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道成
【摘 要】教師要重視復習課程的作用,合理的組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與學習階段,調整復習課程的內容,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初中地理學科學習。
【關鍵詞】初中地理 復習課程 內容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11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復習課程的重要性,合理的利用復習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在開展復習課程時,要根據學生與時間情況選擇教學的內容,靈活的采用講授法、合作學習法、自主學習法進行復習工作,確保復習課程的順利開展。
一、復習課程的重要性
復習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地理復習的重要性,在教學工作中組織好復習課程,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新知識往往容易遺忘,對于知識的細節(jié)難以熟練的掌握。因此,在課堂結束后,學生需要進行簡單的復習,通過復習去鞏固剛學到的知識;通過練習,學著運用知識,將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在較長時間的學習中,隨著知識的增多,學生會開始遺忘之前學到的知識點,或者是將知識混淆,對于題目的解答也會變得生疏。因此,在一段時間之后,教師更是需要組織復習課程,幫助學生梳理學到的知識,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講解,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提升空間,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學會利用知識,進而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余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或者合作學習,通過這種形式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工作,能夠起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與合作能力的作用。
二、復習內容的選擇
(一)根據學生選擇內容
初中地理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復習內容。針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教師在復習內容的選擇上要偏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初中一年級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在此之前,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接觸過地理學科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地理這門學科是較為陌生的,而這個階段的學習質量將直接影響今后的學習效果。因此,針對這樣的學習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地理學科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為學生傳遞一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科學習的技巧。例如,帶領學生學習地圖,掌握通過地圖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地理學習思維,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與此同時,進行知識的鞏固,詳細的講解知識,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耐心的講解,教師在這個階段的復習過程中要做到全面、詳細,爭取幫助學生將知識理解透徹,以助于今后的學習。 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識,對于地理學科也基本認識透徹,又面臨結業(yè)考試的任務。因此,在這個階段的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進一步的鞏固、理解知識,對知識的內涵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正確的利用知識。在知識鞏固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組織能力與自學能力,做到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根據時間選擇內容
在進行初中地理復習中,教師要根據時間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首先是課后復習。課后復習是對每節(jié)課學習內容的鞏固復習,在進行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教師不需要單獨拿出課時來進行,只需要在每節(jié)新課之前,用一小部分的時間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即可。對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在復習知識的基礎上引出新課的內容。
其次,對于學期復習來說,復習的時間要相對延長,難度也要有所提高。學期復習的內容較之從前有所增加,考查的內容也更加廣泛,所以在進行復習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帶領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與理解知識,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不斷的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
最后是總復習。在進行復習時,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梳理,將知識點一一進行再一次的理解與鞏固,解決知識中的遺漏點。其次是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理解、記憶知識,熟練的運用學到的知識。最后是提升學生的能力,在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面對題目如何進行思考,如何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解答,如何正確的答題,這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也就是教師在復習課程中需要教導學生的內容。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復習,學生能夠全面的掌握初中地理知識,對地理學科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掌握分析、處理地理問題的能力,順利完成初中地理學科的學習。
三、復習方法的采用
在進行初中地理學科復習時,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以確保教學的質量。
1.講授法。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普遍運用在初中地理復習教學中。在復習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依舊是講授法,教師將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講解,為學生梳理知識的脈絡,為學生答疑解惑,經過教師的再一次講授,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一步的鞏固、理解學科知識。
2.合作學習法。在講授法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完成復習教學內容,在學生基本掌握學科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地理復習。教師為學生提出復習的內容,為學生找好學習的伙伴,和同學一起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經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學生能夠彌補自己學習中存在的缺陷,從其他學生身上學到知識,進一步的提升自己。
3.自主學習法。自主學習方法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進行初中地理復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復習的機會。通過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復習,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時間,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通過學習,地理知識得到鞏固,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夠得到鍛煉,有助于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復習課程的作用,在教學中,保證一定的復習課程時間。在設計復習課程時,教師要合理的選擇教學的內容與方法,并且與學生的課后練習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課后的練習也能夠有效的提升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地理學科的成績與能力。
因此,教師要將復習課程與練習相結合,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練習與復習工作,有助于復習效果的提升。經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夠順利的完成初中地理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收獲優(yōu)異的成績,進而提升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