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友和
【摘 要】化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可以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也可以讓我們發現許多神奇的現象,化學知識的合理利用可以讓不斷造福人類。所以如何學好化學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效率 習題鞏固 進行實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3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接觸化學的時間是在緊張而又忙碌的初三。大部分同學對于這一門新的課程充滿期待,大家不知道自己會在這門新的學科中學到哪些有意思的知識;同時又是恐懼的,怕自己沒法很快適應新的學科的學習。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高效學習初中化學知識進行探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夯實課本基礎
提高課堂效率和牢固掌握課本基礎是學習任何一門課程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但是對于剛剛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如何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是關鍵,因為只有產生了興趣,學生們才會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這需要老師的辛勤付出,對此老師要考慮怎樣才能最大的吸引同學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和學習效率。
我覺得可以從這三點入手,第一,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引發學生們的共鳴,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對于剛剛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談空洞的化學離他們太遠,他們不懂,只有將他們身邊實際的問題、他們所能感受到的問題導入到課堂,才能激發他們對化學深入了解的興趣。第二,我們倡導實驗教學。往往實驗是最吸引學生眼球的環節,在化學課中,需要做的實驗還是比較多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老師可以把每一個實驗做給學生看,讓他們去感悟化學的神奇力量。第三,鼓勵孩子們小組學習。在課堂上,學生才是主角,因此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們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每節課在老師講授完新課后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組推薦優秀者發言在全班交流,只有這樣孩子們的主動性才會更好的提高,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
化學是一門知識性很連貫的學科,所以只有在牢牢掌握住課本基本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對習題、對知識體系有更好的理解,像元素周期表就要牢牢掌握。對于各個反應式也應該牢牢記住以及對于各個實驗的現象都要加以深刻的記憶。
二、習題鞏固,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
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當天的課本知識點都記住了,但是一到做題就很茫然”。這是正常的,因為學生記憶知識點,只是單純的對知識的記憶,是最基礎的,并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但是做題就不一樣了,通常一道題目不會僅僅考一個知識點,一種思維模式,所以通過做題來鞏固當天學習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做題的效率呢?在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一頭扎入題海中,盲目的搞題海戰術,要對做的題進行選擇,并且做完題后要進行思考。對于剛學習完的知識來說,學習能力相對來說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簡單的題目進行鞏固,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由易到難逐步深入,不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太難的題目,以免打擊自己學習化學的熱情。
還要強調的是對做過的題目進行反思。有時候,對做過的題目進行深刻的反思總結要比新做一道甚至是兩道題目要有效得多,不思考不做題,并且一定要把錯題整理下來,錯題是學習過程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出了問題就要解決,合理處理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把該錯的、不該錯的分類整理,從來沒有做過的題目出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反復做的題目反復錯就應該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平時沒有注意積累錯題,是不是積累的錯題從來不翻閱。在學習中不難發現把錯了的題目整理在筆記本上,只有試卷發下來的那一段時間對這樣的題目會有簡單的記憶,過了一段時間再拿出來做,腦子里可能會對題目有印象,但是準確的做題方法已經忘得一干二凈,這就是因為沒有在課后加以鞏固,所以說,鞏固是一次再次學習的機會,不應該放棄舊題盲目追求新題。
三、積極進行化學實驗
我們都清楚化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同物理是相互貫通的,化學老師的第一堂課通常是從一場奇異的化學實驗開始的,如變魔術般的現象能夠讓人聯想到化學的神奇色彩,優美的化學實驗現象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欲望。
初中化學的學習通常是從了解基礎知識開始,首先了解的是化學元素,元素符號的書寫以及讀法,因為與英語字母有相似性,通常學生剛開始無法完全接受,甚至讀音都不能準確讀出,而化學不像語文數學等科目每天都可以上課,這樣的科目通常是一周有幾次課,學生的遺忘率也是自然而然的比其他科目偏高,因此增強學生記憶知識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課后適當布置作業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少而精、高效率的課后作業是一種提高學習能力的途徑,在學習占主要精力的初中時代,努力學習才能發掘自身的潛力。
其次就是化學實驗?;A知識穩固之后,適當的動手能力與基礎知識相結合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自己親自動手體會得到的技能遠比別人硬塞的知識容易消化得多,自己試一試才會有自己的體會與理解,從而更加深了印象。
最后要注意的是化學反應的現象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反應的現象要清楚最基本的代名詞,如白煙與白霧這一組現象學生很難分清楚,值得慶幸的是初中所需要掌握的化學現象并不是太多,用腦子記下來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還有一點就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首先應注意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別是什么,在方程式的兩邊要書寫清楚;還要注意化學反應的條件,不同的條件下反應物所生成的生成物是不同的,特別是在氧氣中燃燒時,燃燒的充分與不充分所得到的產物是不一樣的。生成物中產物的狀態根據化學反應原則正確標記,最終配平化學方程式,用化合價升降法或者觀察法,根據題目的不同自行判斷,最后把方程式標明等號。
通過實驗能學習到相關的化學知識,親身經歷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新的理解與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增加實驗的次數,讓學生自己來感受化學,是學生對教材上的理論知識有更加客觀的認識,這會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總之,學習講求效率,我們理應尋找更多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盡量把學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學習不是一味追求快速,而是效率與速度的結合,初中化學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多觀察周圍生活中的現象,與化學的知識相聯系,并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