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華
【摘 ?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當前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個學科之間也得到了較好的融合。在這種教學情況下可以看出,教師個人的努力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尤其是在當前的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以團隊的方式進行工作來促進教學。
【關鍵詞】小學 ?團隊建設 ?教學改革 ?優勢互補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02
我國教育處于戰略性的地位,這是毋庸置疑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引發了人們對教育的深入思考。學校和教師都在努力進行教學思考和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越來越多的教師有了這樣一種認識,隨著教育內容的不斷加深和豐富,學科之間的融合性增強,學校教育越來越需要一種合作的教育教學模式。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教師的努力,教師隊伍決定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高低,由于多種因素,當前許多小學教師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教師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要想提高學校自身條件的限制,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就更需要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進行團隊建設。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在小學團隊建設中存在很多問題,如觀念落后、結構不合理等,本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并對如何進行小學團隊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樹立先進的團隊觀念
對教學團隊以及合作有正確的認識,是學校進行團隊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只有讓教師理解和認識了團隊,認識到其重要性,才能保障教學團隊建設的順利進行。
當前,很多教師觀念落后,對團隊及合作缺乏正確的認識,這是團隊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主觀原因。有的教師排斥教學團隊進行合作,認為團隊合作是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傳授給其他教師,這樣的心理無疑會阻礙團隊建設的進行。還有些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固守以前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不愿意做出改變。另外,還有些教師存在能力和意識方面的欠缺,尤其是缺乏學習的動力和意識,有種安于現狀的心理。這些觀念都會影響團隊建設的推行和發展,使這種新的教學改革嘗試只是流于表面。
因此,在小學團隊建設的進程中,首先要認識和解決這個觀念問題。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積極進行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的革新,對團隊建設形成重新的認識和理解,教師要認識到,教學團隊是一種新興的基層教學組織,加強團隊建設能夠提高教師總體的教學技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教師更有歸屬感。除此之外,在教師團隊建設與合作中,雖然教師能夠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給其他人,但是相應地也能吸收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這樣有助于所有教師的共同發展,進而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能力。一個教師的提升不是真正的進步,只有教師團隊整體得到進步,才能有助于學校教育的發展。
二、為團隊建設提供必要的時間和場所
教學團隊活動要想順利進行,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場地作為保障。目前許多小學雖然也進行了團隊建設,但是真正實施的時間卻得不到保障。團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章制度,如團隊建設離不開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但是交流時間、交流內容并沒有具體的規劃,需要召開會議時,就臨時把一個團隊的教師們集合在一起。由于這樣的限制,教師們并不能暢所欲言,有些教師不在一個辦公室辦公,彼此并不熟悉,聚在一起反而會相互之間覺得拘謹。
小組和團隊的建設也需要進行統一協調和安排,制定詳細的計劃和目標。學校要根據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安排合理的教研時間,對團隊建設做一些具體的規定,例如各個項目和環節有具體的負責人,定期舉行教研類的會議,安排一些教學觀察活動等。另外,同一團隊的教師之間需要有更多的交流時間,學校可以設置一個專門的場地,教師進行集體辦公,教研的交流并不一定在會議上,教師們在平時交流起來更加隨意和輕松,反而取得的效果更好。
三、對團隊的合作模式進行豐富
在當前的小學團隊建設中,合作模式比較固定和單一,一般是由學校進行安排,團隊活動以某個形式為主,例如最常見的是聽課和評課活動。不可否認,這種教研方式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存在一定的強制性,缺少一定的靈活性,很多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并不是主動進行參與,而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在參與。
因此,在進行小學團隊建設的過程中,學校領導要對此進行積極思考,采用更多的合作模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可以采用正式的教研活動和非正式的教研活動相結合的模式。正式的教研活動,如聽課、評課活動是必需的,因為教學活動,特別是團隊活動不可過于隨意。學校可以組織團隊成員就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中集思廣益,讓教師樹立團隊觀念和合作意識。另外,學校可以鼓勵教師在私下也進行相關的教學交流和科研交流。例如可以開茶話會,或者其他一些團隊活動,這樣教師就避免被約束在一個正式的場所中,處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加容易讓教師進行工作和交流。教師如果能夠形成一種主動的習慣,能夠把團隊合作滲透在教師的教學工作甚至生活中,使團隊合作更加靈活、有效。
除此之外,學校領導還應該對團隊建設的合作模式進行思考,尋求其他的方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使團隊建設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四、完善學校的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
在學校以往的評價體系中,主要側重于對教師個人的評價,在進行團隊建設中,與之相適應,對學校的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要有新的改進和完善。
首先,最重要是要把團隊和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要把個人的成績與團隊成績相掛鉤,這樣能夠使教師有團隊精神,意識到自己是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樣在對團隊進行評價時,也要與教師個人表現相聯系,增強教師對團隊的歸屬感。不僅要體現教師的個體表現,關注教師的個體性,同時又體現教師的集體協作,讓團隊共同發展。
其次,對于團隊中表現優秀的教師,在評價體系中應該有一定的體現,對那些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師進行一定的鼓勵。例如可以建立獎金制度,讓教師們勞有所獲,這樣能夠激發教師的參與熱情,為其他的教師樹立良好的榜樣。
總之,小學教育中要想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和教學質量,靠個別優秀教師是不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團隊建設,全體教師齊心協力,互相學習,協同合作,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共同提高,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團隊建設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的嘗試,在初期肯定有許多問題,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思考,尋求更加適當的方式來促進團隊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小學教育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