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潔
【摘要】:音樂治療的思想在中國古已有之,并且中國是音樂治療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音樂治療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美國正式形成,八十年代才由西方國家傳入中國。它是一門集音樂,醫學,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是音樂于傳統的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的另一種應用和發展。由于音樂治療在中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的未來前景也必然是蓬勃而充滿生機的。
【關鍵詞】:音樂治療;中國;起源發展;現狀;未來前景
一、音樂治療的定義
因為音樂和治療兩者定義的不明確性,所以要對音樂治療一詞進行精確的定義也是尤為困難的。再加上音樂治療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學科,它所涉及的學科比較廣泛、應用的領域也相對龐雜、流派思想豐富等原因,至今依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學科定義標準。然而世界各國的音樂治療組織和許多的音樂治療家都對音樂治療的定義有自己的看法和見地。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音樂治療的定義是這樣的:音樂治療學是研究音樂對人體機能的作用,以及如何應用音樂治療疾病的學科。屬于應用心理學的范疇。[2]
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理事陳菁菁認為音樂治療是以音樂的實用性功能為基礎按照系統的治療程序應用音樂或音樂相關體驗作為手段治療疾病或促進身心健康的方法。而只要是系統的,有計劃有目的的應用音樂作為手段從而達到促進人類身心健康的目的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活動,都應屬于音樂治療的范疇。[3]
音樂治療的定義頗多,但從大量文獻中可以看出,我國多數音樂治療學者所接受的定義還是由美國著名音樂治療學家、前美國音樂治療協會主席,也是Temple大學教授布魯夏(Bruscia)所提出的。他給音樂治療提出了一個較為全面和精確的定義: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系,來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4]
二、 中國音樂治療的現狀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音樂治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是在美國建立起來的,而至今,美國依然是音樂治療最發達的國家。雖然我國的音樂治療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我國的音樂治療起步還是較晚。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音樂治療才正式在我國誕生。
(一)音樂治療在臨床應用上取得的成績
音樂治療所涉及的疾病種類比較繁多,目前音樂治療主要是運用在兒童疾病、精神科疾病、老年性疾病等領域中。
精神病醫院是我國音樂治療應用最多、療效最好、接受度最高的醫學部門。治療精神病、尤其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藥物,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浙江湖州市三院的朱毅平、金學敏在《音樂治療氯氮平所致記憶力下降的對照研究》中,報道了音樂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氯氮平”所致記憶力下降的療效。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兩組患者治療前記憶力測定無顯著差異,音樂治療實驗組治療后的記憶力較治療前有非常顯著的提高,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記憶力無顯著差異。[5]
失眠是危害現代人健康的常見病癥,據調查,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存在相當嚴重的失眠現象,而音樂治療對解除失眠癥狀效果非常明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老年癡呆癥的發生率近年來呈不斷上升趨勢。對于這種國際性的難治疾病,音樂療法有其獨到優勢。廣西龍泉山醫院李梁《血管性癡呆的綜合性心理行為干預》中提出,包括音樂療法在內的綜合性心理行為干預,可以作為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輔助療法。
三、中國音樂治療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些年音樂治療在中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縱觀這20多年來音樂治療在我國的發展,其實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甚至因為這些紕漏還一度使音樂治療呈現過衰退的傾向。
首先,音樂治療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畢竟甚短,而且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醫學研究水平等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音樂治療方面還存在著發展中的瓶頸。
其次,我國大部分的醫院都是采用簡單的為患者播放音樂的形式,盲目的給患者使用音樂,開出一些所謂的“音樂處方”,認為對癥播放音樂便可以治療疾病。實際上,這種簡單的使用音樂是不可能起到治療作用的,這樣,只會讓人們對音樂治療產生懷疑以至失望。所以包括馬王堆療養院在內的很多醫院都先后關閉了音樂治療室。
再次,在音樂治療的過程中,缺少了專業的音樂人員參與。這也是我國發展音樂治療事業緩慢的重要原因。中國的專業音樂治療師人才緊缺,而且不夠集中,分布在醫學界和音樂界。并且這兩大學界的學術相容性極差,音樂界從事音樂治療研究的學者不懂醫學,醫學界從事音樂治療研究的學者對音樂知之甚少。這種現象嚴重削弱了我國音樂治療的學術發展,使我國難以達到應有的學術水平。
四、中國音樂治療的未來前景
音樂治療在中國的發展雖然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這畢竟只是萌芽階段的必經過程。
我國從1979年最初開展音樂治療以來,目前至少有500多家正規醫療單位在從事音樂治療的臨床治療和研究,而且醫療單位的性質也從精神病醫院、療養院,逐漸擴展到綜合性醫院、中醫院。在實用領域內,我國的音樂治療成果受到學術界充分肯定。通過文獻的調研統計,在音樂、醫學兩大領域的期刊雜志、學術會議論文等專業性較強的媒體,目前已經有500篇以上研究成果。而科普報刊上的普及型治療,至少有3000篇以上。
中國的音樂治療已經與國際接軌。在吸取西方國家音樂治療的精髓時,我國的很多專家學者也在開拓音樂治療的過程中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治療。他們適時并合理地結合了中國傳統醫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創造了不少新的音樂治療內容,補充了現代音樂治療學的學術體系,擴大了音樂治療研究的視野,使得音樂治療的手段更加豐富。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的理念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人文關懷的理念不斷轉化,很多醫療領域也越來越重視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需要。由此可以預見音樂治療在中國將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它的未來前景也將是蓬勃而充滿生機的。
參考文獻:
[1]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11.
[2]于光遠等編.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0.
[3]陳菁菁.音樂治療的定義形成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音樂探索2004年第三期.
[4]布魯夏.音樂治療定義[P].1989.
[5]高天.音樂治療導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