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
【摘 要】音樂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學生鑒賞能力的課程,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有助于在學生的心中播撒關于美的種子,能夠使學生對生活更加熱愛,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放松。本文試圖研究如何在山區小學中為學生進行更好的音樂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寓教于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8
音樂是一門無國界的藝術,不同的人對音樂可能有著共同的感受,悲傷的音樂讓人的心境變得低沉,歡快的音樂讓人們感到生活的喜悅,音樂對人的感染力可見一斑。小學階段的學生尚處于比較懵懂的階段,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這個階段往學生的心中種下音樂的種子,對于學生將來的生活和學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山區中的孩子接觸音樂的機會不多,并沒有城市中常見的電視、鋼琴、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學生接觸音樂的方式主要是通過音樂課來進行,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肩上的責任是比較重大的。通常人們將音樂作為一門不重要的副科來對待,對音樂這門課程過于忽視,這種態度是比較不可取,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筆者也贊同這一看法。總的來說,山區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寓教于樂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音樂的教育需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這就是說,小學音樂的教學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并且注重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使學生學習音樂有著比較大的動力。要想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
首先,要求音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導師,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了興趣,在音樂課堂上就不容易分心,學習起來的效率也比較高,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使教師的音樂課堂效率最大化,音樂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意味著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和基本的學習態度,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后再去進行教學,才能夠有效地提高音樂課堂中的教學效率。教師想要達到寓教于樂的目標,必須先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音樂并不是一首虛無縹緲的曲子,課堂上放幾首歌就可以了,音樂教育是一門課程,如同柏拉圖所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可以看到小學音樂的教育作用是非常顯著的,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是教師寓教于樂的一個重要鋪墊,只有學生對音樂這門課程產生了興趣之后,音樂教師的教學才能夠起到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得到提高。
其次,音樂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音樂教學。山村小學由于硬件設施不夠完善,許多多媒體設備無法使用,面對這種情形,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簡陋的環境中創設情境,盡量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盡情的放松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音樂課程是起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一門重要課程,游戲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既解放了學生的天性,又讓學生在游戲的歡快氛圍中學到了知識,這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值得音樂教師進行效仿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愛玩、活潑好動,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學習音樂順應了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身體和智力發展比較迅速的時期,進行游戲教學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智力得到長足的發展,因此是值得提倡的。在具體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分配任務。
例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時,為了讓學生對歌曲更加熟悉,首先教師可以將蝸牛和黃鸝鳥兒的圖片畫在黑板上,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需要在黑板上將葡萄樹畫出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以以圖片的形式將這些形象粘貼在黑板上,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后,教師就可以進行音樂教學了。正式開始音樂教學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們分為兩個不同的小組,一組同學假扮蝸牛,一組同學假扮黃鸝鳥兒,然后教會學生們演唱這首歌,讓學生在充滿游戲氛圍的輕松環境中深刻理解到這首歌的內涵。此外,在學習《丟手絹》這首歌時,音樂教師也可以采用做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方式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音樂教師需要慢慢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欣賞優美的音樂,能夠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讓學生對美的東西產生喜愛之情,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得到培養。山村小學的條件比較簡陋,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考慮到實際情況,注重因地制宜,為了讓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講述音樂背景故事的方式來讓學生們了解到音樂背后的故事。有的音樂既有曲子也有詞,作曲和作詞的人可能是同一個,也可能是不同的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這些情況可能比較迷茫,音樂教師就可以用一種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來為學生講解,這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例如在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時,音樂教師可以淺顯的為學生講述一些關于歌曲的背景故事,讓學生了解到二小不見的具體原因。這能夠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使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得到提高。
二、注重鼓勵教學
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除了需要音樂教師注重寓教于樂,通過各種方式加深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程度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外,還需要音樂教師注重鼓勵教學。鼓勵教學也就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對學生付出的努力給出肯定的評價。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比較強,這個階段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自信心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為了讓學生的音樂自信心得到增強,音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音樂能力時,需要以一種積極地態度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肯定。一些學生可能因為自身的嗓子條件不好,或者因為性格比較內向,因而在音樂課堂上不喜歡開口唱歌,或者是不愿意進行音樂表演,面對這些比較復雜的情況,小學音樂教師不能夠匆匆的否定學生,而應該了解學生的情況后再進行分析。學生不愿意開口唱歌或者表演肯定有原因,了解了原因后教師需要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總之,學生的表現不好時,音樂教師不能以輕蔑的態度去否定學生,而是應當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去肯定學生的努力。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注重寓教于樂和鼓勵教學,通過這些方式達到培養鄉村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