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佳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一直以來,語文的教學都受到來自多方的關注,包括研究學者以及學生家長等。不少語文教師為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而努力著,但是小學語文教學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語文知識的學習會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本文將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分析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44
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基礎階段,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在教學方法上尋求突破,經過學校和老師的努力,很多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方法都有了不同的創新,隨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于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老師而言,教學中依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意識到了這類問題對學生產生的重大阻礙,下面將對此進行總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
(一)教學脫離實際,沒有緊密聯系生活
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幾乎為零,尤其是對于一門比較注重基礎積累的學科而言,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對于母語的學習,需要老師能夠將教學融入到生活中去,從學生的生活中找到教學案例,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總結、學習的習慣。但在實際的語文課堂,很多老師將教學內容固定在課本上,這對于沒有學習基礎的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習就缺乏了吸引力,久之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更嚴重的就會成為語文學習困難戶。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沒有掌握好語文知識,在以后的學習或生活中就會感到相當的吃力,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也會存在一定的障礙。
(二)沒有意識到進行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習也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他們的學習基本上就依賴于老師的課堂教學。但每周的小學語文課時有限,如果僅僅依靠老師的課堂教學,不一定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這就需要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即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夠提升教學效率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老師卻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就出現小學語文教學僅僅依靠課堂講解的現象。老師上完課之后,學生如果有問題也無法解決,加上小學生沒有學習經驗,面對老師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膽怯心理,不會主動找老師問問題,這就導致了小學語文教學之后沒有進行實時鞏固,很多學生在課后可能就會忘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內容。
(三)教學方式機械化,課堂缺乏朝氣
教學方式機械化主要表現在以老師為主導的講授式教學、過分強調學生考試成績、課后作業布置太多。這三種做法對學生的直接影響就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課堂教學變得死氣沉沉。小學生年齡小,正是處于對一切事物都比較好奇、朝氣蓬勃的狀態,如果老師使用過于機械化的教學方式,不僅不會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狀態。對于小學生來說,鼓勵式教學和趣味教學是很好的教學方法,而許多小學語文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采用了傳統的機械化教學,這樣對學生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浪費很多課堂時間。
二、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語文教材中大多數課文的編排都是能夠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但每一個地區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活,教材中的課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老師能夠在使用教材時做到靈活運用,尤其是舉例子時最好能夠結合生活。以袁枚詩《所見》為例,詩中描寫的是牧童的鄉間童趣生活,詩的內容簡單,學生學習起來并不困難。但詩中騎黃牛、捕蟬的生活在如今卻是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體驗過的,如果老師講課時僅僅停留在課本上,學生未必能理解詩的趣味性所在。這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的生活舉例,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老師就舉出自身學生童年時所熟悉的童趣生活,包括去游樂園等。學生只有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將詩的內容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思考,對詩也才能有更深的體會。
(二)鼓勵學生互助學習,提升課堂朝氣
學生之間相互幫助是對知識進行鞏固的最好辦法,每節課中學生的狀態不一樣,學生的基礎也不一樣,所以雖然老師講的內容一樣,學生能夠領悟的知識卻不同,所以老師就要鼓勵學生相互溝通,彌補彼此知識點的不足。在課堂上,老師不能將課堂變成是老師的演講場所,而是要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比如讓學生思考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時,老師先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思考,隨后抽取學生來了解學生思考的情況,之后再進入學生溝通環節,即對學生自己想到的中心思想進行溝通交流。學生三五一組,溝通之后每個小組得出一個答案,一般而言,這個答案就是比較合理的了。有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課堂上昏昏欲睡,但在溝通交流環節,這類學生也能很快融入到學習中去,這相比平時老師面對學生打瞌睡時采取暴力的手段或是講笑話提神的辦法要好很多,也更具實用性。
(三)創新教學方法,創造合作學習的條件
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基礎如果不牢靠,在之后更加深入的學習中,學生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因為學生知識的限制,要解決這些問題是十分困難的,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有十分牢靠的學習基礎。創新教學方法,主要是基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言,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創造學生合作學習的條件,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有更多的參與。筆者在上文也已經提到了課堂提問中開展學生溝通環節,除此之外,對于合作學習還有很多可以靈活利用的地方。以作文課為例,很多學生在寫作時不知道如何下筆,沒有寫作素材,對此老師就可以提出寫作題目,由學生自由思考該怎么去寫,可能會用到哪些寫作素材等。學生單獨思考之后就可以進入交流環節,相互間交流自己想到的寫作素材,彼此的寫作素材也就都可以使用了。
總之,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并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只有在教學中做到“一步一個腳印”,夯實基礎,才能逐漸看到成效。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意識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在教學中做到認真教學、積極反思,對于自己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實質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