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帥
摘 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平臺,通過對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研究,結合“博雅文化系列工程”的實施,探索將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道,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針對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現存的問題,提出以塑造文化環境為基礎,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為核心的方法,從而達到提高高等教育實際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儒家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高等教育由“全日制課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兩部分構成,形成完整的高校教育體系,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兼具專業技能和良好個人素質。本文關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為主體,思想政治輔導員(后簡稱“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輔的形式體現。
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關鍵作用。必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建設,以時代為背景,從儒家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這個過程中,輔導員工作具有較大能動性和針對性,不拘于簡單的目標和程序設定,可以作為面對新時期高等教育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難的突破口。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位原因分析
現階段,高等教育中出現諸如學生學業成績高但能力不足、專業技能強但思想覺悟差、智商高但情商低,因瑣事糾紛而引發較大刑事案件等問題實際上是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失位,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歸因:
2.1 不健康的校園文化
受多元文化沖擊,又無系統的、實體的優秀積極文化的“保護”,加之網絡時代,特別是自媒體的去中心化、核裂變化、交互性、草根性等特點等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1]。
2.2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效性差
雖然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現實中出現“老師(把思想政治課程)當兒戲,學生當休息”的現象。
2.3 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失位
高校輔導員大多兼管理學生事務的工作,缺少必要時間關注思想教育工作,輔導員成為一個“以學生為產品的企業(學校)的管理者和經營者”,而非教育工作者。
2.4 學生自身狀況
“90后”大學生思想開放獨立,追求自由,在當前我國教育環境比較寬松開放的環境下,大學生們的思想也更加開放。一部分學生總是覺得自己做得最好、最正確,進而我行我素,只會為自己著想,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唯我獨尊[2]。
3 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視野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路徑與實踐
3.1 將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建立良好的文化環境
儒家優秀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儒家傳統文化作為一種資源,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來源,深入發掘并有效利用儒家文化中有利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要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首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3]。
3.2 現在高校中學生自主活動不缺少創造力和激情,但缺少活動條件和思想導向。
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之一,應將工作重心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培養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
本人所在學院有著豐富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參與學生活動的實踐經驗。為了響應黨的十八大關于文化建設的偉大方略,筆者所在學院借博雅之名,取其“博聞強識、溫文爾雅”之意,打造“博雅系列文化工程”,包括“博雅網”、“博雅講堂”、“博洋劇場”等子模塊,三位一體,有機融合,輔以其他小型文化活動。本工程無意實現博雅教育追求之至高境界,但求能成為西安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補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文化涵養素養,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強化優良學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原則,使其具有身心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和豐富充實的健康人性。以“博雅文化系列工程”為例,前期,輔導員通過舉辦或提供主題活動,加強文化建設,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后期,輔導員通過網絡媒體工具,提升效果。輔導員在參與學生活動以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過程中,有三個主要工作:一是推動活動進行,對學生活動進行方向引導和操作指導,加入中華優秀文化精髓;二是主動舉辦教育活動,塑造良好校園文化環境;三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增加傳播范圍,提升活動效果。
3.3 建立與學生家長動態培養教育機制
許多“90后”大學生認為自己既已成年,又考上了大學,終于可以脫離家長的約束,可事實并非如此。高校要與學生家長建立動態培養教育機制,輔導員老師定期和家長溝通學生在校動態,定期和家長們交流有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從而為學生營造“家庭—學校”兩點共線的優良受教育和生活的環境,從而塑造他們良好的人格和品德。
4 總結
明確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通過對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研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索并創新將儒家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道,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兼具專業技能和良好個人素質。
參考文獻:
[1]任小龍,沈強.自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4(7).
[2]曹越.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2).
[3]馮寶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
課題項目:
本文為2015年西安科技大學學生工作(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儒家優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