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
【關鍵詞】 英語教學;學困生;厭學心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3—0065—01
由于種種原因,當前中學英語普遍存在學困生,它不僅給學生目前以及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消極影響,也嚴重制約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困生的情感,平等對待學生,尊重每個學生,尤其要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引導學困生走上正確有效的學習英語的道路。
一、精心備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氛圍應該是輕松活潑,井然有序,由于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技能的形成要依賴于大量的課堂活動。如果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呆板,會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抑制大腦皮層的活動,阻礙學生的主動活動和思維過程;如果教學氣氛過于松散雜亂,將會導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要善于控制課堂氣氛,善于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創設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敢于開口、樂于開口講英語并活躍思維,才能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學生才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推動自身修養的發展。
二、巧妙導入新課
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往往厭學,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就要設法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教師可采用圖片、實物、簡筆畫、幻燈片、多媒體投影儀等直觀導入法、故事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師生交談導入法和以舊帶新導入法等,喚醒學困生大腦中已有的知識,激起學困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動機。
三、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學習心理”指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舞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給“英語厭學者”提供成功的機會尤其重要。例如,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鼓勵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話、表演……,成功后在全班亮相,借以表揚他們,從而樹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課前自學。課前自學應改變停留在單詞識記及課文閱讀的狀態。要求學生自己查詞典、記例句、用新詞造句、找出課文中的難點等,在充分利用課本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英語。
專心上課。課堂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上課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考。盡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力爭在課內把本節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當堂消化。
勤記筆記。筆記是一種永久性、系統性的記錄,對于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非常重要,對于克服頭腦記憶儲存知識的局限性非常重要。為此,要讓學生作好聽課筆記。筆記內容要注意重點、難點、疑點、新觀點。聽課筆記可用自己的話、關鍵詞或線索性語句提綱挈領地記錄。
及時復習。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復習可分為課后復習、階段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做到分散復習與集體復習相結合。
反復練習。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在使用中學會的,交際能力必須在交際中得到最有效的訓練和培養。教師應引導學生爭取各種訓練機會反復練習,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培養真正的交際能力。
五、開展學習競賽,創造學困生展示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
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力量,給人以興趣。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可開展學習競賽、評比等活動,并對在這些競賽中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學困生及時給予獎勵,使他們在點滴進步中激發強烈的學習欲望。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指出:“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一點點成功“會給他帶來無可比擬的歡樂、自豪感和自信心”。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要用極大的耐心和寬容心去積極地引導他們,有意識地為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
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只有挖掘出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才能讓他重拾自信。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們要善待每一位英語學困生,走進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找回自信,要把愛與尊重的陽光灑向每一位英語學困生,讓他們在我們的教育下茁壯成長。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