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才
【摘 要】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值得讓人終身學習的課程,其不僅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同時還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進行教育和改善,對學生平時有損道德規范的地方進行修正。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學生的思想水平進行升華,培養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意識,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政治素質以及道德品質。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滲透
以人為本,簡單來說,是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人社會發展中占有的地位和所發揮的作用。它是一種強調人、尊重人、依靠人和為了人的一種價值取向,這種取向已成為當前我國主要發展的科技觀。中學生是人確立性格和素質培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主。本文通過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以人為本的關系開始引導,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進而對如何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出幾點可行性的建議。
一、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以人為本之間的關系
以人為本是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當前教育中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主要目標。將以人為本引入到教育理念中,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前提,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意識。這樣一來,對促進中學生的成長和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教育方向有所偏頗
中國式教育以試卷的方式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各大高校名校也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對所謂好學生的選擇。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為“應試教育”,專門為考試而生的教育,有著極大的局限性,對學生的發展及其不利。當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強調統一性的教育,不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用一貫的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的個性化普遍逐漸退化,都成為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二)過高的要求
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及對社會的認識方面進行忽視,以自身的標準對學生提出要求,并沒有認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在社會中有自己的閱歷、看法、見解。過高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拔高會產生揠苗助長現象,對學生的思想水平及身心的發展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
(三)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由于是應試性教育,中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對學生來說其內容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同時,其教學內容的更新時間也十分的漫長,許多當代的人文精神和時代的風貌未能及時的融入到課本當中,使學生在時代的快速更新中卻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四)教育方式滯后
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還停留在說“理”的階段,而不善于將“理”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讓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多情況下,是老師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單項說教,而學生對老師卻不進行單向回應,這足以說明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過于落后。
三、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融入以人為本的觀念
(一)教師應轉變觀念
教師在進行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樹立“育人為本,以人為先”的教學意識。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書本上的內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的方法。有人曾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也同樣是這個道理,教師更重要的內容是教會學生如何在社會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獲得生存,知識是片面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怎樣學習。
(二)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
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融入以人為本的觀念,主要是將學生看做主體,其他一切方面都是次要的,可以忽略的。教師應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其個性化的發展、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課程的選擇重視程度。而不是一味的聽取家長老師對自己的選擇,他們的本意固然是為自己著想,但無論何時,他們給的建議都不能取代你心中所想,聽取別人的建議是好的美德,但是不能一味的聽取。以自己為主,以自己心靈上發出的聲音為最后的決定。
(三)實施應試教育模式的改變
應試教育的模式阻礙了許多學生的發展,很多學生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張不開嘴,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就像一個不會思考的人偶一樣。因此,應試教育的模式必須得到改變,將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進行轉變。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是“以人為本,育人為本”,在素質教育模式的發展下,學生有更多的空間進行思考,有自己的意識,而不是只是被教師所牽引的人偶。素質教育更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個性特長的發展。
(四)采用互動式教學策略
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為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實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課堂過程中,讓學生成為主人公,教師成為配角,配角的主要任務是對主人公的出場進行鋪墊,做好準備。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教學策略,這樣一來,在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的同時,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智慧得到啟發,思維得到點撥,兩全其美。
四、結束語
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中學生思想教育中,能夠使學生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進行真正獨立的思考、學習,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應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將以人為本滲透到各種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馮秀梅.以人為本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構建研究[D].寧波大學,2012
[2]陳沖.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4
[3]王珺.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新思考[J].文教資料,2014.2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