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眾多國內年輕編導嘗試從中國古典文學中挖掘素材進行舞蹈藝術的創作,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團長兼藝術總監王媛媛就是代表之一。王媛媛現為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團長。曾在國內外多個編舞大賽中獲獎,與張藝謀合作的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為馮小剛編排電影《夜宴》中的舞蹈,還受邀為中央芭蕾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在內的舞團創作過。王媛媛此次在南京上演的舞劇《蓮》,由明代著名小說《金瓶梅》改編而成,自上演以來這部舞劇受到在社會各界以及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本文主要對舞劇結構、主要人物設定及舞蹈思想進行分析,探討舞蹈藝術在小說文本中如何以其特有的抽象形式生成有思想和價值的作品。
關鍵詞:金瓶梅;現代舞;小說文本;舞劇結構;抽象藝術
筆者第一次聽聞北京當代芭蕾舞團,是由于該團舞劇作品《金瓶梅》(舞劇原名為《金瓶梅》,改名后為《蓮》),一直以來《金瓶梅》這部小說被貼以“淫書”的標簽在海內外廣為流傳,故該團于2011年在香港首演之后,在國內外藝術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部作品的吸引力從宣傳片中能夠略窺一二,片中舞美效果美艷,演員動作也是肉欲感極強,令人產生無限遐想。在萬眾期待與矚目之中《蓮》終于在2016年5月7、8兩日于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
此篇評論根據王媛媛于演出前一天在南藝825劇場演講的《中國文化與現代舞創作》的內容相應展開。探討與分析現代舞劇《蓮》的創作結構及創作價值。舞劇共由三幕構成,按節目單的介紹來看,筆者注意到這樣一句話:“不為說故事,而是要將書中的精神核心與社會價值性抽象地表現出來”。王媛媛選擇將潘金蓮推到主角的位置,以一個女人的視角訴說自己一生的情感糾葛,而武大郎、西門慶、李瓶兒、青梅分別交織在潘金蓮放蕩混沌的情感生活之中。這符合了王媛媛講座中提到的,以潘金蓮一個人的視角呈現和探討人性,反應宋朝末代的風光。
王媛媛的舞劇創作思路,整理后可見如下:
第一,舞劇理想的發展路線:女人→男人→社會→人性;
第二,借潘金蓮的視角反映宋代的社會問題,以女性主義視角剖析人物的核心內涵。
第三,探討中國文化的審美價值,研究如何用西方現代舞的肢體語言來展現中國古典女性的身體曲線,將兩者融合,產生中國本土現代舞的表達方式。
“看其如何引申出小說精神核心”這樣的創作出發點,引發筆者極大的興趣?,F在帶著這些重點來剖析王媛媛的現代舞劇《蓮》。
1 舞劇人物的選擇及互相之間的關系
小說《金瓶梅》講述了一個新興商人西門慶及其家庭的興衰,描寫了西門慶所處社會網絡及其私生活,從暴發致富,到縱欲身亡的歷史。這部小說突破了我國長篇小說中以歷史和神怪為題材的傳統,第一次以城市市民生活為題材,以真實的描寫,把當時我國社會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深刻變動表現出來。它以大膽的描寫沖擊著封建禮教和理學思想的統治,表現一種完全嶄新的倫理觀和價值觀。面對意義非凡的小說,舞蹈因其“擅抒情而不擅敘述”的特殊性,無法完整地傳達小說的意義和層次,故《蓮》選擇了潘金蓮、李瓶兒、春梅、西門慶、武大郎、武松這些小說中情感最豐富、形象最典型、發展最矛盾的人為主角。通過放大他們的情感世界,反應當時社會的普遍價值。主創以潘金蓮一生的情感作為主線,西門慶為主線中最矛盾的人物,在這里筆者將兩者分開進行梳理:
1.1 潘金蓮與她生命中的三個男人
由于武大郎無法在男女關系中滿足潘金蓮,導致潘金蓮自登上舞臺,便開始搔首弄姿撩撥、勾引武松和西門慶。潘金蓮的一生中出現了三個身份、地位和性格截然不同的男性。在他們面前,潘金蓮定會有不同的態度和情感,人物本身的豐富性為舞蹈提供了極佳的創作條件。舞臺上,觀眾確實從暴露的服裝、嫵媚的曲線和充滿挑逗意味的大幅度動作中真切地看到了一個不甘寂寞、欲壑難填的女人。然而在與三個不同的男人相遇時,舞者的舞蹈動作似乎只是在動作幅度上由小到大遞增,缺少角色轉變的技巧,使用大量的雙人舞的段落不免讓人視覺疲勞,致使潘金蓮的人物塑造得過于單一,仿佛“性感”的勢頭壓倒一切,至此錯過了對人性的透析。人性之所以復雜,是因為人類擁有極其豐富的情感。舞蹈作為肢體語言的藝術,擅揭示人物的復雜情感,借助音樂與舞臺布景,完全能夠塑造一個感染力極強,觸動人心的人物。潘金蓮對武大郎的冷漠和無視,對武松的可望而不可即,以及對西門慶的自私占有,其中的不同舞劇并沒有表達到位,潘金蓮為何會走向欲望的深淵,舞劇也沒用給出恰當的解釋。
1.2 西門慶與劇中女性
在處理西門慶與潘金蓮、西門慶與青梅的雙人舞舞段時,終于能夠看到一個男人對待兩個女人的不同情感。落寞的潘金蓮與張揚狂妄的西門慶因欲望而吸引,自相遇,床笫之事便在舞臺上呈現到讓人起雞皮疙瘩的程度。二人仿佛純粹為自己欲望的心態來對待彼此。而西門慶的肢體語言在對待李瓶兒時有巨大的轉變,如此貪婪和狂野的浪蕩子孫,卻帶著細膩和溫婉的眼神凝望嬌妻。我們看見西門慶與李瓶兒四目相對時流露的真情,飄離在兩者溫床之外,潘金蓮只能靠害死李瓶兒腹中之子宣泄嫉妒之情。
2 人物塑造反應普遍價值
從舞劇中人物的動作以及互相之間的關系來看,很難說《蓮》衍生了令人滿意的劇本,選取的幾乎是全書中最荒誕的情節,而且大多以“男女”“女女”雙人舞形式出現。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國觀眾以往的觀看尺度,也相應折射出與原著相匹配的倫理觀和價值觀,但是沒有對小說為何會出現荒誕、淫穢情節的解讀,《金瓶梅》作為一本與同時代其他作品相異的小說,作者究竟想反映什么樣的思想,王媛媛沒有抓住。當然,選擇《金瓶梅》作為舞劇創作劇本,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時代的進步以及藝術家對于中國古代文化精髓的尊重和重視,王媛媛大膽嘗試它,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敬佩和贊嘆的事。最終呈現在舞臺上的,為何觀眾感到多是感官刺激,少了剖析與反思?筆者考量了《金瓶梅研究集》后,略窺一二,發現主創選擇的故事片段,有將人物從小說中脫離得過于干凈利落之嫌,沒有立足于整個社會意識形態來對人物進行定位。過于重視表現小說中描繪的大量男女交合之事,性感張揚的肢體語言讓人大開眼界,可是王媛媛所說的“以一個女人的視角來表現她這一生的愛、恨、情、仇、欲”卻少得可憐。觀眾通過潘金蓮的性感妖嬈的動作看到了“欲”,而筆者更希望看到一個生活在晚明時期的女人“欲”從何來,又因何泛濫的原因。
筆者想要特別強調晚明時期人們普遍的生存價值觀,《金瓶梅》中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統治者在追求金錢和財富的過程中的罪惡行為,但并沒有籠統否定人們為滿足生活欲望而對金錢財富的追求??隙ㄈ藗兊纳钣?,鼓勵人們積聚金錢財富,是晚明普遍的思潮。正是在這樣一種思潮的影響下,《金瓶梅》中的人物才會被描繪得如此驕縱跋扈。在《金瓶梅詞話》的研究史上,曾流行一種看法,認為作者愛憎不明,所以在描寫西門慶時,缺乏徹底的批判精神?!督鹌棵贰纷髡呱踔猎诿鑼懸矮F般的情色生活時沒有報以批判、憎惡的態度,更多的反而是艷羨、欣賞、渲染?!渡彙返闹鲃撊粽驹谂械慕嵌?,對小說有清晰準確的理解,便不會局限于小說中的男女交合之事。魯迅曾在《且介亭雜文二集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中說道“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儲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潔白來”?!罢娴臐嵃住辈攀撬囆g家應該揭示的內容。《蓮》似乎與《金瓶梅》一樣,對于“淫濫”的描寫,遠遠超出了人性的正當要求的范圍。盡管對于西門慶這樣的暴發戶商人的私生活和變態心理在特定時代有某種合理性的因素,但我們終究要承認它藝術上的缺陷,主創可以在小說中補充作者沒有達到的思想境界,如作品中缺乏明確的主體意識、理想、美以及對于光明的追求。此外,觀眾們更看不到任何對于西門慶玩弄女性、官商勾結等一個商人嘴臉的批判,也沒有對潘金蓮、李瓶兒、春梅等充滿人性的關懷和同情。大部分觀眾全程都在為演員大尺度的表演而驚訝,只是突破了中國觀眾看舞劇時的感官底線。
3 情節展現及角色定義
不可否認的是,劇中每一個角色設定和動作語匯都有其明顯和合適的定位。包括角色的服裝、道具和舞美效果,都體現了與其相符合的設定。
3.1 潘金蓮及其他女性
美艷遺世而獨立,從出場大紅色浪蕩的著裝來看,便知是全劇最為突出的人物。演員大開大合的下肢、動作力度的強弱以及不時晃動的腮幫子,表現了一個占有欲極其強烈的不凡女子,鮮明的個性,囂張跋扈的氣勢,觀眾都能夠清晰地看到。在舞蹈動作上,王媛媛無疑牢牢抓住“性感” “妖嬈”這兩個字來編排,纏綿交織的雙人舞,充滿挑撥意味曼妙的女性身姿,給觀眾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視覺和感官盛宴。筆者完全肯定王媛媛對這兩個詞展現的準確性,第二幕中李瓶兒和西門慶的雙人舞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極其深刻:二人立于舞臺中央靠前的位置,西門慶上身赤裸雙腿打開背對舞臺,李瓶兒藏于其后,手指尖從西門慶腋下鉆出,任憑纖纖手指其后被騷弄盤旋,西門慶因此發癢生疼,但似乎又享受這一充滿性意味的挑逗玩虐,直至李瓶兒抽身從其身下鉆出,西門慶仍然沉浸其中,李瓶兒得意之勢立即顯現。這一幕是全劇為數不多的精彩又聰明的編排。終于讓筆者略領教到女性在這場情愛游戲中稍占風頭的時刻。
在某些情節上舞劇也強調了特定時代的男女社會地位。第一幕中,由于武松對潘金蓮的暗示挑逗不予理睬,正襟危坐,導致潘金蓮失意落寞,引起西門慶的注意,鬧劇就此展開。簡單的桌椅,男女的上下位置,仿佛寓意著中國傳統社會中男尊女卑的常態。在武大郎發現潘金蓮與西門慶偷情之時,選擇讓武大郎在舞臺后方獨自氣憤,黯然神傷,沒有設定其揭示這一丑惡的畫面,給足了潘與西單獨相處的戲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人們對于封建理學和倫理觀的顛覆。
王媛媛自己強調,這部劇中自己想要呈現的是“人性”而不是“性”,她想要通過潘金蓮來映射當下社會中人們浮躁的心態,人們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而不擇手段。顯然“寂寞”一詞成了王媛媛在賦予潘金蓮表達人性的落腳點,劇中的潘金蓮分別對武大郎、武松、西門慶甚至青梅都進行無限度的撩撥。潘金蓮常借助桌子、搖床來完成對男性的挑逗,她與西門慶和武大郎的上下翻騰,體現了一個女人在達到自己欲望時的不擇手段。中國女性長時間處于“一夫多妻制”的不公平待遇中,編導雖站在了“女性應解放自己,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的起點上,卻落在了不停露肉撩大腿,略顯低俗的肢體表達方式。
3.2 西門慶及舞劇中其他男性
由于王媛媛主要以潘金蓮的視角來敘述身邊的人物,所以西門慶以及武大郎這兩個人物在全劇中主要起到了輔助折射的作用。了解原著的人應該知道,西門慶在對女人的占有欲是同占有權勢、金錢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并且達到了三位一體的“境界”,作者通過“性”的手段達到攫取權勢和金錢的目的?!肮倭拧薄皭喊浴薄案簧獭边@些詞不足以代表西門慶及其家族,潛在含義則是一個超越個人能量的經濟和政治的實體,一個相對于封建母體的家族社會,其內部暗藏一個無需血緣紐帶的龐雜而松散的族系結構。從西門商家的爆發、鞏固及擴展,機能所至,逐層聚結其內親、會友、幫傭、官僚等依附者及衣食相關的庶民,左右攀連達官顯貴、皇親內臣等朋盟友鄰。小說中所提供的一個新的文學景觀和歷史景觀,仍然立足于在男權社會中,作者寫出了西門慶的床底之私,實際上也就是寫出了這個時代的一切黑暗,揭開一個專門制造西門慶時代的社會面——一個夾雜了新意識與舊理念的社會模式。由于客體虛像與主體迷誤的相生、相融及發展,又導致西門氏家族社會模式的解體。一部立足于男權社會的小說,如何用女性主義視角進行剖析?這實在是舞劇的根本問題。筆者希望從西門慶與眾多女人之間的關系中,找到舞劇對于小說真正要傳達給世人的意義,遺憾的是,舞劇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在表現情欲的張揚手法上,安排西門慶與其他男性使用了搖床、鞭子、鈴鐺、長繩等性道具來表現男性玩弄女性的變態心理,這一新奇獨特的想法是傳統舞劇難以達到的。劇中男性在舞臺兩側“甩長繩”,女演員在其中放肆穿梭,確實給人一種滑稽的曠世奇景,荒誕之感令人驚奇。這一畫面暗示著即使在思想稍有解放的晚明時期,女性想要變成“持道具者”也是極難之事,仍然只有被玩弄后自得其果的下場。在舞劇最后,西門慶死于縱情過度,倒在了自己親手制造的床底之上,幽魂走向懸于舞臺后方似女性陰部的深淵中,筆者認為這是全劇最能夠體現女性主義思想的一幕,表現了王媛媛對于人類終極歸宿的認識。當全局完結在此,筆記不禁想起王玫《雷和雨》中所有人在天堂相聚的情景:在圣潔的天堂,所有都擺脫了人間的愛恨情仇,臉上洋溢著孩童般無憂的笑容?,F實中激烈的矛盾最終達到了彼此相忘、和諧共處的境界,這樣強烈的對比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令人不勝唏噓,人生如夢,何不簡單、痛快地活一場?
4 結語
結合王媛媛的創作思路來分析舞劇《蓮》,筆者能夠清晰地了解王媛媛及其團隊孕育《蓮》這部舞劇的過程。一方面,王媛媛有著極其睿智和獨到的眼光,抓住了中國歷史上這部特別的小說,也抓住了其中核心的最矛盾的人物,將一部小說濃縮成一部短小精悍的現代舞劇。同時,王媛媛不僅是一位舞者、編導,更是一個存在于社會、家庭的女人,正是“女人”的身份使她關注到了潘金蓮——一位在他人眼中淫亂的惡女人。一位舞蹈編導應該有從包羅萬象的歷史長河中揪出前人怯于暴露的材料的精神。舞劇中女性舞蹈動作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時社會女性思想的解放,也折射出王媛媛編排舞蹈動作的高超技術,現代舞和中國古典文化的交匯,帶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視覺審美體驗。另一方面,如果不帶偏見地讀《金瓶梅》,把小說置于整個晚明社會思潮和文學發展的環境中加以考察,就會正確地發現小說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意義。這部小說從肯定情欲是人的天性出發,宣揚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欲望的正當權利,對婦女的情欲受到壓抑,命運被別人支配的境遇表示同情,同時對以損害他人利益甚至生命而取得自身情欲滿足的行為進行了批判?!督鹌棵贰匪憩F的帶有人道主義色彩的思想,王媛媛掌握甚少,小說的終極目的是透露人的行動、權利和思想被束縛的情況下,精神層面的超越。舞劇中,對于人物的理解和內心世界的探索尚未達到較深的層次,沒有成功塑造一個可恨又可悲的人物,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藝術可以用隱喻的方式起到警世省人的作用,而舞蹈如何深刻地反映出這一層,實在有待進一步探討與突破。
筆者在觀看舞劇時,著實為舞劇演出中分三幕且每一幕都有休息時間而深表無奈,因為這確實影響到觀眾的觀劇體驗。但是演員優秀的專業技能、精致講究的舞美畫面以及細膩深刻的音樂,讓筆者確實感受到了王媛媛及其團隊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取向,相比編劇和編舞,整部舞劇的視覺效果和作曲配樂都相當精彩,令人不贊一詞。為了提升舞劇的美感,舞團邀請到《臥虎藏龍》的舞美設計大師葉錦添為該劇創制充滿神秘色彩的舞臺環境,配合著名作曲家陳其鋼、杜薇和燈光設計韓江共同傾力打造。
一部舞劇所引起的爭議越大就越有研究的價值,相比近些年國內大大小小良莠不齊的打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的商業舞劇,王媛媛的北京當代芭蕾舞團,不拿國家一分錢,誠心的制作態度是筆者極其欣賞的。此外舞劇《蓮》的創作過程中遭受的非議與困難,其過程之艱辛,也是局外人無法了解的,筆者在這里也向這位先鋒派藝術家致敬。
參考文獻:
[1] 杜維沫,劉輝.金瓶梅研究集[M].齊魯書社,1988.
[2] 袁禾.中國舞蹈美學[M].人民出版社,2011.
[3] 黃慧民.奇葩之《蓮》[DB/OL] .微信公眾號“ARTCLUB”(評論文章),2016-04-21.
作者簡介:侍昕冉,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5級藝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