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花
【摘要】在我國英語教學中,中學英語教學具有基礎性的地位,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英語基本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使英語教學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英語知識教學,而是成為一門語言教學,將教語言、育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跨文化交際 教學
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發展、傳播以語言為物質載體的。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語言,語言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風俗文化的具體體現,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語言,同樣語言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語言的差異就體現在文化的差異上,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也少不了對文化的教育,熟悉英語的文化對學生掌握英語知識以及技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應導入的跨文化交際內容
長期以來,我國只重視英語基礎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跨文化交際,因此我國沒有現成的跨文化交際的教學大綱、更沒有專門的教材,也沒有制定專門的課時,老師對這部分內容的講述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因此導致其內容也比較散亂,由于英語與英語文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入語言交際、非語言交際、社會結構、價值觀念、人際關系、交際習俗等,五個方面的教學,并在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中加以灌輸和指導。
二、在聽說讀寫中灌輸跨文化交際的內容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中的四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聽力是學生接受到的語音信號,也是理解英語的重要途徑,它對學生的詞匯以及語音、語調、語法知識有很高的要求,不僅要熟悉基本的語言知識還要對相應的文化有所了解,這是完成聽力的關鍵與核心,它是交際雙方共有的一種知識,如果對這些差異文化沒有了解,那么就算聽到了內容也不能對其進行完整的理解,聽力受損,對所聽到的內容的理解是建立在聽覺對大腦的刺激而對印象進行思考的基礎上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簡單地排列英語單詞的意思來對整句話進行了解,只有在熟悉文化的基礎上,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才能準確地、快速地對英語句子進行了解。
比如說,當學生聽到“Besides my prescription, need some tooth-paste, a bar of soap ,and some asprine.”
A.He is at a drugstore
B.He is in a department store
C.He is at a doctors office
D.He is at home
在對這一句話進行聽力理解的過程中,就對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進行了考查,drugstore是美國文化特有的,指的是美國社會中出售藥物、飲料、以及其它雜貨的雜貨店,如果在對著一句話進行聽力理解的學生缺乏對美國文化的理解,那么盡管它對整句話的內容有了理解,但是在選擇答案的時候卻不一定能夠選對,因為很多學生用的是中國文化以及中國思維對英語文化進行理解,這樣一來就難免出現非對應性的語義理解偏差了。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單純地通過考試,名列前茅,更重要的目的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其達到英語交際的水平,英語交際中要格外注重西方國家的影響交際的因素。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人對隱私都十分的重視,特別是在日常的交往中,不熟悉的人之間不能打聽對方的私事,這也許對于中國人來講很奇怪,在中國打聽別人的私事被視為一種好奇心或者是關心,并且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對于西方國家的人來說這是對隱私的一種侵犯,很多時候會引起不必要的尷尬或者是不快與不滿,這是由于不同國家之間思維以及習慣的差異所導致的,同樣這種差異在語言習慣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要提醒學生不能對年齡以及婚姻、宗教等比較私密的事情進行詢問。比如說在聚會的時候,有人會說“Id better be going now ,Ive got a little headache”,這種說法也許只是一個托詞,只是不想在這繼續待下去,就要給予尊重,而不是問東問西。
此外,在英語教學中還要將外國人的一些習慣對話用語進行教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Welcome在英語用語習慣中表示歡迎、不用謝的意思,有時候對此沒有了解也許就會鬧出笑話,還有Come On可以表示“來”、“加油”,很多時候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會寫上這個詞作為批語,以鼓勵學生再接再厲,但是很多學生不知道它還有加油的意思,因此會禁不住想“我做錯了什么事,老師要叫我去辦公室”等,這都是身邊常發生的例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常常加入一些固定用語,以免學生對其進行錯誤的理解。
口語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很多高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聘請了外教,但是外教在教學的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問題,由于長期的教育只注重基礎知識的教育,學生的知識面很狹窄,在以特定的話題進行口語練習的時候,學生往往難以張嘴。
在英語教學中還要讓學生了解兩種語言下文化的差異,不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不同的含義,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注意,比如說紅茶在英語中以“black tea”表示,用“green with envy”表示“眼紅”。
三、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的措施
1.尊重學生的情感特征。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其情感認同有很大的聯系。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以及動機是學習英語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對英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正確地對待英語,從而努力地理解外國文化,消除學生消極的情感特征,讓其認識到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緊密關系,從而積極地引導學生自覺地接受相關的文化。
2.同步傳授文化與語言。文化與語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同步傳授語言和相關的文化,將文化對語言的影響納入到教學之中,即有文化含義的詞語和課文進行解釋,這樣一來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Abraham Lincoln and his people fought……a free state of their own”,這句話里包含了西方人的價值觀,在講授這句話的時候,老師不僅要講這句話的意思,更要將其中的價值觀講給學生,然后再聯系相似的知識和其貫通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價值觀的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不同地區的風景、建筑、概況等文化知識以及地理知識,老師可以借助影片或者圖片來幫助學生認知與了解,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多種教學情境,為其寫、說,單邊、多邊的交際活動提供場景,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老師可以將其分成小組。
在日常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書籍,觀看相關的電影,從中理解中英文化之間的差異、習慣的差異以及思維的差異。
3.對兩種文化進行比較。文化的差異以及語言的差異只有在比較之后才能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比如說對中英打招呼、道歉、贊揚、關心、價值觀念等等方面進行比較。中國人在面對別人的贊美的時候,通常會以“客氣、過獎”等謙虛的態度來表示感謝,而西方人則會爽快地以“Thank you”來接受別人的贊美。如果沒有對此進行了解,很有可能在中國慣有的思維下出現“where where”即“哪里哪里”的笑話。
九年級人教版教材中Lesson 17中一段表示關心的對話: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day
關心對于中國人來說十分普遍,但是在英語習慣中只能說最好早點休息之類的建議,不能像中國一般對其過于關心,如果不是親人關系很有可能傷害對方的自尊。
4.設置文化語境助理解。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老師需要設置相應的文化語境,它可以使文化交際更具有成效,為學生提供了交際的氛圍與環境,它主要包括空間環境、時間環境、以及文化背景、角色、話題、情感、策略等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方面的理解研究與準備,才能保障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英語教學不能僅僅教授學生基礎的語言知識,而忽視了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隨著國際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系,英語交際的功能越來越突出,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加入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鍛煉與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詠虹.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教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8.
[2]康月梅.中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J].中國科技信息,2005,14:557.
[3]巫峻.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入跨文化交際知識[J].龍巖師專學報,2003,0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