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 引導、指導學生主體深入學習、高效學習,是教師所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教師必須履行的重要使命. 問題導學模式,抓手是“問題”. 關鍵在“導”,目的在“學”. 高中數學教師要實現問題導學的“有效性”目標,就必須切實做好“問題的設置”和“問題的導入”兩個重要工作. 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對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有效性”簡要議論.
【關鍵詞】 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有效性;認知
引導、指導學生主體深入學習、高效學習,是教師所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教師必須履行的重要使命. 在引導、指導學生主體學習進程中,教學工作者結合各自教研實踐,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問題導學模式,以其所具有的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啟迪學生思維分析、推動主體探究實踐等獨特功效,成為廣大高中數學教師的首選. 問題導學模式,抓手是“問題”. 關鍵在“導”,目的在“學”. 高中數學教師要實現問題導學的“有效性”目標,就必須切實做好“問題的設置”和“問題的導入”兩個重要工作. 因此,在新型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必須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本人現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對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有效性”簡要議論.
一、數學問題的設置要緊扣教學目標
教育學認為,問題導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借助數學所設置的數學問題,實現對數學教材內容的有效掌握,有助于對教學目標的有效理解. 眾所周知,問題導學中的“導”,是引導、疏導的意思,也就是通過數學問題,引導學生主體更好地學習認知其教材內容. 不可否認,部分高中數學教師輕視問題導學環節的設置,過分相信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很好地設置一些針對性、緊扣性數學問題,引導高中生借助于“問題”從而窺得教材的中心要義和編排意圖. 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將教學目標有效轉化為數學問題,圍繞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重難點等,設置具有啟示性、引申意義的數學問題,組織高中生進行數學問題的認真研析,進而認知和獲取該節課數學知識點內容,推動高中生更加深入掌握數學知識要點.
如“指數函數”一節課教學中,教師在認真研析該節課教材內容基礎上,根據該節課教材所提出的“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和性質”“通過對指數函數的概念圖像性質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等教學目標,以及“指數函數的概念”、“指數函數的性質”等知識點內容,在教學新知環節,向高中生逐步設置了“為什么要規定底數大于0且不等于1呢?”“是否是指數函數,應該如何來進行判斷?”“指數函數的性質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嗎?”等內容,以此引導高中生通過所設置的數學問題,逐步領會其知識點內涵,掌握其知識點要義.
二、數學問題的提出要便于師生互動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的雙向性、互動性實踐活動. 問題導學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已成為推動教師、學生等多方面有效學習、深入互動、效能提升的重要手段. 筆者發現,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問題導學活動的開展,只重視數學問題的提出,而對數學問題的“導學”功效沒有有效的實施,導致“虎頭蛇尾”現象的發生,導學活動所設置的問題,成為教師或學生一方的獨立活動,降低了問題導學的實效. 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問題導學要實現“有效性”目標,就必須將雙邊互動融入和滲透到所設置的問題內容之中,組織和推進高中生參與教師的導學活動,從而在深入互動的雙向性交流中,實現問題導學功效最大化目標. 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師生共同參與到互動式教學進程中,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得到了生動演繹,并且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意圖的達成,創造了有效條件,提供了生動載體,推動了教與學的活動進程,提升了教學效能.
三、數學問題的內容要呈現可探究性
問題導學的“導”特性,需要通過學生主體的深入探究、認真探析予以呈現和展示. 筆者以為,問題導學“有效性”應該體現在教師通過問題案例的設置,進而引導高中生更加深入、有序、有效地思考和探析,從而實現高中生數學探究能力素養的有效錘煉和提升. 這就決定了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實施問題導學手段時,不能結合講解內容,簡單地提出數學問題就了事,而要設置具有一定探究性、一定延伸性的數學問題,組織高中生進行認真研究分析,進而在其掌握初步數學內容基礎上,實現對數學深層次內涵要義的掌握和認知,提高其數學知識素養.
如“簡單的線性規劃”教學中,教師在其“二元一次不等式ax + by + c > 0和ax + by + c < 0表示平面域”知識點講解基礎上,為促進高中生對該知識點內涵的深層、深度認知和掌握,設置“畫出(x + 2y - 1)(x - y + 3) > 0表示的區域”具有探究性的內容,組織高中生進行針對性的思考、分析、解答等探究性活動,讓高中生在探究分析中,實現對“二元一次不等式ax + by + c > 0和ax + by + c < 0表示平面域以及圖像作圖方法”等知識點內涵要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總之,教師在實施問題導學進程中,要實現其“有效性”目標,要堅持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探究為主線,倡導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二者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凸顯學生主體功效,充分調動其教學要素,擴大問題導學功效,推動教學進程,提高教學效能.
【參考文獻】
[1]潘姍姍.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的新型學案編制[J].華章,2011(02).
[2]張彬福.“問題導學”的問題出在哪里[J].基礎教育課程,2012(04).