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班主任是班集體全班學生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的有力助手,同時也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橋梁,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在現實教學實踐中,初中班主任工作往往把握不好工作的“限度”,影響了班集體的健康發展,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性培養,也使家庭教育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初中教育的實踐中,要合理定位職業角色,明確班主任職責的 “分內”與“分外”, 把握教育學生的“度”,做的管理中的量力而行,明確學校教育的限度,與家長加強聯系溝通,把握好“度”的界限。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職業角色;策略
一、引言
班級是學校培育學生的最小單位,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班主任是班集體全班學生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的有力助手,同時也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橋梁,一個班集體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他的工作關系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讓學生人人參與班級管理建立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是班級優化管理的必備條件。但在現實教學實踐中,初中班主任往往把握不好工作,導致角色錯位。下文就如何當好一個初中班主任進行闡述。
二、初中班主任職業角色的定位
(一)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和有限性
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成時期,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因此初中班主任工作表現出較強的全面性和復雜性。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些教育構成教育過程的統一整體。”[1]班主任工作一要面向班上的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德、智、體、美、芳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各種教育因素的積極作用,實現各種教育力員的全面協調與配合。
面向全體學生是關注學生整體素質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享有法律保證的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間,從根本上講是平等、互助的關系,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造就德、皆、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班級是學校教導工作的基本單位,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直接關系到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成果,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民族的素質和祖國的未來。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就是始終把工作的著眼眾投放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上。即重視智力教育又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實現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實踐中初中班主任角色的“越界”現象
教師在初中教育的實踐中,由于對班內孩子管理的過細、過寬,在愛心呵護和批評教育中出現了限度的失衡和班主任角色的“越界”現象。尊重愛護學生是人文教育理念下的新優點,有些教師由于沒有把握好限度,與學生交朋友,對學生過于遷就,走向“愛”的極端,只表揚學生的進步,不批評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怕影響集體榮譽而有意掩蓋本班的問題。[2]教師對學生過于“縱容”,處處以朋友的身份來教育學生,沒有擺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失去了教師應有的威嚴和教育價值。
三、怎樣當好初中班主任
初中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班主任要合理定位職業角色,把握好“度”的界限,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職業角色界限的“度”。
(一)明確班主任職責的 “分內”與“分外”
班主任工作雖然千頭萬緒,但還要處理好各種工作的協調和輕重把握,要明確班主任職責的“分內”與“分外”,做到責任明晰、工作集中。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逐步向成熟發展,他們的自制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能力,班主任在管理時既要細心全面,又不能越俎代庖。明確班主任工作的分內和分外責任,將學生的學習和素質的全面提升作為工作重點,將生活和家庭中的事情讓學生獨立面對,學會自立和自強,協調處理好各項工作。
(二)把握教育學生的“度”,做的管理中的量力而行
嚴格要求學生與尊重愛護學生相結合是教育工作的一 條基本原則,初中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學生的這個“度”,具體把握尺度,要因時、因人、因事而異,只要班主任多留意,多研究學生情況,便能在教育實踐中更好地把握尺度。師生間的交往,該嚴肅時要嚴肅,當認真時須認真,“嚴”不僅是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負責。既要對學生要求過于嚴格,又要加強師生間的相互理解、溝通,對學生的嚴格管理要適度,對學生的管理應做到“嚴”中有“寬”,既要嚴格管理,又要嚴寬適度,更要做到嚴中有愛。
(三)明確學校教育的限度,與家長加強聯系溝通
學校雖然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場所,但學校只能承擔學生成長發展的部分責任,要明確學校教育的限度,做到責任的明確和教育目標的適度。學校教育也要有限度,不能過份、過寬、過多。若超過一定的限度,學生非但無法接受,還可能產生逆反心理,甚至使學校教育失去應有的價值。見對學生的管理過寬,既不利于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只有明確教育責任,把愛給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和家長做好溝通,才能循循善誘,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分階段,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教育環境。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擔負著初中生素質全面提升的重任,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在現實教學實踐中,初中班主任工作往往把握不好工作的“限度”,出現了“保姆式”的班主任和“家庭教師”式的班主任,沒有限度的班主任工作影響了班集體的健康發展,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性培養,也使家庭教育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初中教育的實踐中,由于對班內孩子管理的過細、過寬,在愛心呵護和批評教育中出現了限度的失衡和班主任角色的“越界”現象。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要將初中生教育的責任與家長分擔,在相互協調中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要合理定位職業角色,明確班主任職責的 “分內”與“分外”, 把握教育學生的“度”,做的管理中的量力而行,明確學校教育的限度,與家長加強聯系溝通,把握好“度”的界限。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頁.
[2]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頁.
[3]高謙民,黃正平.初中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頁.
[4]黃正平,楊孝如.專業化視野中的初中班主任[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頁.
[5]賴華強.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頁.
作者簡介:
趙艷麗(1975.08.21~),女,山東萊西人,大學本科,畢業院校:青島大學師范學院,研究方向: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