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瓊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圖表法、比較法、歸納法,闡述了武漢市婦女定向群體參與健身活動的現狀。其中對她們的文化素質,參與健身活動的態度與認識,健康狀況,參與健康活動的目的與動機,每周參與健康活動的次數及時間的研究中得出:由于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對她們的健身效果:包括有健身知識的學習、健身方法的掌握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選擇的四種態度標準中,工人群體以喜歡為主,達67%,在總體喜歡態度選擇上排在前一位;退休群體選擇率比較均衡;家庭婦女群體全部集中于中間二種態度選擇,分別為58%和42%;下崗群體的態度選擇主要集中于很喜歡和一般喜歡二種態度選擇,分別為33%和67%,并在總體一般標準的選擇上排第一位。定向群體的健康狀況有一定的差異,健康狀況一般和好占主流,分別為50%和35%。也是其健康選擇的主要特點。各群體在對體育的健身目的與動機的選擇上跟總體情況相比,即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選擇率和總體情況相比,有高也有低。每周參與健身活動在6——4次者達31%,每周參與健身活動在7次以上者達69%,每周參與健身活動在8-13次者達到4%,而每周參與健身活動達到14次者也達到了9%,有效問卷400名全部達到界定體育人口每周運動3次以上的頻度要求。從調查結果反映,武漢市婦定向群體每次參與健身的時間大體上集中于60min——120min段。最后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婦女定向群體;參與;健身活動;現狀
一、研究目的
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大眾體育的研究和發展問題,特別是對不同職業人群的體育健身運動現狀的調查、追蹤研究和發展對策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國在繼1995年正式頒發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為推動我國全民健身活動提供了法規保障之后,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又對我國國民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武漢市的工人群體、下崗群體、家庭婦女群體和離退休群體的400名婦女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在大量充分查閱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由專家數人統一制定問卷調查表,發放調查問卷410份,有效問卷400份,有效為97%。調查區域分布武漢市三鎮的幾十個婦女健身點,對于調查對象采取志愿參與的形式,調查時間歷時為6個月。
3.每次參與健身活動的時間
在上一點我們談到由于調查對象的大部分是無職業或有較充足的余暇時間等,所以她們在參與健身活動的時間上表現得也比較積極。從調查結果反映,武漢市婦定向群體每次參與健身的時間大體上集中于60min——120min段。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一)武漢市婦女定向群體的文化素質是高中和初中層次占主流,共達到了71%,整體上來看文化素質偏低。
(二)武漢市婦女定向群體在參與健身活動態度的選擇上喜歡和一般的人數最多,達90%,其中喜歡達58%,也是其態度選擇的主要特點。這說明這些群體有一定的主觀積極性,但選擇的態度還有待提高。
2.建議
(一)重視不足,加強引導
武漢市婦女定向群體有較充足的時間參與健身活動,上述方面的不足與她們自身的文化素質偏低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加強宣傳的力度和科學的引導因而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必須大力加強健身知識的宣傳教育。
(二)加強健身設施的投入,改善健身環境
針對婦定向群體經濟收入低和無經濟收入、健康狀況偏低等現狀,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多建一些簡單、經濟、實用和方便的健身場地和設施,同時要考慮到她們的個性、愛好及年齡等方面的需要,改善健身的外部環境,更進一步調動她們的積極性,繼而彌補她們的不足,達到進一步提高婦女健康水平的目的,并將武漢市婦女的健身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參考文獻】
[1]仇軍.中國體育人口活動場所的選擇及其變動趨勢[J].中國體育科技.2003,(6):14-15
[2]仇軍,高峰.我國體育人口活動項目的參與及變動趨勢[J].體育科學.2000,(4):10-14
[3]魏秋珍等.武漢市女教師參與健身活動現狀調查[J].中國體育科技.2003,(5):10-12
[4]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5]王景亮,西安市不同職業婦女體育健身活動現狀調查[J].中國體育科技,2003,(5):36-39
[6]孟文娣,郭永波,鄒新嫻,祁國鷹.現階段中國婦女大眾體育參與總體情況的調查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3):295-298
[7]對中國婦女體育的回眸與前瞻[J].體育文史,1995
[8]鄭志林.略論我國近代女子體育的興起[J].體育文史,1994(3)
[9]郭星華.問卷調查與實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
[10]朱淦芳,陳堅.杭州市女性體育健身活動調查[J]中國體育科技2003(5):40-41
[11]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12]陳孝彬,張念宏,衛景福.教師百科詞典[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