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黃峰
摘 要:在德國,雙元制是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企業中應用很廣,近幾年也被我國的一些企業借鑒或采用。實施雙元制教學模式,對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加強與企業生產實際的緊密結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以嘉興技師學院雙元制在工業機器人專業的應用為例,對工業機器人專業雙元制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雙元制 工業機器人 教學改革
中國的職業教育一直在不斷改革,以適應新新式、新變化,努力培養真正與企業生產接軌的應用型人才。在德國,雙元制是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企業中應用很廣,近幾年也被我國的一些企業借鑒或采用。雙元制是一種國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辦學制度,即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擔負培養人才的任務,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現代化建設為宗旨,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是職業能力服務。實施雙元制教學模式,對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加強與企業生產實際的緊密結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的學校也紛紛推行雙元制教育模式,學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成功的經驗,使現在的畢業生與以往的相比,從方方面面都有著顯著的提高。
一、背景
2013年開始,國家、浙江省、嘉興市相繼出臺和發布了“機器換人”政策與口號,并進行大力推廣,實行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機器換人。但是,在嘉興乃至全國,真正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并教學的學校極少,而企業則出現“買得起機器人也用不了機器人”的尷尬。筆者學校抓住機遇,在2013年申報了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現有在校生129人,并于2013年經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批開辦高級技工班。目前學校在兩個高中起點班開設工業機器人實訓教學已近一年。
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高新技術于一體,技術附加值很高的設備。對此,國家沒有相應的標準,學校也沒有真正專業對口的師資。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只能結合整個教研組乃至整個系部的力量摸索著邊自學邊教學,碰到問題及時求教企業技術人員,發揮企業的作用。
二、具體實施
1.前期準備
由于雙元教育中所涉及企業的參與度高,因此在選擇企業時學校必須進行多方考察、探討,讓企業也清楚認識到學校目前的專業情況以及未來的成長空間。雙方必須達成共識,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協商確定“學校與企業協議”和“企業與學生協議”的具體內容。
2.實施途徑
(1)雙元招生。校企雙方先后安排入學前的新生赴工業機器人制造或應用企業參觀考察,相關企業提供職業發展指導,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機器人專業。學校與公司開展工業機器人班選拔性考試,學生經選拔后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公司的準員工。
(2)雙元計劃。根據公司專業人才需求,進行典型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及教學條件的分析。然后,校企雙方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確定培訓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評價方式,并共同設計各類教學文件,確定教學進度。
(3)雙元基地。公司方以工業機器人生產車間作為師生專業技術培訓基地,對學校師生進行綜合的生產性實訓;學校則在公司方技術支持下,建立了工業機器人校內實訓基地,在校內開展工業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組成及基礎技術培訓。校企兩個實訓基地互為補充,各有特色。
(4)雙元教學。校企雙方采用師徒結對、工學結合、產訓一體等方式,全面開展面向工業機器人的雙元教學,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建設。師徒結對是指學校機器人專業教師長期與該公司機器人專業工程師結對、機器人班學生與公司技術師傅結對兩個層面的結對,前者側重師資培養,后者則為學生培養。
(5)雙元評價。學校與公司共同制定了工業機器人項目師生學習評價體系,做好過程性評價與考核工作,如《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手冊》《教師教學質量考核辦法》《工業機器人項目現代學徒制師生評價體系》等。
3.組織安排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技能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策略分為理論學習階段、學徒階段以及頂崗實習階段,從這三個階段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與職業核心能力。
第一階段為預備期,在學校以學習理論以及基本的技能為主,在企業以“企業體驗”為主,組織幾次參觀企業、感受企業的文化內涵為主,并邀請企業的專家到學校來給學生講解企業的文化、產品生產過程等內容,為第二階段做準備。
第二階段以“項目實訓”和“輪崗實訓”的形式進行。第一學期在學校用該企業生產的機器人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按項目進行實訓,并在六個項目中由學生任選三項目,進行項目實訓并總結。第二學期在企業進行輪崗實訓并在五個崗位中由學生任選二個崗位進行崗位輪訓并總結。這階段以強化技能為主,并學習剖析常見生產應用方案的特點,并初步接觸自動生產線,以適應企業生產的要求,為第三階段的頂崗實習做準備。
第三階段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并取得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和學歷證書。
三、預期目標
一是提高人才核心能力的培養質量和針對性,真正實現教學與企業零距離對接。
二是優質就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學生優質就業,一次就業率96%以,專業對口率85%以上。
三是通過工業機器人現代學徒制的嘗試,對其他專業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與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四是創新新專業復合學科師資隊伍的建設途徑,適應工業轉型升級的急切需要。
四、對雙元制教育的思考
1.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支持
最早實施的德國聯邦政府頒布了十多項有關職業教育的法令,而我國甚少。實施雙元教育必然導致學生的部分規定課程參加不了,在對學生的畢業考核、相關技能等級認定方面必須出臺相應的政策,或是以在企業的學習項目代替相應課程的成績。
2.企業參與度問題
企業參與度不高是主要問題。企業講究的是利益,因為雙元教育的實施對企業來說付出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短時間是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的,甚至可能造成生產的滯后,直接帶來經濟損失。目前在走訪的企業當中,有認為學校是走形式的或是玩玩的,直接拒絕的也有。因此,參與合作的企業必須是緊密合作的,培養的學生正是該企業迫切需要的。雙元制教育替代了畢業生入職后的再培訓,使學生畢業后直接能到崗位上從事生產或相關技術工作。
3.學生管理
雖然學生進入企業學習,但還是學生的身份,年齡也小,有可能直接從事企業生產任務,企業師傅的教育不比在學校,學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間,導致自控力和約束力上不強。因此需制定除學校以外的規章制度,并提前告知學生進行學習,如《學生生活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學校對學生的入企階段實施教師跟班策略。將整班學生分成三組,如機體安裝、電路接線、程序調試,要求配備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校、企雙班主任,每組派一名教師全程跟隨管理,并做好相關記錄。落實教學教育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加強對學生的思想、紀律、安全、學習等教育教學管理,確保學生安全、守紀,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每天早晚大巴車接送,確保對企業不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嘉興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