發達,同時職業教育水平也相對較高,相對的,西部落后很多!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問題和我過倡導的和諧社會相背離,因此我們構建區域均衡發展的職業教育成了重中之重。這篇文章通過分析我國的職業教育現狀,并且著重強調了均衡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又提出了很多關于區域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職業教育 區域發展 均衡 和諧
一、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
職業教育是否發達,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很多發達國家的經驗總結來看,技術的提高,工業化水平的進步,高技能人的數量,都是離不開職業教育的。在二十一世紀,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其中也包括職業教育的發展。為使我國職業教育更好更快發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陸陸續續頒發了能夠促進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文件和政策,比如《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5年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6年頒布的《教育部2006年職業教育確實要點》等等一系列文件。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大力號召和扶持下,我國的職業教育確確實實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截止到2005年,中等技術學校11611所,在校生1325萬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1060所,在校生超過600萬,黨和政府都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為實施職業教育能力建設的五個項目,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和國務院即將投入140億的專項資金并且對大力資助貧困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在改善辦學條件,增加教育資源等等諸多方面加大投入。預計到2020年,我國中等教育年招生數量達1100萬,高等職業教育年招生達500萬,是教育體系適應經濟發展的速度。
但是經研究就不難發現我國的職業教育存在著相當大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現象。經濟發達的東部明顯高于中部和西部,成階梯狀,現在,和諧社會時整個社會的主旋律,怎么才能讓教育在當今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更好的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對我國職業教育分布不均勻的狀況進行分析
(一)東部的發展力度大于其他任何地區
由于東部首先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發展的速度較快,人們的生活水平率先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勞動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一定程度上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東部經濟發展和職業教育的發展已經實現了良性的循環,而在中部和西部,經濟發展落后,職業教育的發展也始終滯后,所以,在十一五期間,東西部職業教育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是能夠預測的!
(二)在政府的眼里,中西部的職業教育發展似乎成了盲點
十一五期間強調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改革成了中國教育上的極其重要的環節。但是,由于示范區域和典型區域的更多被重視,這樣好的更好,不好的沒有得到更好的資源和支持,所以差距越來越大,由此看來,對于中西部的關注度還是不夠,這樣的差距現象也將一直存在不會消除或者減小。
(三)東西部在職業教育方面資金投入差距顯著
不論是從整體還是從每個學生的角度來看,東部的資金水平都明顯高于中西部,甚至有些中西部地區出現負增長的趨勢,可見財政投入和經濟水平是息息相關的,即使投入的財政比例相同,生均水平也會有一大截的差距。
(四)東西部文化差異也會對職業教育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因為中國的民族多,文化差異大,各個民族對于職業教育的看法和認識也大相徑庭,也會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產生不小的影響。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經濟發展均衡是首要條件,但是呢,經濟發展有需要依靠人才的的努力,這也就要求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所以,想要富起來,還得先投資職業教育,讓教育帶動經濟發展!
三、均衡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實現人才培養和促進經濟發展相協調
只有培育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才能完成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實現,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和發達國家在技術工人上的差距也是相當的大,在高級技工方面,我們只有三分之一,發達國家基本上都是中高等技術工人,由此看出,我國的工人內部結構也相當的不均衡,這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為增加我國人均生產力水平,首先就要增加技術工人的數量,另一方面,需要技術工人帶領西部地區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盡快逐步拉進東西部經濟差距,是的全國經濟協調發展!
(二)職業教育的發展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職業教育和傳統精英教育的普遍就是職業教育具有人本性的目標,而不是過度張揚教育的選拔功能,能夠讓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個性,發張自己的價值。職業教育更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強調能力本位,能為每一個年輕人找準人生方向,和自由發展的空間。職業教育對于促進就業有很大的幫助,是年輕人通過技能訓練順利工作就業,增強了社會的穩定性,并且學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也得到升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由此看來,職業教育的順利發展不但可以促進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而且還對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實例介紹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遠近聞名。自從東德同意以后,雙元制受到經濟體制的改變帶來的巨大挑戰,逼迫政府和有關部門作出相應的動作,一系列的政策出臺使得職業教育發展并沒有受到很大的沖擊。其中就兩個方面的影響非常大,第一立法,第二財力支持。這就為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后來,像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諸多發達國家也從中學習到經驗,都創立了自己的職業教育體系。
五、小結
我們認清我們的基本國情,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東部地區的職業教育水平高于中東部,但是跟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還落后很多,怎樣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仍然是我們所要攻克的難關。東部地區的職業教育水平相對較高,也就意味著東部地區肩負著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義務,這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我們當下面臨問題是人才分布的不均衡,經濟的發展靠的就是人才,這也就導致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力辦法就是均衡發展職業教育。當然,均衡發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黨和政府需要做長久有效的工作,不能偏袒,不能放棄。
【參考文獻】
[1]楊周復;《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堅》[J];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第二期
[2]鄭根讓;《發揮區域行業優勢拓展職教合作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