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翠華
【摘 要】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創設生動有效的課堂情境、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從中體驗數學的生活興趣、感受數學的抽象之美、享受學習的成功快樂。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 質量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45
初中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學科,它邏輯性較強,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每個老師值得深思的問題。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體會,談一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一些方法。
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課上,不僅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更是課堂的主體,再加上初中生還處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階段,如果沒有這節課對他沒有吸引力,那么他也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狀態,每個學生帶著某種情緒來參加學習的,積極地如喜歡、愉快、滿意,消極的如緊張、煩躁。如果這種情緒是積極的,將會對學習起到推進作用,相反如果是消極的,將會起到副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該把握住學生的心理狀況,積極引導,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學習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數學課上很枯燥乏味,來來回回就是那幾樣,也有很多同學反映數學課提不起興趣,一上課就容易走神,學不進去,其實,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要結合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靈活采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
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于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樣的教材,善于表達的老師則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化深奧為淺顯,化腐朽為神奇,內容講得深入淺出。這樣的課,能使學生聽著不累,但卻是效果百倍。有的老師腹有詩書千萬,但卻是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來,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呆若木雞,事倍功半;同樣達不到有效教學的目標。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
三、注意教學過程的優化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可以將數學課堂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優化,將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一般分為組織教學、復習引入、講授新課、練習鞏固、課堂總結五個階段。優化教學過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序化,要充分考慮教材內容、學生現狀和教師自身的特點,圍繞教學目標合理、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把握教學節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活動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教學原則,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方式與現代化設備相結合
隨現代化設備的不斷進步和完善,越來越多的學校引進多媒體教學的技術,我們也可以看到,在越來越多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都在使用多媒體教學,在我看來,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學生理解重點,掌握難點,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能力,進而在教學中能夠輕松、熟練地運用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助力。如在教學平面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或者一些比較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以及一些公式、性質、定理等問題時,廣大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這些抽象、復雜的知識變得直觀、生動,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對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十分有效。
五、靈活授課,合理練習
在上課的過程中,方式是可以多變的,這樣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比如,在上初中數學課時,將大課題分解為“講——問”、“講——練”、“講——討論”這種形式,使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之間處于“交往”、“對話”的交互狀態。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改變傳統授課教師一講到底的“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聽課的弊端。把以往上課教師單向的信息流改為師生雙向的信息流。把大部分的講授時間交還給學生使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訓練為主線,把節省出的時間用于照顧成績中下等的學生,給予他們有針對性的輔導。
還有就是,初中生的學業較重,將堂上同步練習與家庭作業整合在一起,把大量原本需要學生課外完成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得以解決。教師在對學生輔導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真正減輕了師生的課業負擔。實踐證明,經過備課老師的精心整合編排,利用同步練習這一校本教材進行教學,人人都學“有用”的數學,掌握“需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這個目的能得到落
六、師生應建立和諧的關系
我們常說,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是師生關系,但是在私底下,教師和學生可以是朋友關系,這就是我們說的,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關系,教師可以與學生之間以平等的關系進行互動,教師也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與每個學生之間都有足夠的交流。師生交流的互動性可淡化教師“領導者”的“主導”地位,強調的是“以人為本”而非“知識的傳授為本”,使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在小組內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充分的課前預設是師生互動的基礎,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互動的條件。教師可以根據本節內容靈活地創造一些條件讓學生“動”起來。如在講八年級數學上冊的“拼圖與勾股定理”時,我讓學生用正方形硬紙片按照教材上的步驟做成兩副“五巧板”,通過合作與交流,從而得到多種驗證勾股定理的拼圖法。正如麥克斯韋說的:“學生用自己制的儀器,即使老是出錯,也常常比人們用細心調整的儀器易于學到更多的東西。”哪怕學生只拼出一種圖形,其作用也會勝過教師說十次。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要求教師不斷完善自身,刻苦鉆研教材,不斷豐富知識,還需要學生的努力,教學質量是從學生身上反映出來的,如果學生自身不努力,那教師做出再大的努力都無濟于事。總而言之,效率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多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