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鴻
摘 要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在吸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養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和完善的。二者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思想源泉,后者是前者的繼承、超越和升華,因此必須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關聯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直接或間接地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印記,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光輝。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1.1 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不論生活多么艱難、身處何種逆境,心中之“志”都不會動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就是以這樣的志氣創造著自己的燦爛文明。孔子講:“士可殺不可辱。”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就是一個人應有的獨立人格,一個民族所應彰顯的浩然正氣。
1.2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儒學創始人孔子理論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統治者對人民施行“仁政”,反對統治者對人民進行壓迫和剝削。孟子以“仁政”思想為基礎,進一步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荀子又提出比較系統的“民為君本”的思想。
1.3 愛好和平、社會和諧的“和合”理念
英國思想家羅素曾經這樣評價中國:“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中國。“禮之用,和為貴”“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和諧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
1.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漢紀》提到“親民如子、愛國如家”,在儒家文化中,提倡“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了以平治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和愛國思想。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愛國始終被人推崇為一種“大節”,一種崇高的道德規范。
1.5 以“禮善”為核心的人主道義
尊老愛幼、友善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墨子提出“兼愛”的觀念,即平等無差別地對待所有人。儒家思想的愛眾,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體現了人道主義原則。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要價值資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其中,富強觀念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物質利益原則,人類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物質利益。民本觀念在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思想家認為“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說到和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和諧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顯示了中華文化的自由基因。“等貴賤,均貧富”體現了追求平等的訴求。法治思想最典型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法家的主張。商鞅認為法是治理國政的根本,只有實行法治,國家才能安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傳統文化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誠信、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儒家把“誠”最為人最高的概念。《禮記》說:“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2.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提升和超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吸收了人類文明成果,既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又是對中華文化的超越。
首先,社會主義核價心值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從某種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交融的過程,彰顯了它的科學性。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國實踐、時代特征為現實依據。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變得越來越豐富,體現了它的現實性。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傳統文化內容予以提升和超越。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有消極狹隘的成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短短24個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摒棄腐朽落后文化,詮釋了現實需要的現代觀念。
3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與弘揚傳統文化結合起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但它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被賦予新的內涵,必須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
3.1 弘揚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源泉,要科學認識和運用中華文化資源,共創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不僅需要經濟騰飛的硬實力,也需要文化繁榮的軟實力。弘揚傳統文化有利于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永久動力和精神支持。
3.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優秀傳統文化來哺育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結合時代要求,不斷從傳統文化汲取營養,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結合“三個倡導”的基本內容,講清楚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價值觀自信。。
3.3 中華傳統文化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以升華。
中國傳統文化需要通過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達到與時俱進。好的東西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充電,滋養,才能永葆生機,煥發活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好東西,但如果停滯不前,固步自封就會失去它本該有的那種激發力和創造力。因此,在當代必須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使中華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澤應.論承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倫理學研究,2015(01).
[2]楊曉英.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