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艷
摘 要:關于教育教學改革的話題很多,而課程建設屬于中間環節,既是教育思想的表現形式,也是課堂實踐的前提和準備,有著獨特的作用。從美術教育的大前提出發,以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課程建設為依據,對課程建設方向進行闡述,并結合小學美術課堂新模式探索,論述課程建設與課堂模式的接軌。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程建設;課堂模式;接軌
一、小學美術課程建設的現狀
1.當下小學美術教育及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我國的小學教育藝術教學經歷了學科相對均勻,不存在歧視;學科嚴重分異;分異回歸基本三個過程,期間有發展,也有問題。一是教學理念陳舊,在教學設施方面不做更新,仍舊延續美術教學就是傳統知識與技能,將美術課束縛在教室,將教材作為美術課的法寶,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忽視了美術教學資源的廣闊程度。二是教學目標的唯一性,限制了教學成果。三是教學模式的傳統落后,讓小學美術教育缺乏個性。四是教學條件依然沒有得到改善。教育管理意識落后,美術課往往處于邊緣化,師資力量配備不足,更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搞美術學科的教研探索和課堂擴展活動;在信息時代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度缺乏,停留在粉筆、顏料和紙張教學中。
2.課程改革和課程建設加速
雖然素質教育的提出已經有20多年,但很長時間都處于理論和教研階段,真正課程建設的實施并不多,近5年來,這些現象有所改觀,2011年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頒布,《標準》注意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地區學生素質的差異,使其有普遍的適應性。
二、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意義
小學美術課程改革是和其他中小學課程改革同步的,但有著不同的背景和意義:素質教育的推出,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個轉折,而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也有曲折,其中,當人們開始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時,素質教育的春天就快到來了。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以后,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新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它給了廣大美術教育者一個新的思路引導和操作平臺,很多美術教師早就意識到小學美術課存在的問題,也有改變教學模式的想法,但缺乏系統化的課程標準和針對性的教材,同時沒有更多的教學支持,包括活動方案、課程設置、硬件設施等。二是讓學生能夠以輕松的心境和課堂形式來對待美術課。美術課本來是能讓孩子提高情趣,怡心養性,弘揚童趣的一門學科,而且,新的課程建設讓美術課回歸了本性。三是小學美術課與現代信息技術和潮流接軌。比如,動漫是孩子很喜歡的,但傳統教材里很少有,新課程涉及了很多這方面內容,并且在教學實施方面給予支持,如,網絡教學、軟件開發教學以及個性化創作等,這讓美術的興趣度和超前性大大提升。
三、小學美術課程建設的方向
1.給美術課一個全新的平臺
這個平臺是多方面的,一是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新教材,全新的思維理念等軟實力。二是指支持這些的硬件設施。比如,專業化的美術教室、活動室、教研室、適合網絡教學的美術多媒體教室等,此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增加用于手工、美工的創作室。在師資配備方面,要嚴格把關,專業化上崗,將教師的美術素養提高一大截,給予學生更科學和更專業化的教育。
2.將交流和活動作為課程新看點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而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同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文化之間的溝通和感染是現代文明社會的象征。所以,美術的感染力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3.嘗試更為科學客觀的評價方式
在義務教育階段,評價方式非常重要,也受到教師、家長的重視。但傳統的評價方式已經受到挑戰,應試教育讓美術的評價方式也受到影響,簡單而機械,即便是小學美術也逃脫不了臨摹等基礎美術環節。而新的課程中的美術教育,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標準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四、小學美術課堂新模式的探索
1.將美術課提高到情感和文化的格調中來
美術是文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小學美術課堂是美術思維的啟蒙階段,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思想概念,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是體驗一種文化,形成一種情感,體現美術的人文價值。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信息化已經快速進入教學領域,現代的美術課堂在課堂模式創新中一定要找到現代的身影,其中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必不可少,多媒體的使用在美術教學中越來越普遍。另外,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形成學生合作學習的教育目標,通過共同探索美術欣賞內容,網絡教學技巧,交流學習成果,達到合作學習的訓練目的。
3.讓鄉土美術資源煥發魅力
鄉土美術既是歷史的產物,又是歷史的見證者,蘊涵著豐富多樣的人類文化。新課程明確提出要注重校本教材的利用,充分開發校本教學資源,對于美術來說,鄉土美術飽含濃郁的鄉土氣息,特征十分鮮明,它的精神內涵更值得我們去深入領會。
課程建設是對一門課程教學理念的兌現,是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支持資源。小學美術課程建設既要遵循整體中小學課程建設的原則,又要實事求是,發揮課程優勢,找到與本科目相稱的契合點,達到科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李思敏.關于美術鄉土教材的思考[J].美術教學,2010(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