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摘 要: 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要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效果,開創互動型教學的新型模式,不斷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但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展開了探討,提出了互動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互動教學策略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孩子學習的第一門語言,因此小學語文成為最基礎且最重要的課程。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而言,課堂互動環節既符合學生成長階段的好動特征,又能成功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但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互動教學的開展并沒有收到太多實效。
1.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
1.1互動形式單一。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采用的互動形式大多是個體互動及個體與集體互動,而在教師與學生集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略顯不足。相關調查顯示[1],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時間僅占15%。但現實是,學生個體互動是教學互動的重要組成形式,這種互動的成效因為沒有展開和挖掘而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增強。也就是說,學生之間的個體互動必須引起教師的重視,必須將其毫無保留地激發出來。
1.2互動內容偏差。
應用在語言教學環境中,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互動都可以看做是人際交往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可以將互動歸為三種內容:認知互動、行為互動和情意互動。對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習的主要目標在于掌握語言知識,次要目標是促進自身的行為認知,培養情感態度,如果學生沒有實現課堂上的感情交流與溝通,就會失去個性化發展與表現的機會。所以在互動內容上,當前教師還缺少慎重的考慮。
1.3互動層次較淺。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安排的互動任務整體看層次較淺,并沒有產生必要的思維矛盾激化與碰撞,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沒有任何情感上的波動,過于平穩的互動環境使得互動有死板化的趨勢,一旦互動內容與環節缺乏深刻探究,那么學生就很難培養自身的發現能力、分析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4互動作用失衡。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發揮引導作用,但當前很多教學課堂中教學主體依舊是教師,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和服從的地位,有的教師在互動環節過于強勢。真正的人際互動和語言學習互動要保證雙方具有交互性,應用在師生之間教與學關系中更應發揮這種作用[2]。教師是互動中的一個個體,要努力為學生構建包容和共享的互動氛圍,使互動作用不至于失衡。
2.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的策略
2.1加強語言溝通,增強互動效果。
增強互動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語言溝通,具體到語文課堂上,就是教師提出問題,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期間強化想法與思路的交流,讓學生對問題產生直接的想法,強化交流學習的感受,加深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比如,在學習《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時,課文內容講解過后,教師預留一段時間作為課堂交流互動時間,反問學生:“這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一些學生或許會回答學習邱少云視死如歸的精神,有的學生回答學習邱少云英勇獻身的勇氣,有的學生回答學習邱少云忍痛堅持死守,為了不暴露目標,即使大火燒身,也不卑不亢的毅力。這種互相探討互相交流的形式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英雄的奉獻精神。
2.2共同完成任務,建立融洽關系。
新時代下的課堂教學,提倡的是和諧氛圍的營造及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只有寓教于樂,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學,自覺學習,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到小學語文的互動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任務的方式團結學生共同完成,在完成過程中強化互動與交流,實現交流中的情感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比如在學習《游園不值》時,除了要學生學習生字以外,還要對語句進行翻譯。比如“應憐屐齒印蒼苔”一句,學生要學習“屐”的含義與用法。在訓練過程中為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以默寫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比一比理解與記憶能力,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形成良好的競爭形式與互動交流模式,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
2.3給予鼓舞獎勵,增強學生信心。
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課程的評價包括很多功能,必須充分發揮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診斷、反饋及鼓勵的功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并在學生發揮潛為后毫不吝惜贊美之詞地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理想的風箏》時,在學到“每個學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段落,教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帶有感情地閱讀這一段。又如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教師可以分配兩位學生對文中的角色對話進行閱讀和表演,學生閱讀得更富有感情,表達更生動。教師還要善于抓住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情感細節變化,待學生感情流露之際,加強與學生以心對心的互動,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給予學生極大的肯定和學習的自信心,多為學生爭取才能施展與個性展現的平臺,進而不斷提高課堂互動環節的教學效率。
3.結語
互動教學是當前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形式,將互動的優勢淋漓盡致地發揮于課堂中,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單向教授教學形式的缺陷,使得語文教學手段與效率得到極大的優化與提高。總之,在小學語文互動教學中,教師必須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互動氛圍,為學生創造無限的發揮機會,拓寬互動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的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雪.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5,3(08):21-23.
[2]曾振良.加強互動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3,5(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