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中學生的體育成績己與升學及評優緊密聯系,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成績也己得到學校、社會及相關部門的重視。而中學存在的“體育后進生”這類特殊群體,他們體育成績較差,有的甚至距《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最低標準還有很大差距,他們更應該是老師、家長和社會相關部門重點關注的對象。
關鍵詞:中學體育;后進生;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1目標教學模式構建
以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從而根據課程及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稱之為目標教學模式。目標教學模式適用于全體學生,尤其適用于自制力和自覺性差、學習目標和動機模糊不清的學生。目標教學模式重視師生之間的反饋與評價,經過師生間的交流,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的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將目標教學模式應用到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中,教師按照體育課程及教學目標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能享受到自己體育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并以此來帶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自覺性與自主性,激勵學生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目標教學模式是面向全體學生,體育教師在授課時,要以體育教學目標為基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尤其是體育后進生,經常與他們溝通交流,并讓他們參與到目標制定的過程中。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時,目標要適當,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戰難度,學生通過努力達到既定的目標,這樣才能調動學生主動性。在完成目標期間,師生之間及時進行交流,將學生存在的問題解決后,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在下次體育學習或體育鍛煉中不在犯同樣的錯誤,從而盡快達到所制定的目標。例如耐力跑不僅是體育后進生的難題,對大部分中學生來說都是一大難題。學生在練習耐力跑時經常會出現“岔氣”的現象,教師要及時反饋給學生解決的辦法,例如在耐力跑的途中同學之間不要交流,調整好呼吸,根據自己的節奏跑。通過運用目標教學模式,將長期目標分為多個短期目標,讓學生逐個完成,從中體驗到成就感,提高其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待目標達成后,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給予學生肯定的態度。這對于學生來說,尤其是對于體育后進生來說,得到教師的肯定,必定能提高其在體育學習中的自信心,為完成下一個目標調動其積極性,進而完成最終目標。在完成最終體育目標的過程中,要及時、經常指引學生不斷向制定的最終目標靠近,并在達到最終目標后,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從而使學生更了解自己。
2發現教學模式構建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及時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發現式教學模式注重讓學生獨立思考,著眼于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等發展及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體育學習或體育活動中對含有運動技能原理、規律以及技能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從而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能準確掌握并運用「川。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與提高是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所以在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讓學生運用過去己學的知識和經驗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將發現式教學模式應用到體育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既能理解明白教師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又能準確掌握教師所教授的動作技術,并使學生提取己學習和掌握的運動原理,靈活采用不同的體育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身體育學習過程中智力類型和水平的發展速度。體育教師在采用發現式教學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問題情境,將要教授的內容向學生表達清楚,根據所要教授的內容,提出問題,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自我觀察、自我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發現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教學時,確保所教授的體育知識或體育技能難度適中,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維持學生體育學習的內部動機。要想發現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應用順利,關鍵在于體育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情境問題時,要符合學生體育學習的狀態和實際水平,學生經過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親自發現其中所隱含的東西,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并將所發現的東西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系統中,使自己更好、更快的掌握教師教授的理論知識與動作技能。學生在發現并提出問題時,教師不過早的予以判斷,允許學生出錯,主要目的在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假設。例如在教授挺身式跳遠的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動作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步頻和步幅測量自己的起跳點,通過學生自身實踐,發現在其中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的辦法。
3成功教學模式構建
成功體育是成功教育的一種延伸和發展,而成功體育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加其成就感,并且通過成功遷移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總體說,成功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幫助在體育學習或體育活動中遇到困難的學生走出困境,旨在讓每位學生尤其是體育后進生能在體育學習或體育運動中都能體驗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功感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體育教學模式主要強調老師通過了解、研究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完成體育任務的難度,讓其體驗到獲得成功的愉悅感,并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引導他們將自己獲得的成功歸因于自己的努力,從而增強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自信心及意識,對完成體育學習任務提供更大的現實性。雖然該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獲得成功感,但并不否認在其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失敗。成功體育教學模式,通過營造良好的體育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的學習環境中,學會并掌握體育教學的內容。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比賽或游戲時,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比賽內容或游戲,讓所有的同學都能參加其中,并享受其中的樂趣。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生課上的表現及掌握情況進行分組,為每個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老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練習,最后組織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在其過程中,如有學生完不成既定的目標,教師要適當降低跳高桿的高度,讓每位同學都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從而體驗成功的愉悅感。最后教師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表現較差的學生及時的鼓勵,有利于學生建立對體育學習的自信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適用于內在動力型體育差生。
參考文獻:
[1]李其順,王靜.大學公體課體育差生心理障礙的調適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2):90-91.
(作者單位: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大營子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