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趙小段
【摘要】職業院校服務社區能夠促進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共同發展。剖析我國學者關于國外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相關研究,梳理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具有代表性國家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現狀,可以總結出這些國家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成功經驗有兩個方面:一是外部調控和監督機制;二是內部建設和制約機制。這兩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我國職業院校服務社區起到極大的啟發作用。
【關鍵詞】國外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現狀;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794(2016)05008804
國家對職業院校如何服務社區的重視是建立學習化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前提,具有促進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協同發展的作用。職業院校作為區域性的學校,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逐步發展多樣化的滿足當地居民需要的社區教育,服務社區。近年來,我國對職業院校服務社區越來越重視,《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規劃》(2014—2020年)以及《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都明確提出了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要求。職業院校如何為社區服務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問題。文章對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現狀以及取得成功的經驗進行了梳理,希望能為我國職業院校服務社區提供一些經驗與啟示。
一、國外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現狀
(一)美國社區學院
美國社區學院又叫做“人民的學院”,它的職能豐富,包括大學轉學教育、職業教育、普通教育、補償教育和服務社區五大職能。其中,社區教育的職能指tion社區學院結合社區的特點和社區居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了多種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課程和服務。和其他職能相比,服務社區的功能產生最晚,但現在的發展卻最為強勁。到目前為止,社區學院已經廣泛地參與到社區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為更好地服務社區,美國社區學院采取了多項措施來推動:一是通過多種方式與當地社區密切聯系。如使社區學院的教學內容與當地實際情況緊密結合。二是為社區培養各種有用之才。三是學院還為當地各年齡階段的居民提供受教育機會,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二)德國民眾高等學校
在德國,社區學院被稱為“民眾高等學校”,是目前德國普及最廣、地位最高的繼續教育機構。它由地方政府管理與監督,在日間、夜間及假日為全體國民提供繼續教育課程,以促使民眾陶冶身心,提高精神生活,完成公民教育。德國各類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社區服務功能主要集中在補償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升級教育和轉崗培訓等。作為全國普及性最廣的職業教育機構,德國高等民眾學校具備上述的諸多社區服務職能。
(三)澳大利亞TAFE學院
TAFE是“技術與繼續教育”的英文簡稱,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緊密結合的產物。澳大利亞TAFE學院以產業為主要推動力,政府、各行業和學校間緊密聯系,學院既保持與中學、大學的有效銜接,又保持自身獨立。作為辦學靈活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它是澳大利亞涵蓋為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體系在內的三大教育體系中最大的組成部分,也是國際上較為推崇的職業教育成功模式。同時,TAFE學院是政府所有的公立性質的職業技術學校,其辦學理念為“學生為本,能力為本”。
(四)加拿大社區學院
加拿大社區學院的辦學模式是在繼承美國社區學院辦學模式和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實際而形成的。社區學院一直堅持市場導向,注重學院和工商業、社區的聯系,著力培養能夠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實用型人才。為使專業和課程更具針對性,學院在開設新專業和課程前,會先進行市場調查與分析,再與政府部門、企業簽訂合同,根據對方的需要設置相應的專業和課程。此外,加拿大社區學院是社區教育和居民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可使社區居民就近接受各種類型的教育。以“興趣課程”為例,這類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滿足社區成員的多樣化的興趣和需要,深受社區居民喜愛。
總之,加拿大社區學院在其發展歷程中職能日益豐富,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社區教育等職能陸續發展起來,一方面為社會培育了大量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提高了全民素質與教育水平,因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二、國外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運行機制
國家、社會力量、學校這三大要素在社區服務教育的成功運行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建設合理的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運行機制,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學院外部的調控與監督機制的建設,包括國家、社會兩個要素;二是學院內部的建設與制約機制的構建。
(一)外部的調控和監督機制
1國家層面
(1)政府的領導體制。政府主導是各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主要特色。美國聯邦政府主要負責宏觀管理,通過法律的形式引導社區學院的發展。各州以及地方政府負責社區學院的具體事務。德國高等民眾學校管理體制呈多元化的特點,以州政府管理為主,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參與。澳大利亞TAFE學院以政府為主導,州政府負責開辦TAFE學院,聯邦和州政府負責制定相關政策,并進行財政撥款。加拿大政府亦通過政策頒布及財政撥款的方式主導社區學院的發展。
(2)政策與法律。政策與法律制定的確立不僅確保了學校的地位,也使得學校的經費、教師的工資待遇等得到保障。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當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社區教育的相關法律,如1966年頒布《成人教育法》,1980年頒布的《中學后繼續教育法》和1994年制定的《再就業法案》等。在德國,各州政府的成人教育法保障了民眾高等學校的發展與經費支助來源,奠定了民眾高等學校持續發展、持續服務社區的法律基礎。澳大利亞TAFE學院亦有多種保障多渠道經費的法律,如《職業教育與培訓資助法》等。
(3)資金保障。一般來說,政府的財政撥款是各個學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目前,美國社區學院辦學經費主要依靠的就是政府的財政撥款,除此之外,還包括當地稅收和學生學費等。民眾高等學校為德國整體公共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得到國家財政普遍資助。其經費來源除了聯邦和地方政府的資助,還包括學員學費,通常學員學費收入占百分之四十,政府補助占百分之六十。澳大利亞TAFE學院的經費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協同負責,其中,州政府承擔主要經費,聯邦政府提供補充經費。加拿大社區學院辦學資金來源廣泛,除了最主要的財政支持外,還包含學員學費、行業企業投入和社會組織捐贈等。
2社會層面
美國政府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教育。社區學院也積極通過與商業組織、俱樂部、慈善組織等的合作對社區教育的組織形式和學習內容進行豐富和提升。各種民間機構和協會雖與社區學院無直接關聯,但可從多層面影響社區學院的發展。德國的職業學校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辦學,即“雙元制”,雙元分別指職業學校和企業。學生既可以在職業學校學習專業知識,也可以到企業實踐或接受培訓。其最大的特點是以學校教學為輔、企業培訓為主,充分調動并發揮了企業的主動性。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特別重視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各級政府及TAFE學院都設有行業咨詢組織,各行業、企業及社會組織都能夠廣泛參與到澳大利亞TAFE學院的辦學中去。行業咨詢組織由各行業中經驗豐富且具有較高聲望的專家組成,主要負責處理政府、企業和學校三方的關系,在把企業的需要提供給政府和學校的同時,向企業宣傳政府的政策走向,并推薦學校的培訓項目及課程給企業。加拿大社區學院的辦學過程中,行業、協會及社會各界亦可以直接參與,這加強了學院與行業、企業及社區的融合度與依存度。一方面,拓寬了社區學院的融資渠道,使社區學院解決了設備及師資來源問題,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了辦學質量;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社區學院學生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內部建設與制約機制
1學院內部的領導與管理機制
學校內部領導團隊由董事會及其他機構組成。美國社區學院的領導機制為董事會統一指導下的院長制,院長負責學院內部事務的協調與組織。澳大利亞TAFE學院的最高權力機構為院級董事會,學院管理者須對董事會負責。加拿大社區學院由學院委員會及各學院的董事會領導及管理。
各學校董事會成員均來自社區,由各行業代表組成。學院內設的專業均由當地相關的各行業成員擔任顧問,他們既熟悉社區情況,又深諳行業情況;既能對專業和課程設置提供建議,又能預測社區發展趨勢。如澳大利亞TAFE學院董事會成員均是各行各業的一線專家。加拿大社區學院委員會成員均由當地官員、企業家、社會名人、教師及學生等組成。
2教師隊伍方面:專兼結合
這些學校的教師隊伍大多是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相結合。專職教師比例相對較少,兼職教師數量達半數以上。其中,這些兼職教師均來自各行各業,經驗豐富,技能扎實。如美國社區學院的專職教師一般不超過50%,一般承擔基礎類課程。兼職教師占到一半以上,一般由當地的企業家、專家及各行業一線技術、管理人員等組成,主要承擔專業性較強和技能型的課程。數量如此之多的兼職教師一方面可以減輕學院負擔,另一方面滿足了多元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需求。澳大利亞TAFE學院教師的選拔過程中必須有各領域專業人員的參與,從而確保選出的教師能夠滿足學院及行業需求。同時,為了彌補這些兼職教師缺乏教師專業技能和資格的缺陷,TAEF學院支持這些兼職教師到教育學院或大學接受師范培訓,最終獲取教師職業資格。加拿大社區學院采取專兼結合“雙師型”教師隊伍組建方式,要求教師既要有一定學歷,又要有相關的實踐經驗。其中,專職教師不到一半,其余均為短期的兼職教師。這些兼職教師均來自相關的工商企業界,兼備理論與實踐經驗,主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實習工作。
3資源共享方面
學校面向全體社區成員,主動利用自身豐富的教育資源,引領社區教育的發展、解決社區建設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多元的社區教育,以實際行動落實社區教育一體化的理念。如美國社區學院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包括教學設備、教學材料、教材等有形的教學資源及學習氛圍、校園文化、學習理念等無形的教育環境。與此同時,社區學院也積極和社區內有公共設施的部門合作,如圖書館、企業等。這既使得社區學院的學生享受了多樣的社區資源,也促進了社區內部的建設和發展。德國各民眾高等學校皆有獨立的硬件空間設施,能夠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要。加拿大社區學院也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通過社區圖書館和社會工作者服務站等設施的建設,實現資源的共享。
4課程設置
這些學校的課程設置豐富多彩,能夠多層次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德國的民眾高等學校以社區內的成人為主要對象,提供的課程包括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課程、學歷標準課程、國家職業證書考試輔導課程、地方特色課程等。學員在澳大利亞TAFE學院習得的技能可用于職業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各類興趣課程,其服務對象既包括各行業職工,也包括那些想充實自身文化生活的社區居民。
5其他方面
美國社區學院的入學標準低,學費低廉,能夠滿足普通民眾的基本學習需求,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澳大利亞TAFE學院對學生實行人性化管理,對學生年齡、學歷和社會階層都沒有任何要求,不論是小學、初中畢業生,還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不論是殘疾人,還是社會失業者都有資格成為TAFE學院的學生。德國民眾高等學校,廣泛設立于德國境內,為人民提供了普及的終身教育場所。這些學校堅持開放性的入學原則,不分性別、年齡、職業、黨派、宗教信仰、國籍的入學方式有助于各階層民眾參與繼續教育,以達到提升整體社會素質的目標。
三、國外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啟示
國外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歷史悠久,在服務社區的過程中,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總的來說,我國職業院校得到的啟示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政府的有力指導。雖然我國職業教育在法規和政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然而它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影響了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如今我國職業教育已進入轉型階段,為了確保職業教育能夠更好地服務社區,需要制定真正符合需要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其次,多元的投入與管理機制。我國地方政府目前對發展職業教育積極性和力度都有待提高, 政府也很少參與學院的決策與管理,這是我國職業院校難以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阻礙。職業院校要想在服務社區方面獲得長遠發展,首要任務就是明確地方政府責任和義務,保證其對社區學院的各方面支持。同時,社區學院應積極調動行業、企業、社會機構等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為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再次,職業院校要積極探索,找準定位,服務社區。職業院校可以和社區共享教育資源,主動與社區合作,滿足社區發展的需要,解決社區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最后,建設高質量的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師隊伍。我國很多職業院校的教師雖然理論基礎扎實,但是實際操作水平和經驗不足。針對這一現狀,學校一方面要面向在校教師展開實踐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學校應多從社會上聘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兼職教師到校任教,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職業院校服務社區的師資需求及社區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毛澹然.美國社區學院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徐琦.美國社區學院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3]楊應崧.各國社區教育概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0.
[4]劉堯.中國縣級社區學院發展研究[M].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3.
[5]劉春生,李建榮.美國社區學院社區教育的發展與展望[J].職業技術教育,2005,(7).
[6]韋曉陽.美國社區學院的特色[J].職業技術教育,2007,(1).
[7]梁燕青,候維芝.高職院校服務社區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7,(3).
[8]常艷麗.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特色及其對我國高職院校的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06,(8).
[9]汪全勝.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社區服務模式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9,(10).
[10]楊曉,程接力.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4,(10).
[11]楊麗波.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社會伙伴關系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
[12]傅春長,皮國萃.加拿大社區學院教育職能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6).
[13]李英英.美國、澳大利亞、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1.
[14]劉海.澳大利亞技術與繼續教育改革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15]凌淑莉.美國社區學院職能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16]馬月蘭.美國社區學院的社區建設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04.
[17]秦峰.澳大利亞TAFE及其對當代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啟示[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
[18]吉莉莉.加拿大社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以喬治布朗學院為個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7.
[19]邢清華.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及其促進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2.
【Abstract】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the community can promote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overseas researches on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the community of Chinese scholars, summarizes its current situ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ustralia, Canada and other countries, points out that in these countri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community service has two aspects: Firstly, the external regulatory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s; secondly,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se two aspect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the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foreign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the community; situation; experience; inspiration
(編輯/徐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