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寶厚
摘 要: 小學數學相對于其他科目,在教與學中難以找到讓孩子們的思想激情活躍的成分,數學課堂往往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取決于興趣。相對高年級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較差,教師應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方面多下工夫。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對這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的教學方法進行長期探索,在盡可能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前提下,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有效對策
一、通過樹立教師威信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學識、修養和在教學實踐中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真正樹立起威信,讓學生從心里真正喜歡自己,而絕不是靠單純的師道尊嚴強求的。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想方設法將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把數學知識融入有趣、誘人的生活問題中,引導孩子們在解決這些問題中切實感受到數學的樂趣,營造高效而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要充分利用恰當的風趣幽默語言,緊緊抓住有效的課堂時間,充分活躍課堂氣氛,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好、學會,不要把更多教學任務通過作業的形式留給孩子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孩子們喜歡的角色,就要通過自己的教學藝術和魅力,給學生提供更多快樂學習的機會,做好引導和啟發工作,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在數學課堂上,師生共同融入特定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學習氣氛至關重要,有利于知識的傳授。教師能夠有效調節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小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可以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濃厚的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圍繞特定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提高實踐應用的興趣和能力,盡可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并且取得實效。
二、信息技術應用與課堂教學管理結合的嘗試
隨著科學技術與教育改革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在學科信息化的高效課堂管理過程中廣泛應用,這對教師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信息技術應用正在從一門獨立課程向其他學科滲透;本文探討了在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管理實踐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相關問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改變傳統教育觀念,融入現代化管理理念,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管理結合的途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強信息技術應用效果,構建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效課堂管理模式。在數學課堂教學管理實踐中,嘗試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教學改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優勢,強化信息技術與數學基礎知識教學的有效結合,使信息技術應用能夠為數學教學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信息技術應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一定要讓孩子們在參與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夯實數學基礎,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探索新知識的興趣。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經常讓孩子們圍繞所學數學知識,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設計各種表格,引導孩子們進行大膽創新,不用嚴格按照老師指定的模式做,開動腦筋、不拘一格,大大開發孩子們的創新思維潛能,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發展。孩子們都比較喜歡計算機,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多為小學生增加實踐機會,讓學生盡可能熟悉數學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應用的狀況,進一步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熟練使用一些常用軟件,輔助學習數學知識。把數學基礎知識的抽象內容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形象化地傳授給孩子們,而且在實踐應用過程中不斷激發小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在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們應用計算機的優勢,進行自主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建議學校面對實際情況,讓數學教師兼任信息技術課,重新確定信息技術應用與數學課程結合的任務,把素質教育和數學教學統一起來,重視發展孩子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參與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調查過程中,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制作一些簡單的數學命題,始終圍繞興趣二字做文章。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刻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因此,建議學校領導,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結合的學時延長,探索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興趣。讓同學們在對計算機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重視能力培養。
三、調動學生情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通過調動學生情緒,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前提。構建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促使教學平等,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需要教師以極大的愛心和責任心實施,因為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才會樂于學習,接受知識的效果更好。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最好不擺架子,由于小學生的心理不成熟,教師的言行有可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語言盡可能友善親切,態度一定要和藹可親,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和良師益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好組織引導工作,主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服務意識,讓孩子們處處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這是現代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的科學定位,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注意不能將自己的不愉快情緒帶入教室,要盡可能縮短師生間情感的距離,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活潑愛動、好勝心強、喜歡表現自己等特點,除了采取多渠道教學方法外,還應該適當創造一些讓學生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也可通過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喚起學習的自信心,滿足學生心理上的成就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孔繁霞.小學數學教學效能實證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04-25.
[2]文輝.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知報,2010-11-01.
[3]劉群.更新觀念,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吉林教育,2009-10-10.
[4]郭林青.小學數學探究性課堂教學[J].教書育人,20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