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摘要】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是手術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它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住院時間,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因此,本文通過對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有目的性地制定針對性預防措施提供客觀依據。
【關鍵詞】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預防對策
在普外科治療中切口感染一直是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屬于院內感染范疇。隨著手術操作技術的提高以及對無菌觀念的普及,術后感染發生率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控制,但仍存在感染患者,其中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最高。本文選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患者,其中32例為切口感染患者,通過與未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總結了切口感染的相影響因素以及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策,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患者,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9.82±10.15)歲。包括:39例闌尾切除術患者、42例膽囊切除術患者、38例胃腸道剖腹探查術患者、33例腹股溝疝修補術患者、8例其他手術。
2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
2.1并發癥 并發癥是影響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比如,并發糖尿病的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較正?;颊唢@著增加。
2.2患者營養不良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營養不良也會導致機體內中性粒細胞因蛋白質供應中斷而引發功能障礙,從而增加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發生率[2];
2.3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無菌操作,而導致患者因切口引流和侵入性操作而發生切口感染,除此之外,由于醫院空氣中的細菌較多,延長住院時間會增加傷口與細菌的接觸時間,因此很容易發生切口感染。
2.4抗生素的濫用 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也可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引起。人們長時間地使用抗生素或濫用抗生素,使得細菌在與抗生素的頻繁接觸中,熟悉了抗生素的特性,使有的細菌發生了基因突變,成為了超級細菌,能夠抵抗抗生素的藥性,從而增加了患者抗感染負擔,會引起二度感染。
2.5手術中的相關因素 在手術過程中,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及人員的流動,空氣中所含的細菌會增加,這就增加了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幾率。因此,對手術時間超過3h的患者,應在手術前23h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維持切口及其周圍組織內藥物在有效濃度內以控制預防感染程度,使污染菌無法在切口局部生長繁殖。必要時根據手術具體情況術中應加用抗生素1次,降低切口感染發生率。
2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對策
2.1手術室環境衛生控制 手術室要嚴格進行衛生清潔消毒,進行紫外線消毒、空氣消毒1~2次/d,每周進行大消毒。分區功能標識明顯,防止交叉感染。對于手術室物品要進行真空消毒和生物實驗。盡量避免過多的人員進入手術區,限制實習醫生的觀習人數。同時,盡量安排單間病房,將無菌手術患者與感染傷口患者分開,嚴格控制探視人員,集中換藥時間避免與家屬探視時間相重疊。
2.2防止術前濫用抗生素和不合理的使用 一方面,應嚴格根據抗生素的使用特征,正確合理地應用抗生素。防止術前抗生素濫用及不合理的使用,根據手術部位的不同,盡量運用窄譜抗生素,切不可以因為利益而片面依賴昂貴和大劑量的抗生素。另一方面,把握好用藥的時間。在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時,我們要確保在手術部位有足夠的血藥濃度時應用,因此需要把握好給藥時機。
2.3提高醫務人員的手術水平 ①提高手術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及熟練程度,加強團隊配合以縮短手術時間。②合理應用電刀,進行切凝操作時避免過分增大電刀輸出功率,涉及脂肪、筋膜組織手術時施加一定的拉力將組織分開,盡可能地降低電刀與組織的熱能接觸,進而降低組織失活、液化的概率。③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醫護人員術前可熟悉患者的手術方式,術中應配合熟練,盡量的縮短手術時間。④充分考慮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無菌操作技術,減小切口長度,縮短手術持續時間,同時根據手術情況和患者病情適時使用抗菌藥物,以減少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
3 討論
引發普外科傷口感染的原因眾多,并發癥、抗生素濫用及侵入性操作等。適當的使用抗生素可預防病菌感染,但過多使用抗生素會使病菌產生抗藥性,并且隨著使用的次數不斷增加,耐藥菌株也會不斷產生變異,使其耐藥性增強。當患者出現感染,使用抗生素次數多的患者比使用次數少的患者治療難度高,感染癥狀更加不容易控制,進而延長傷口痊愈時間。侵入性醫療操作,會使細菌通過醫療器械和醫生的手進入傷口內,從而引發傷口感染。同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等特殊病菌扶著在傷口上后會分泌粘液,這些粘液具有降低抗生素親和力的功能,且由于粘液的阻隔,抗生素不能有效接觸肉體,導致殺菌作用大大降低,患者出現傷口感染幾率升高。 為了加強傷口感染預防,護理人員除了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精心護理外,還要及時對住院環境進行清潔消毒,做好院內感染監測,預防醫源性感染。此外, 護理人員需提高責任心,嚴格規范自身的護理行為,充分了解普外科術前及術后存在的感染隱患,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確保能夠為患者提供科學、舒適、安全的優質護理。
【參考文獻】
[1]鄧爽意.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 ,2013,(20):751-752.
[2]曹海云,普外科傷口感染的相關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3(5):372-373.
[3]曾智.103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療,2012,31(30):11,13.
[4]李瑞華.普外科傷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21(10):674-675.
[5]張小霞,舒光雅.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消化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