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蘭波
【摘 要】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和長遠的成長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效,更好發揮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筆者認為,教師要做到三個重視——重基礎、重練習、重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基礎 練習提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07
初中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和基礎性不言而喻。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數學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一種能力,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必須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實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全面發展。那么,初中數學階段的教學應該如何做到提高教學實效,更好發揮數學對學生成長發展的促進作用呢?筆者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引導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
對于任何學科而言,基礎知識的學習都是非常必要的。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它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科學性、知識性、理論性、抽象性都比較強。比如,很多看似簡單的理論和公式,是從實際問題里抽象概括出來經過了很復雜的過程并經過實踐驗證了的,同時也能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把現實問題數字化、模型化是數學學習的一個特點,也是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簡捷手段。只有把基礎知識學好了,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才能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才能不斷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沒有基礎的鞏固和知識的積累就談不上能力的提高,注重基礎學習是必要的。
那如何學習基礎知識呢?過去的教學經驗和實踐,往往是把數學這門科學學科的基礎教學向著記憶的方向領,認為記牢了才是基礎,所以,不管是在教師教的過程中還是在學生學的過程中,都比較注重重復的記憶,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記憶,這些做法既沒有尊重數學的學科特點,也沒有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雖然教師和學生都下了不少工夫,但是多是無用功,收效甚微。
所以,筆者認為,學習基礎知識,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教學。對于初中數學學習而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更多的放給學生自學,教師要做的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合理的課堂導入,創設有利于學生發揮主體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并不是一個盲目、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的、有選擇的主動尋找信息,利用已有的資源,對新的資源進行重組和建構的過程。這里面就涉及到新舊知識的銜接,涉及到學生的分析、綜合、創新等各項能力的提高。比如,對于公式等基礎知識的學習,要在學生掌握一定基礎的前提上,讓學生進行推導,把例題和公示推導作為經典仔細做,自己得出結論,就能夠記憶得更為牢固,同時對于應用而言,則更為靈活。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總結、點撥和重點講解,這樣效果會好得多。
二、引導學生注重練習
數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數學學科的學習也是希望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所以,不能紙上談兵,不能光說不練,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注重實踐練習。須知,必要的練習既是鞏固基礎知識的途徑,也是能力提高的必經過程。過去我們的教學也比較注重練習,但是停留在“題海戰術”的層次,效果不好,甚至有的時候過多的題目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倦和恐懼心理,反而得不償失。所以,練習要有一定的數量做基礎,同時也要講方法,重效率,要注重數量與質量的高度統一。筆者認為,幾種題目一定是要重點做的,一是例題,二是真題,三是錯題,教師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的練習,方才能做出成效。
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一要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多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二要引導學生培養實效意識,要讓學生體會到是為自己學習,學會了才是硬道理,更多的要求學生走心,而不是走表面。比如,有些學生的公式背的滾瓜爛熟,但一做題目,就是不知道該用哪個,再比如,一個錯題,學生今天錯了,當時改過來了,但過幾天同樣的題目甚至是同一個題又錯了,這些現象就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耐心的與學生一起分析原因,與學生一起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在教學中,可以找一些經典的題目,比如能夠體現綜合知識點的,能一題多解的,或學生容易混淆的等等,采取讓學生分組講、換著出題或者上講臺講、練的措施,讓學生不僅做出正確答案,還能理解用到了哪些知識。一方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引導學生加強對自身的制約。練習的次數多了,效率高了,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做題的準確性和速度,而且對鞏固知識掌握及運用的程度大有益處,同時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是有所助益的。
三、引導學生注重提升
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從掌握數學知識、技能的層次提升到能夠掌握數學思想的層次,能夠掌握數學學習的精髓,不斷提高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
教師要增加對學生的合理引導,加深學生對數學思想的認識,如,轉化的思想方法,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方法等,不斷提高學生應用的能力。比如,通過運用公式、轉化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把未知轉化為已知,這樣既能夠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美妙和樂趣,又能夠體會到自身的成長。通過認識、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學生可以更了解數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和圖形游戲,還對于我們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這才是我們實行素質教育所希望達到的最終目標。
總之,初中數學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把握住數學學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特點,也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特點,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加強學習,做到重視基礎、練習與提升,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應用數學,更好的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更好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