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美
摘 要: 課堂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場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創建高效課堂是所有高中地理教師一直都在探討的問題,高效的課堂教學意味著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本文分析了學生地理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創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幾點解決策略。
關鍵詞: 高中地理 高效課堂 問題 解決策略
高效課堂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用合適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學生所獲必須高效,教學投入與產出必須高效。作為地理教師,我們該怎樣做才能利用有限的時間,高效地完成地理教學任務,創建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首先要了解學生地理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地理基礎薄弱。
首先,學生初中階段對地理知識的學習重視不夠,雖然我所在地區的初中地理在初二階段進行全市會考,但因為學生受傳統觀念影響,把主要精力投入語、數、英等學科的學習,再加上地理會考主要采取等級制計入中考成績,無法引起學生及家長的重視,導致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不牢固。
其次,相互聯系的學科沒學好。地理學中的有些知識需要用到物理、化學、數學等知識解釋,對于文科生而言如果相關學科沒學好,要解釋一些地理現象就變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如地球運動的知識,需要立體感,大氣的垂直運動需要物理中的熱脹冷縮原理,土壤中的肥力下降需要用化學的原理解釋淋溶,等等。
2.主動學習能力較差。
文科生基本上都是理科方面知識比較薄弱的同學,他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往往側重于語數英而忽略地理,把地理學科當成“小科目”,弱視了地理在高考中的價值,造成他們在課堂上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學習。他們為了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績,陷入死記硬背、生吞活剝的怪圈,只注意原理和規律的記憶背誦卻忽略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這樣不但不會提高地理成績,反而會導致其學習成績的下降。
3.受思維定式的影響。
地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由于現在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的限制,學生主動感受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把地理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解答問題時總是受其思維定式的影響。如遠日點和近日點的時間問題,我們都知道遠日點是7月初,近日點為1月初。學生的思維定式為:遠則冷,近則熱。所以他們總認為7月為近日點1月為遠日點,從而得出錯誤結論。固有思維定式讓學生在做題時失分不少卻無法引起他們的重視。所以改變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也是解決地理學習的關鍵之一。
以上三點是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中之重。而高效課堂是解決這些問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把握高效課堂,讓學生能夠適應全國卷背景下的高考試題變化趨勢和新課改的考查要求,從而取得高效的學習效果,值得高中地理教師探索。
二、如何創建地理高效課堂
1.夯實基礎,化難為簡。
很多人包含教師對學生沉迷于網絡和游戲非常困惑:虛擬世界到底有何魔力讓學生欲罷不能?大部分游戲其實并不難,有些甚至于簡單至極,秘訣在于游戲過關后有相應獎勵或升級,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未曾有過的成就感在游戲的世界中得到滿足,從而獲得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從未有過的快樂。因此,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可以借鑒游戲模:化難為簡,即把復雜的地理事物或現象簡單化,讓學生學得容易。
如東西半球得分界線不是0°和180°而是160°E和20°W,我們可以這樣總結:就是把東經度整體向西移動20°。這樣,學生自然很容易就記住了東西半球的位置和精度范圍。
再者,我們都說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在給學生解釋“為什么”之時,如果前因后果一大堆,則學生也只是霧里看花不知所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形象而通俗的講解。例如漁場的成因。漁場產生的原理是食物充足的海域。那么為什么會帶來食物呢?因為河流入海口營養鹽類物質,大陸架海域浮游生物多,寒暖流交匯于上升流,都會帶來海底的豐富的營養物質,這樣通俗易懂。
2.積極引導,培養自主。
學生對于地理的“忽視”,其實也反映出他們在地理學習上的畏難情緒,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死記硬背之下成績依然是“濤聲依舊”,未見任何起色。有的要么失去信心而自暴自棄;有的要么不知所措而心煩意亂。此時的我們應該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克服學生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在學法指導和解題策略上多給學生一些幫助,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3.聯系實際,創建高效。
在城市化速度如此快速的中國,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在下降,不知道自然界的某些事物或地理常識是可以理解的。地理新教材重視學生的參與性,強化全球意識、整體意識、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等,注重聯系生活和生產實際,尤其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與體驗,以小見大,使學生感受到“地理無處不在,地理無時不有”。因此,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或平時的學法指導上要注意聯系實際,只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創建高效的地理課堂才能得以實現。
如我們在教學溫室效應、地震與自然災害、能源問題、金融危機與產業結構調整、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熱點知識時,可以結合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敘利亞內戰和美國次貸危機等學生關心的話題,運用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知識進行分析和闡釋,逐步訓練學生學會運用教材主干知識分析熱點問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解題能力。
總之,在創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才能高效地實現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構建高效地理課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最終“會學地理”。
參考文獻:
[1]孟祥凱.談高中地理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評價[D].遼寧師范大學,2004.
[2]朱繼美.高中地理“問題解決”學習模式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0.
[3]吳豐軍.淺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并構建高效課堂[J].科技資訊,2010(24).
[4]石慶真.高中地理教學的幾點建議[J].魅力中國,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